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亚洲干眼协会(ADES)是亚洲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干眼研究学术组织。在国际泪液与眼表协会(TFOS)2007年发布的DEWSⅠ、2017年发布的DEWSⅡ等干眼诊疗指南文件的基础上,ADES进一步结合亚洲干眼人群的特点对干眼的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法进行了7年的系统研究,于2020年形成了新的亚洲干眼分类共识。亚洲干眼共识的发布有助于眼科医生和患者对干眼发病机制的理解,使得干眼的诊断、分类和治疗的可操作性更具体、可行,促进了干眼精确性治疗研究的进展。2017年ADES在The Ocular Surface发布的《关于干眼定义和诊断的新观点:ADES的共识报告》及2020年在Eye and Contact Lens发表的《关于干眼分类的新观点:ADES的建议》是亚洲地区干眼诊疗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对这2个文件中关于亚洲干眼的新定义、诊断、分类及治疗共识进行详细解读,为广大眼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知识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反复是其主要特点。既往认为泪液渗透压升高及眼表炎症是导致干眼的重要因素,最新的研究提出免疫反应及神经异常也参与了干眼的发病机制。随着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目前主要包括物理、药物、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重要地位。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将治疗干眼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其一增加泪液质量,改善泪膜稳定性:包括泪液替代治疗(补充水液成分、黏蛋白成分、脂质成分的人工泪液,以及维生素类制剂、自体血清等),促泌剂(促水液分泌剂以及促黏蛋白分泌剂)及omega-3脂肪酸补充剂;其二针对病因治疗,改善眼表微环境: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黏附因子抑制剂、其他新型抗炎模式、抗生素、重建微生态平衡、抗氧化剂、神经保护剂等。(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331-339)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临床治疗干眼有了更多选择。为契合中国干眼临床诊疗发展的实际需求,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的专家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结合近年中国干眼临床治疗实践经验,形成进一步共识意见,希望以此不断推动我国干眼治疗向综合化、个体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07-913)
简介:摘要黏蛋白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功能可分为分泌型黏蛋白和跨膜型黏蛋白。分泌型黏蛋白主要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功能包括维持泪膜稳定性、清除及抗菌作用、保护眼表;跨膜型黏蛋白主要由眼表上皮细胞表达,承担泪膜稳定性的维持、屏障及信号转导功能。黏蛋白质和量的异常都会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干眼的发生,而干眼可导致眼表上皮完整性破坏,进而加重黏蛋白的异常。黏蛋白的检测手法包括泪液蕨样变检查法、眼表染色法、印迹细胞学检测、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泪膜破裂模式检查及黏蛋白定量测定。临床上改善黏蛋白分泌的药物有P2Y2受体激动剂和黏蛋白分泌激动剂两类。眼科临床医生应了解眼表组织中黏蛋白的基本特征及功能,关注目前眼科黏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及其与干眼的关系,跟踪或参与黏蛋白相关研究和黏蛋白异常型干眼的精准诊疗研究,并更好地对混合型干眼、中重度干眼或免疫相关干眼进行综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护理学校学生干眼状况,了解其眼表健康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学习的9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CULUS Jenvis-OSDI干眼问卷及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护生的眼表健康状况进行主、客观分析。结果OSDI干眼问卷调查显示,轻度干眼21名(23.3%),中度干眼42名(46.7%),重度干眼21名(23.3%)。干眼的主要症状是异物感,占53.3%;次要症状是畏光、视力模糊,分别占46.7%与40.0%。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显示,双眼泪液分泌量正常;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分级干眼中,临界干眼占60%左右,干眼占10%左右。眼红分析显示,充血分数>2.0分者9名(10%),为炎症所致干眼。结论护校学生干眼症发病率较高,主观症状明显,提示学生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带教老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健康宣教,普及科学合理用眼知识,重视眼表健康。
简介:摘要干眼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干眼专业领域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干眼研究不断进展,国际不同地区及组织对干眼的认识不断深入。鉴于此,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引入新概念,聚焦于临床实际应用,对干眼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更新,以期为指导临床开展相关工作发挥更大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18-422)
简介:摘要如何正确诊断干眼是干眼临床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近年来干眼检查技术发展迅速。为了规范干眼诊断流程,提高干眼的诊断效率,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对不同干眼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对干眼的诊断标准进行更新,提出适合中国临床实践发展的干眼检查技术、诊断流程及标准,形成新的共识意见,以期推动我国干眼诊疗工作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临床干眼的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41-747)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9年4月至2019年4月住院的0~14岁儿童眼外伤164例(165只眼)的临床资料,分别就年龄、性别、受伤时间、人口分布、致伤物、外伤类型、并发症和治疗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眼外伤发病率男童高于女童,3~8岁儿童多见,农村高于城市。眼穿孔伤最多见,常并发外伤性白内障;其次为眼挫伤和眼附属器外伤。致伤物种类繁多,器物击伤最多,包括刀具、棍棒、碎碗、玻璃及小石子等。入院后及时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眼外伤防治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伤后尽快就诊能明显改善视力预后。
简介:摘要干眼是一类常见的眼表疾病,超半数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即患有干眼。围手术期多种原因引起的眼表损伤易导致患者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出现一系列干眼相关不适症状,降低患者视觉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医师应从术前眼表情况的评估及改善、术中眼表的保护以及术后干眼的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入手,在围手术期加强干眼及相关眼表疾病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满意度。(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09-413)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后的干眼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拟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78例(7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微创组接受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对照组接受标准巩膜扣带术。术前1周(基线)和术后1 d、1周和1个月分别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和受试者干眼问卷进行干眼相关指标评估,运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泪膜评估,采用Schirmer Ⅰ试验和荧光素染色。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发生或加重了干眼。主观症状和感受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升高,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均下降,术后1 d是拐点,术后1个月未回归至术前基线水平。2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和荧光素染色情况在术后1 d和1周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术后1个月时,微创组的泪河高度(Z=1.04,P=0.041)、泪膜破裂时间(t=2.51,P<0.001)和泪液分泌试验(Z=2.34,P=0.043)优于对照组。微创组的OSDI和干眼问卷评分在术后1周和1个月时高于对照组(OSDI:t术后1周=2.54,P=0.012;Z术后1个月=-1.03,P=0.020;干眼问卷:t术后1周=3.04,P=0.011;t术后1个月=3.94,P<0.001)。术前合并干眼的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1 d、1周和1个月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升高(Z=-2.42,P<0.001;Z=-1.54,P=0.034;Z=-1.83,P=0.041)。结论:巩膜扣带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相比标准术式,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会改善和缩短术后早期的干眼症状,尤其是术前合并干眼的患者,行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干眼风险更小。
简介:摘要干眼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眼表炎性反应是其核心发病机制,抑制炎性反应是干眼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环孢素A具有确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局部制剂环孢素A滴眼液已应用于干眼多年,关于其治疗效果、适应证、应用方法等问题一直受到此领域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更是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介绍环孢素A滴眼液的作用机制,对其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病因及不同严重程度干眼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目前环孢素A各类眼用剂型的利弊及应用前景,概括其治疗干眼的适应证、治疗方案及安全性,以期为环孢素A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87-795)
简介:摘要干眼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趋于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的恶性循环机制。泪液分泌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调控,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参与维系眼表稳态。因此神经调节异常可致泪液分泌异常、眼表稳态失衡,进而引起干眼。同时,干眼患者泪膜持续异常可损伤眼表正常修复机制,使眼表和泪腺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干眼患者角膜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刺激敏感,眼痛症状可能与慢性炎症影响角膜疼痛传导通路有关。目前,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角膜知觉测量仪等仪器可评估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及功能状况。使用神经相关因子营养角膜,通过刺激神经或相关受体促进泪液分泌等方法有助于完善干眼的综合治疗。本文就神经调节、神经感受异常与干眼的联系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干眼综合治疗系统在干眼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干眼症 患者 8 0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 和研究组 各 40 例,参照组实施睑板腺热敷按摩护理,研究组实施干眼综合症治疗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泪眼破裂时间( BUT )、睑板腺功能评分( LMS )。 结果: 研究组 的护理 总有 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 ( P< 0.05)。 护理前,两组的 BUT 、 LMS 无明显差异 ( 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BUT 、 LMS 显著优于参照组 ( P< 0.05)。 结论: 干眼综合症治疗系统在干眼症的临床护理中有着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睑板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对中重度干眼及无干眼者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招募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干眼患者作为中重度干眼组,同期选取无干眼者作为无干眼组,每组各40例,均以右眼为试验眼。所有受试者分别于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前、点眼后5、10及15 min行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分析2个组玻璃酸钠点眼前后不同时间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变化。结果中重度干眼组CCT、K1和K2均大于无干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干眼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后5 min和10 min,AL、CCT及IOL度数较点眼前增大,K1较点眼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点眼后5 min,17.5%(7/40)中重度干眼患者的IOL度数增大0.5 D。点眼后10 min,22.5%(9/40)的中重度患者IOL度数增大0.5 D或1.0 D。点眼后15 min,各IOL-Master测量参数与点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干眼组点眼后5 min AL和CCT较点眼前增大,IOL度数较点眼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点眼后10 min及15 min,AL和CCT较点眼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但IOL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后5~10 min IOL-Master生物测量中重度干眼患者IOL度数增大,点眼后5 min内无干眼者IOL度数减小,该结果对临床上IOL-Master的正确使用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药物治疗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术后干眼96例(96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滴眼组)、B组(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滴眼组)和C组(Omega-3脂肪酸滴眼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干眼问卷(OSDI)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角膜荧光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术后1个月,3组OS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60.012,P=0.001;B组,t=51.114,P=0.001;C组,t=39.427,P=0.001)。三组间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684,P=0.051)。A、C组间BUT、SIt及OSDI评分,均优于B组(P<0.05)。FL评分结果A组优于B、C组(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Omega-3脂肪酸均可延长BUT,前者对修复角膜上皮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作为眼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泪腺及其分泌的泪液在维持眼表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泪腺在眼表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泪腺功能的异常参与干眼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研究团队近年来首次对泪腺解剖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首次发现了泪腺导管上皮也具有分泌和再吸收能力,而且不同节段泪腺导管的功能有区别。我们在本文中试图从泪腺基本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病理学角度阐述泪腺的功能以及其与干眼的关系,认为泪腺和泪腺导管的功能在干眼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泪腺导管离子转运蛋白开发能够增加泪腺分泌的药物或方法对干眼的治疗有广阔的前景。
简介:摘要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干眼诊疗流程,制定新的相关专家共识或操作指南,同时加强干眼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为广大干眼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干眼诊疗建议专家组于2019年1月12日在广州召开讨论会,对目前我国干眼领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干眼定义的新认识、功能异常性干眼新概念、干眼诊断与分类的建议、干眼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治疗以及干眼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