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从道家、道教、儒学的《周易》思想同源这一观点出发,结合朱熹的《河图》《洛书》观,比较全面地阐发了朝鲜李朝时期的“朱子学”大师李退的《河图》《洛书》观。作者在文中指出,李退的《河图》《洛书》观,虽然直接来源于朱熹的《易学启蒙》等著作,但亦受北宋初年道教大师陈抟《龙图序》的影响。退的易学思想同道教的《河图》《洛书》观有密切的理论渊源

  • 标签: 《河图》 《洛书》 李退溪 《易学启蒙》 朱熹 《周易》
  • 简介:陈荣捷先生曾从儒学的整体发展上把理学看作一大模式,认为从广义上可以把朱熹也看作心学,从朱熹到王阳明,亦是理学的发展进程.退学对理学的发展不仅是继承朱子,亦可以说是以阳明心学的传播及对阳明心学的批判为中介.退学与阳明学大约处于同时代,面对朱子学在明初以后向着心性道德之学发展的形势,及提出的理论课题,他们从不同方向上发展了朱子的心性之学(或可从广义上称为心学).阳明学走了体用合一之路,他以"一性"消解心、物对立,将外物移至心中,以期杜绝士大夫外事物以求理的“口耳之学”;而退学走了体用重整之路,他分析理、气,心、性,心、理之不同,在“心统性情”的基础上主“性情理气分发”说,侧重理、气在性中及情中的分别.退的“四端七情”说是坚持朱子的以“理”为本体的路线,而对朱子心性学的发展,也是对宋明理学乃至东亚儒学发展的贡献.

  • 标签: 退溪 阳明 朱熹哲学 走向
  • 简介:<正>进入十六世纪,朝鲜时代的知识社会,几乎所有学者都关心以敬为基本的学问与实践问题.虽然性理学体系,基本是力主“敬”的,但在实践中力图体现“敬”的风气在儒学文化中唯在朝鲜独见,而且,在学问与生活中力图全面实现“敬”精神也是从退李混(1501—1570)开始的.退在与郑之云(1509—1561)共同制作的“天命旧图”和自己修订改作的“天命新图”中,都把“敬”放在中心位置上,而且在“圣学十图”中也“皆以敬为主焉”(《退全集(上)》第203页).

  • 标签: 退溪 本然之性 《圣学十图》 日常生活 穷理 治心之法
  • 简介:退是朝鲜李朝的著名朱子学者,被称为“朝鲜的朱子”、“东方百世之士”。他是严正而系统地辨斥阳明学的第一个朱子学者,拉开了朝鲜时代阳明学辨斥史的序幕。本文首先分析《传习录论辩》中的“至善”论辩和“知行合一”论辩,检讨李退辨斥阳明学的具体内容。然后采用“庄敬本体”和“悦乐本体”的图式,说明李退排斥阳明学的原因。退认为,根据朱子学,可以实现他所想的为圣之学,故反对阳明违背朱子的格物说而建立“心即理”。尤其是,退以庄敬心体反对阳明的悦乐心体以为放荡,“类禅”。这样,阳明学被退学激烈批判,在韩国迟迟不振,几乎没有机会给韩国儒学添加悦乐本体的传统。

  • 标签: 李退溪 王阳明 至善 知行合一 庄敬本体 悦乐本体
  • 简介:淡淡的阳光,洒在蓝蓝的溪水上,金黄的芦苇摇动着纤纤的手掌,黄橙橙的稻谷勾着沉甸甸的头,站在风中,不知在思语什么?

  • 标签: 花溪
  • 简介:感谢上帝给我们预备了这两天的退修会,使我们这些蒙召做时代工人的弟兄妹妹们心灵受到震动。从我们教学楼前那幅别具匠心的海报,到会场讲台的精心布置,都给我们一种时代的召唤感。特别是两位牧师的讲道,虽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晦涩华丽的辞藻,但却掷地有声,句句扎心。他们真实质朴的见证,虽普通却非凡,虽平常却感人至深,因为他们并非见证自己,乃是述说上帝在他们生活中的大作为。他们所讲的是自已经历的神,他们所经历的便传讲出来。这无疑把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拉近了,真的感觉到上帝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心里,并叩开了我们的心门。但外在

  • 标签: 退修 上帝 时代 教学楼 工人 见证
  • 简介:武昌尼众丛林———莲寺陈家良莲寺,位于武昌晒湖古盘龙山,是武汉唯一的一座较具规模的尼众丛林。它虽然没有像归元寺、宝通寺令人熟知,但历史悠久近千年;尼众熏修,道风纯正,深受广大信众的敬仰。一莲寺创建于元代(据碑记),原为十方丛林,至清咸丰年间遭兵...

  • 标签: 尼众 武昌 丛林 佛学院 值班人员服务 比丘尼
  • 简介:唐代道教义理的代表作是孟安排根据隋代巨著而精炼简编的一部理论的专著.其作者"青道士"孟安排是唐武则天时期荆州--青山一带的道士,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道教理论家和修炼者.因其生平事迹不见史传,我们仅从现存的少许资料中,就他与青山道教浅作探讨.

  • 标签: 孟安排 生平 青溪山 鸣凤山道教
  • 简介:言中国佛教史,不能不知禅宗,言禅宗则不能不知六祖慧能,言慧能则不能不知南华禅寺。盖禅宗是使印度佛教彻底中国化之宗派,它融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慧能后一花五叶,烂漫神州,成为活力最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今日汉地佛寺

  • 标签: 佛教 禅宗 传统文化 南华寺 慧能
  • 简介:几年前,一位大城市教会荣退的70多岁独身女牧师猝死在自家阳台,直至遗体腐烂渗水至楼下邻居处,众人闻到异味报警后才被发觉……消息传到教会,大家唏嘘不已。有的同工懊恼自责,为啥没有常去探望;有的教友想起多年前女牧师对自己的灵性关顾,深感不舍,更为其这样的离世而心疼。

  • 标签: 唏嘘不已 大城市 掐指一算 恩佑 耶稣基督 头脑清醒
  • 简介:佛教世尊释迦牟尼对古印度种姓制度歧视妇女状况曾经提出严厉的批评,因而在其教义中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认为女性同样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乃至成佛。其后延至佛教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在中国缔造了禅宗,仍然倡导男女平等,收有女弟子道迹尼。她分别在少室山、南岳衡山、五台山、洞庭西山建有总持庵,发展禅门女众,故当时尊称她为总持尼,从而成为中国禅宗第一尼。但是在禅寺主动开设尼庵,则首推禅宗六祖慧能。

  • 标签: 禅宗 佛教 菩提达摩 慧能 教义 释迦牟尼
  • 简介:在春节期间,雷州市雷高镇开放道场石寺,在戒律精严、修持精进的释远向大师的带领下,发扬佛教慈悲济困利他精神,“勿忘世上苦人多”的心愿,尽己之所能及,捐款一千多元和粮、油、腐竹等一批食品,送到朱托来等五户孤寡老人、五保户家中,表示亲切慰问,受到老人家赞叹日:“佛弟子好,多谢恩人!”

  • 标签: 孤寡老人 雷州市 春节期间 利他精神 五保户 开放
  • 简介:罗汝芳是明代泰州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以“赤子之心”和“孝弟慈”为旨归的学术思想和“以讲会乡约治郡”的伦理政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中或流荡虚无而近禅、或“不复为名教所羁络”的狂侠倾向,促其回归平实和正统。罗汝芳这一归宗阳明学正统、以“圣谕六条”化俗治乡的学行取向,也体现在他有关乡约的思想和实践中。

  • 标签: 思想与实践 乡约 罗近溪 泰州学派 代表人物 政治实践
  • 简介:“国进民退”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学界关注的经济热点之一,由于学者的产权伦理偏好不同、对“国进民退”社会效用的善恶评价标准不同,因此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国进民退”争议现象实质上是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利益矛盾纠葛在伦理上的折射.这一争议虽然干扰了人们对改革形成的原有思想共识,但其积极意义体现在它警醒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警醒我们政府的转型升级比企业的转型升级更为迫切,警醒学者研究如何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更有价值,警醒民营业主在道德上深刻反省.

  • 标签: "国进民退" 善恶评价 道德反省 伦理效用
  • 简介:81-86级(85-90届)校友返校活动10月28日上午9时,旧校区小礼拜堂经文:(1)诗90:12"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2)路9:33"夫子(或"老师",现代中文译本),我们在这里真好!"(3)路24:28"耶稣好像(似乎)还要往前行。"

  • 标签: 金陵神学院 校友 回顾 退修 神学思想建设 前瞻
  • 简介:阳明后学中的中坚人物“二”(王龙溪、罗近)论《易》是他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以万物一体论《易》,体现了《易》心学派的共同特点。龙溪以《易》证心,以《易》证良知,承陆象山、杨慈湖、王阳明而来;近论《易》重生生之道,多得之于程明道。二论易,体现了泰州、龙溪两大阳明支脉的学术特征。“二”与易道有关的修养论对文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思想史的影响也同中有异。

  • 标签: 易学 王龙溪 罗近溪
  • 简介:2004年1月3日晚,寒风凛冽,月晦星隐,昊天昏暗,突传噩耗,我们敬爱的闵会长、我们敬爱的老院长、我们敬爱的闵爷,走了。当同学们悲切地告诉我这一噩耗时,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很难相信这一消息的准确性,故板着脸、严肃地说:“这事可万万开不得玩笑,切不能误传啊!”“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情开玩笑呢?难道就你对闵爷有感情?”同学们说完就走了。

  • 标签: 同学 消息 思想准备 会长 准确性 院长
  • 简介:1994年4月,浸会世界联盟总干事丹顿·洛兹率该组织的一个"中国旅游"团来我国旅游、访问。在南京期间,该团假金陵协和神学院召开了退修会,并邀请中国教会的领袖和金陵协和神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双方就共同关心的21世纪的教牧学、崇拜学、神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丁光训主教应邀在会上作了演讲。现将该演讲稿全文刊出,供同工们分享。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基督教会 中国共产党 西方传教士 基督徒 宗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