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会契约不论在政治哲学史上或是作为一种正义理论,都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后来研究又将其作为一种基于组织理论个体权利来加以研究,即它是一种将伦理和道德合法性与合作战略和行动进行整合途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作为经济伦理而被提出来。沿着唐纳森和邓菲研究途径进行追寻表明,如果社会契约被意识到并被作为网络治理过程加以对待,那么其将适用于组织设置过程。这一洞悉有利于行政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因为它能够引起人们对行政程序关注,在这一程序中,信任在持续契约交往中得以创设,并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应用于行政自由裁量新途径(如道德代理),以认识组织新兴网络形式及其竞争力和道德潜能。

  • 标签: 社会契约 网络治理 信任建构 道德代理
  • 简介:本文探讨《圣经》作为一部外来经典进入中国文化语境时翻译过程中遇到几个问题,例如,关于"上帝"与"神"译名之争;关于"大鱼""龙"译名问题;关于上帝"性别"之争;以及关于"混沌"与创造问题;等等。通过这些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笔者想要探讨宗教经典翻译与其他作品翻译不同处及特殊性,以及对于宗教经典而言何种翻译才能称之为最适切翻译这些重要问题。

  • 标签: 《圣经》中译 “译名”之争 “性别”之争“龙”的译名 “混沌”与 “创造”
  • 简介:宽恕是人们面对侵犯者由消极动机向积极动机转变。惩罚性公正是通过强加惩罚来实现公正方法,惩罚性公正修复了有侵犯造成地位/权力担忧。而恢复性公正强调是受侵犯影响当事人共同协商决定侵犯解决方案和怎样实现公正,恢复性公正有效地处理侵犯造成价值威胁。而产生哪种担忧依赖于受害者感知是否与侵犯者有共享身份。相关研究中指出,宽恕与恢复性公正过程呈正相关。以后研究中,应注重宽恕与公正过程内在关系研究,使用更客观研究方法和测量指标来研究两者关系。

  • 标签: 宽恕 惩罚性公正 恢复性公正 侵犯担忧 共享身份
  • 简介:反讽往往因与修辞相涉而被理解为某种语言表达方式,其形而上学意蕴常被忽略。但事实上,反讽理论在其得以产生原初形态中就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期德国,进而延至现当代,反讽始终秉持着语言学意义上修辞传统,但在其理论逻辑衍化中却始终自享着与形上之思难以厘界关联。在长时间遗忘苏格拉底反讽理论哲学旨趣之后,德国早期浪漫派又再次赋予了反讽以哲学、美学、艺术与诗等规定相互交融多重意义,而克尔凯郭尔以存在主义视域超越了这一错综复杂含混界定,他将反讽理解为人生存境遇中“立场”,这就将反讽提升至了纯粹哲学层面。美国学者维塞尔虽无意承接克尔凯郭尔所规定反讽实践性,却在对马克思阶级理论别出心裁阐释中将无产阶级视为反讽在现实世界中肉身化,这成就了反讽由修辞到理论、再到实践内在意蕴提升过程

  • 标签: 反讽 主观性 实践 无产阶级 浪漫主义
  • 简介:"宗教经典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由广州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化与翻译研究所、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与新纪元国际出版社协办,于2012年5月12-13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余名研究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一场小型紧凑、讨论问题比较集中、学术含量很高会议。

  • 标签: 翻译 世界宗教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广州大学 学术研讨会
  • 简介:从1765年开始,康德一直计划撰写《道德形而上学》。由于批判事业推进和其他事务发展,直到1797年康德才正式出版该书。正式《道德形而上学》不同于预期著作,这些变化体现了康德哲学体系张力。《道德形而上学》与康德所使用讲义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不过后者是在批判哲学角度上考察而纳入其体系。《道德形而上学》涉及纯粹哲学应用到人理性内容,给予了消极定言命令以积极内容。康德没有辩护这种积极内容,这是他希望发展,但是没有发展另外一个主题。

  • 标签: 道德形而上学 批判哲学 德行 法权 同时是义务的目的
  • 简介:对于面子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基本心理特质,面子在个体行为选择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行为激励。本文沿着面子运作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条径路,对于面子激励作用形成机制做出了深入剖析。

  • 标签: 面子 特殊自我价值 公众自我觉知 价值观 社会文化
  • 简介:这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勒兹(GillesLouisRénéDeleuze,1925-1995)运用自己"欲望哲学"重新解读康德三大批判尝试。在这种眼光下,康德先验方法就是从人各种先天机能,包括认识机能(感性、知性、理性)和欲望机能(低级欲望和高级欲望)构造出人生活经验,这些机能是一切表象源泉。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哥白尼式革命"实质是把认识先天原则归结到主体先天立法机能,但问题在于如何能够把这种先天机能与后天机能结合起来?单凭先验图型是无济于事,必须把第三批判中"共通感"引入进来才能解释这些机能相互和谐。知性和理性机能后面隐藏着其实是欲望机能,这就是《实践理性批判》所讨论问题。纯粹实践理性为自由立法,这同时也使它成为知性在理论上为自然立法、在实践上为道德律建立类比"模型"决定性根据。而理性与知性后面这种相互配合一致同样也立足于理性本身"道德共通感",纯粹实践理性三大悬设都是通过这种道德共通感,特别是其中想象力而现实地作用于感性自然,想象力为自然界设定了终极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思辨理性从属于实践理性。在《判断力批判》中,加入了一种比一般感性机能更高情感机能,这就是体现为审美判断力鉴赏机能,它既不关思辨兴趣也不关实践兴趣,仅仅表示各机能活动主体性条件。但它与所有其他机能都相关,构成它们相互协调活动。而这种自由协调活动虽然是超功利,但它本身具有某种理性兴趣作为自己原则。所有机能未决定超感性统一体和从其中抽引出来自由和谐是心灵中最深部分,它准备了那最高尚东西到来即欲望机能至高地位,并且使得从知识机能向欲望机能之过渡成为可能�

  • 标签: 先天机能 欲望 共通感 道德律 自由 终极目的
  • 简介:一、序章今年(2013年)2月,我造访了临济寺和中国佛教协会.彼时,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即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会长有马赖底上人,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所说“佛教无国境”一语.我对这句话不甚感慨,并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一句话.所谓“国境”是指国与国之间“境(边境)”,但是,佛教当然跨越了这种“境(边境)”.我认为,这个“境”不仅仅适用于“国境”“境”,它还适用于把我们卷入其中所有的“境”(例如,自然环境、名为国家环境、家庭环境、职场环境、名为肉体环境等).回归并立足于“无境”原点,潜心致力于具体问题解决,是佛教与禅根本所在.

  • 标签: 临济禅师 佛陀教义 教义经集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采用Kogan—Wallach困境选择问卷(CDQ)、感知创业文化问卷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调查了996名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结果表明:男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感知创业文化能够调节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关系,具体来讲,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高大学生,冒险性能够积极预测创业目标意向,而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低大学生,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不存在联系。

  • 标签: 大学生 冒险性 感知的创业文化 创业意向
  • 简介:本研究探讨不同领域规则(安全领域规则,个人领域规则)和不同规则提出者(成人权威,同辈权威)对儿童判断影响。研究考察了48名4~7岁儿童在道义推理、奖惩判断、愿望理解和行为判断发展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直到7岁儿童才能根据规则不同特点做出不同判断,7岁儿童预测更不应该违反安全领域规则,违反安全领域规则和成人权威制定规则后应该受到更多批评,而4岁组和5岁组儿童在不同规则情境下判断没有显著差异;(2)各年龄组儿童预测应该给予表扬数量在各情境下没有显著差异;(3)在规则与愿望相冲突时,高年龄组儿童比低年龄组儿童更多地报告主人公会坚持自己愿望;(4)在预测主人公是否会违反规则上,各年龄组在不同规则情境下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安全领域规则 个人领域规则 成人权威 同辈权威 儿童
  • 简介:李安导演电影,先前也看过,如《卧虎藏龙》,如《色·戒》,但看完就完,并不十分在意。前几日看《少年派奇幻漂流》,至今竟一时忘不了,觉得其中有深长意味。

  • 标签: 漂流 奇幻 少年 海洋 欲望 《卧虎藏龙》
  • 简介: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孔孟》中言:“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宗旨也始终相配合。”果然。孟子自己怎么说呢?孟子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言下为自己没能从辇孔子颇感遗憾。

  • 标签: 《孔孟》 《孟子》 历史学家 《论语》 黄仁宇 孔子
  • 简介:电影《入殓师》中,大悟曾说过:“人类不懂得文字以前。据说人们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石头,送给对方。收到石头的人根据石头触感和重量,了解对方心意。平滑石头代表心情平稳,凹凸不平石头代表担心对方。”

  • 标签: 石头 语言 对方 心意
  • 简介: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风景,那就是我们心,我们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 标签: 眼睛 耶稣 摄像头 世界 窗户
  • 简介:我喜欢读书,常常与书为友。但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教友,教会方面的书我却读得不多。然而,有一本圣书,却永远镌刻于我心深处,虽经多年,仍然记忆深刻,令我长久回味!

  • 标签: 天主教 教义 信徒 宗教信仰
  • 简介:6岁时,费德林跟母亲来到巴西一个小镇上居住。他从小就酷爱小提琴,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练上好几个小时。可不幸很快降临到这个小男孩儿头上——附近一家大型化工厂突然发生化工原料泄漏事故,费德林受到了影响。开始,他不停地呕吐和发烧,后来医生无奈地告诉他母亲:“你儿子听觉神经受到严重损伤,只有很微弱听力了,而且会越来越差。”

  • 标签: 磁带 化工原料 小提琴 化工厂 母亲
  • 简介:伏案久了,我会想办法活动一下身体,调节一下肩椎。办法之一,是站在门口过道上,踮起一只脚,奋力地用指尖去触头顶天花板。指尖触到一次,算是完成一个动作。双脚、双手交替进行。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法兰克福地铁一隅。德国人相信规划,生活中充满了规划。德国门把手一律是“一”横柄。中国则五花八门,菱形、球形……因为“扭”力比较大,结果故障率高。“一”横柄,往下按,轻轻推,门豁然洞开,用力小、损耗低,最符合工程经济学,看着都省力、顺手。

  • 标签: 规划 智慧 工程经济学 法兰克福 德国人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