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齐长城作为大国争霸的直接产物,见证了齐国与毗邻国关系的复杂演变,通过了解齐国与这些国家的复杂互动,我们可以发现齐长城的营建是动态的,尤其是齐长城东段。最初齐国在与莒地相邻地段修筑关隘,以保证齐国南境的安全。春秋末期为了防备吴越而在沿海一带修筑防御工事,与崂山形成天然防线,战国中后期齐长城则有防备楚国的功能。

  • 标签: 齐长城 防御工事 防御体系 修筑
  • 简介:英国伦敦通过城市复兴计划对传统工业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更新,解决“去工业化”所导致的城市经济衰退、城市景观败落、就业岗位缺乏、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其中,泰特现代艺术馆是对“废弃工业建筑设施”进行改造,金丝雀码头新金融城是对“废弃工业场地”进行改造,伦敦东区斯特拉福奥运新城是对“衰落的传统工业社区”进行改造。这三大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通过发展金融、创意、体育等新兴产业对传统工业设施、场地、社区进行更新改造,激活发展动力的做法,对我国部分面临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压力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旧工业区 泰特现代艺术馆 金丝雀码头 伦敦奥运会
  • 简介:以道德为基础来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求所立之法为体现基本道德精神的良法、善法,还将道德理念、道德价值、道德追求等贯穿于执政、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真正发挥道德对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在立法环节,将道德价值和精神渗入立法过程的始终,保证所立之法都为良法;在执法环节,培育执法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使之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在司法环节,促使司法工作者将公平正义作为首的道德价值追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树立道德信仰,真正做到公正司法;在守法环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构建全民守法的道德基础,凝聚全民守法的道德共识,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道德支撑。

  • 标签: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道德基础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深刻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当前我国正由大向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利益不断拓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理论创新,其“五大原则”和必须处理好的“五大关系”是对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挑战的回应,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可持续性。在改革发展中促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实践特色。要坚持独立自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安全。党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和中国传统战略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立论渊源。

  • 标签: 习近平 国家利益 国家安全战略
  • 简介:仪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情节,政治仪式是政治社会形态承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政治仪式是规范化、程序化的唤醒记忆、传播观念、营造权力情境的象征性活动。国家认同,即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情感归属与赞同认可,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复合建构。政治仪式在特定的仪式时空、仪式主题、仪式操演中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观念、营造权力情境,它所内蕴的强化民族身份归属、强化主流价值内化、强化公共权力信任的价值功能,指向了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逻辑共生的本原。

  • 标签: 政治仪式 国家认同 逻辑演进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三学生的性别和学习计划对学习倦怠感的影响,为高三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自编“学习计划调查量表”,对中山市某市直属重点高中全体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男生的低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男生的生理耗竭得分显著低于女生;(3)男生和女生在师生疏离、情绪耗竭和学习倦怠总分上均没有显著差异;(4)有计划学生的学习倦怠感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无计划学生。

  • 标签: 高三学生 学习倦怠 性别差异 学习计划
  • 简介:杨卓华在《观察与思考》2018年第8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是·项全新的、开创性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治理国家的实践十分短暂,没来得及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苏联进行了探索,积累一些经验,也犯了严重错误,未能解决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治理 毛泽东 《观察与思考》 社会主义国家 开创性
  • 简介:当代各国的民族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一些包含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遗产常常被建构成国家认同的符号,并在长期的审美再造中积淀起民族文化资本的蕴藏,进而产生了历史记忆、国家认同和审美体验等三种重要的文化操演功能。

  • 标签: 文化遗产 审美再造 国家认同
  • 简介:2018年9月2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该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计325个区县,11万余名四年级学生、七万余名八年级学生和他们的三万余名班主任参与了调查.该调查基于全国代表性取样,其结果能反映全国家庭教育的状况,是我国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报告.

  • 标签: 家庭教育 教育状况 调查 北京师范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中国教育报
  • 简介: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成正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亟待提高,城乡公共文化与公共安全非均等化较为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亟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多元有效供给机制,增加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 标签: 国家治理现代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 简介:"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计划"(CCTs)是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社会政策。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其作出了批评。CCTs将来自税收的基金按照小额、有条件的形式分配给那些"理应贫困者",并将此作为缩小贫富差距、管控贫困规模和限制反政府意见的一整套战略中的一部分。本文认为,这种社会政策模式尽管能够在短期改善最贫困人群的现状,但是也会导致工资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并使得贫困不断再生产自身。此外,CCTs与新自由主义天然联系在一起,是最适合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政策。本文所描述的益贫式增长能够更快地改善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扩大公民权益,并打破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贫困和不平等的再生产。

  • 标签: 新自由主义 贫困 不平等 社会政策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计划 益贫式增长
  • 简介:伍德从分析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角度出发,指出民族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并没有消亡,反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国家一方面充当着资本的导流器,另一方面也成为革命的能量场,制约资本的渗透与扩张。全球资本需要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在全球资本积累和扩张中充当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规则的作用,同时民族国家能够有效整合各种反资本主义力量,将反资本主义的经济斗争引向政治斗争。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重新认识国家(政府)的作用,要强化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作用,推进国家、社会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协调,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标签: 全球化 民族国家 资本 国家治理
  • 简介: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 标签: 民族认同 宗教认同 国家认同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近年来,社会信任问题备受各界关注,民众对家庭幸福感的追求也日渐高涨,但尚未发现直接探讨社会信任与家庭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国内研究文献。本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描述并分析了我国民众社会信任状况和特征,探讨了社会信任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态和健康自评状况群体的社会信任程度存在显著差别;信任他人与被他人信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信任呈现"差序格局",对制度的社会信任较高;社会信任更高的人拥有更高的家庭幸福感,被他人信任的人的家庭幸福感也显著更高。本研究能够促进人们对当前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的理解,启发人们从社会信任角度提升家庭幸福感、推进家庭建设的研究思路。

  • 标签: 社会信任 家庭幸福感 家庭建设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发展历程。40年的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很多,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最为重要的也许是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价值导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的强大比较优势。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历程的思想境界、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世界视野和价值引领等方面的回顾与思考,可以探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逻辑、价值取向和比较优势。

  • 标签: 新时代 真理标准 国家治理 民族复兴 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