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法律和政治或许法律哲学可以被理解为政治哲学的一个分支?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关联.法律体系是政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奇怪的是政治学的研究者们竟始终对它的实施不感兴趣.法律、法律适用、法律构成、立法机关、法院、司法判决、法律推理、法治,如此等等,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立法机关和法院是政治机构,法治是政治理念,司法判决和法律推理是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展示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技能.的确,它们都不是政治学的研究者们感兴趣的主题.政治学研究者的兴趣点,在于像政党这样的非法律的组织,像自由与繁荣这样的非法律的理想,像选举和游说这样的非法律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像权力和战争这样的非法律现象.然而,法律学者们所研究的课题,是政治学的研究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非常丰富的子集.

  • 标签: 法律哲学 政治哲学 法律机构 法律理念
  • 简介:哲学存在论的政治性和政治本身具有的存在论意义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哲学存在论的当代形态。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不仅是哲学形态变迁的结果,而且是政治作为社会历史维度的当代转型在思想上的一种体现和要求。哲学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形成,政治权力应该在哲学理念的引导下运行,政治哲学相互规定并相互构成。

  • 标签: 政治哲学 第一哲学 当代形态 政治权力 存在论 内在统一
  • 简介:罗尔斯的政治哲学使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达到了最为成熟的状态。他的政治思想可以区分为正义论阶段与政治自由主义阶段。在正义论阶段,无知之幕的思想从价值层面出发,较好地论证了福利社会的合理性,但是这一思想仍然存在逻辑上的不足之处。在政治自由主义阶段,对公共理性的阐述,克服了康德政治思想必须要诉诸于对自由意志假定的缺陷,使得政治层面的合理性以一种内在必然性的方式体现出来。但是,由于他仍然秉承着传统自由主义的理性观,使得他的政治思想没有能够进一步地深入下去。

  • 标签: 罗尔斯 正义论 无知之幕 政治自由主义 公共理性
  • 简介:<正>政治哲学是毛泽东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对毛泽东政治哲学的研究一直是国外"毛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当然,由于国内外学术界对政治哲学理解的差异.也由于毛泽东政治哲学本身的博大精深和复杂性.人们对毛泽东政治哲学研究的切入角度和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因此.对毛泽东政治哲学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深

  • 标签: 毛泽东政治哲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 政治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 政治现代化 中共党史
  • 简介:官本位是集权文化的鲜明印记。在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明中,通过等级森严、复杂严密的制度安排与体制规范,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出路的思想意识逐步强化,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认同,纵深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流传至今的俚语俗谚便是这种思想的鲜活体现。

  • 标签: 官本位 政治哲学 政治文明 思想意识 制度安排 价值认同
  • 简介:在当前学术界,政治哲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学术领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呈现出规范性还是评价性、哲学解释导向还是政治实践导向、一元还是多元、个人还是国家、回归古典传统抑或朝向现代建构五个方面的研究路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该关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之间不断"对话",找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从而防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各说各话,这是繁荣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 标签: 西方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研究路向
  • 简介:邓小平政治哲学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它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但无论是在政治本体、政治价值还是政治方法上都有质的超越。

  • 标签: 邓小平政治哲学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继承 超越
  • 简介: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了阿兰·巴迪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与独创性,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于巴迪著作的译介.但无论是国内学术界,还是作为西方主流的英美学术界,对于阿兰·巴迪的研究都属于起步阶段,对作为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理论鲜有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巴迪在哲学上的创造,尝试对其政治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在独立分析的基础上将之其命名为“反政治哲学”.巴迪的“反政治哲学”包含三个主要方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抗、对代议制民主的批评以及对西方左派政党组织形式的反思.这三个方面也可以大致反映法国左派思想的最新理论建构.

  • 标签: 反政治哲学 资本主义国家 代议制民主 左派政党
  • 简介:政治哲学是赫拉克利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掘其哲学中的政治哲学因子呢?文章试图深入到赫拉克利特的时代背景之中,与古代哲人对话,以求达到对其政治哲学的本然理解

  • 标签: 赫拉克利特 政治哲学 始基 逻各斯 言说
  • 简介:传统冲突法建立在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学说基础之上,其哲学基础是19世纪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冲突法理论不考虑各国法律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此实现了冲突法的非政治性。随着冷战的结束,新自由主义复兴。中国国际私法在近年来无论在理论还是在立法上长期受自由主义范式影响,尤其是在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和惯常居所原则的扩大化为标志,绝对的自由主义范式主导了立法思维。中国国际私法必须破除绝对自由主义范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并结合当代中国冲突法实践,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冲突法新道路。

  • 标签: 法律冲突 国际私法 自由主义 政治哲学
  • 简介:列奥·斯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从自然的层面来理解权利,从而强调了权利的绝对性特点,并由此反对历史主义将权利完全相对化的错误思想。对绝对性权利的寻求,并使其在社会中得以体现正是政治哲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斯特劳斯却以“隐微”与“显白”的理论认为大多数的人是无法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因而使得其政治哲学体现出了明显的保守主义特色。

  • 标签: 自然权利 历史主义 政治哲学 隐微 显白
  • 简介:一短篇论文里欲涵盖中国法律与政治哲学整个领域,势不可能.作者因而只自限于三个基本问题:(1)政治权力之基础;(2)法律与伦理之关系;(3)人类社会之终极理想及其实现之历史过程.甲政治权力之基础依据中土最古老之文献《书经》①之记载,一切政治权力之来源有三:天命、人民之善意与统治者之德行.

  • 标签: 中国法律 政治哲学 政治权力 《书经》 终极理想 人类社会
  • 简介:政治哲学涉及政治哲学,而政治哲学的首要和中心问题就是检讨哲学政治社会的关系。这一关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前现代——非政治哲学和非哲学政治;现代——哲学政治化和政治哲学化;后现代——哲学的去政治化和政治的去哲学化。无论是“政治的去哲学化”还是“哲学的去政治化”,作为历史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对此都是没有异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消灭阶级,国家才能消亡,意识形态才能消亡,这也就是说用实践来解决理论问题。反过来说,在整个过渡时期里,由于阶级存在,政治的党派性、哲学的党派性是无法消灭的;然而,在消灭阶级的过程中,公共政治领域的建设、哲学学术领域的建设则是必需的。

  • 标签: 政治哲学 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 去政治化 哲学化 政治社会
  • 简介:政治哲学研究有关人的政治事务,而政治事务是在人性的问题域中展开的。由于人们对人性的看法不同,政治哲学在构建政治制度和政体安排方面予以不同思考。古代政治哲学是以人性善为基础,主张一种贵族制,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是以人性恶为逻辑起点,构建自由民主制政体,而共和主义政治哲学试图通过人性教化,使人向善,使共和国自治和自主。因此,我们通过反思政治哲学的人性假设,才能够认清政治哲学政治事务的性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政治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 标签: 政治哲学 人性 善和恶
  • 简介:摘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科恩,其理论经历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到政治哲学转向的过程,从时代发展和理论需要两方面来分析其转向原因,对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政治哲学 平等 道德辩护
  • 简介:本文从古今之争的视野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本质,并且展示“哲学政治”这一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古代与现代所呈现的特有图景。

  • 标签: 政治哲学 古今之争 现代性
  • 简介:荀子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他批判性地继承了“孔孟学说”,且对其他诸子百家也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对于荀子思想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荀子以人性理论为基础,以此来阐释他的教育思想、法律思想以及伦理思想等,而这些思想最后又都统归其政治学说,都是其政治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都是为其更庞大的政治理论体系和政治理论目标所服务的。

  • 标签: 荀子 人性 政治
  • 简介:综观历史,关于正义的观念皓若瀚海。罗尔斯有感于对正义理解的纷繁,提出了正义的“概念”和“观念”之分。然而,当罗氏以“权利”作为正义的底色时,他的正义“概念”实际上落入了他所定义的正义的“观念”之窠臼。鉴于此,通过对正义与社会秩序以及人的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的揭示,本文试图给出一个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正义”,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结束正义的概念纷争。

  • 标签: 正义 社会秩序 自我实现
  • 简介:后现代政治哲学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国人对它的理解至今还主要停留在后现代主义一般性理论的层面上,政治哲学领域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或淹没。事实上,无论从与传统政治哲学在研究起点、内容、方法、旨趣等方面的不同所规约出的理论视阈,还是从理性反思、合法性论证及日常生活强调等研究路径所反映出的理论取向,都鲜明地彰显着后现代政治哲学的独特魅力和启示。

  • 标签: 现代性 后现代 政治哲学 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