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在治疗小儿脑瘫临床作用效果;方法80例小儿脑瘫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推拿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推拿兼运动疗法,主要包括用Bobath疗法和Vojta疗法运动疗法患儿一天接受一次,Bobath疗法和Vojta疗法分别每次30分钟;一共进行3个疗程,经历6个月。最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80例患儿经过6个月治疗后,C—WISC;GMFM和Bar—thel指数评分都有提高,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了好转,这说明推拿常规治疗和推拿综合运动疗法都是可以在临床上使用的。与对比组比较,治疗组在C—wISC及Barthel指数评分上更加突出。结论结果表明运动治疗融入推拿常规治疗中,能使患儿运动缺陷逐步向正常方向发展,人生最基本的行为如走、做、爬、翻站等功能得到实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并对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对186例中枢性瘫痪患者,应用运动疗法,根据Brunnsh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阶段及Holden步行功能量表中评定的不同性质和程度等分级情况,进行肌力训练,控制痉挛及异常模式,改善步态等相应的康复训练措施。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偏瘫患者的运动及步行能力有显著差异。不同程度的可步行人数从32例(17.20%)增加到171例(91.94%),其疗效显著。结论将运动疗法有效应用于中枢性瘫痪的康复治疗中,结合认知心理知识,将康复行为建立在患者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具有明显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残疾率等优势。

  • 标签: 运动疗法 中枢性瘫痪 步行能力 生活质量 主动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运动疗法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脑卒中患者26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3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纽,134例患者联用运动疗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运动疗法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对运动疗法效果无明显影响。运动疗法有效患者多为年龄〈60岁,无高血压史,无冠心病史,无心理障碍,环境因素良好,治疗师人为因素良好,意外事件少。运动疗法无效患者多为年龄≥60岁,有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有心理障碍.环境因素较差,治疗师人为因素较差,意外事件多。结论年龄、高血压史、冠心痛史、环境因素、治疗师人为因素、心理障碍、意外事件均是运动疗法效果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运动疗法 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疗法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运动疗法组28人,常规治疗组24人,观察患者心力衰竭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对比效果,运动疗法组的患者心力衰竭对比常规治疗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康复运动疗法对改善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针刺运动疗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治疗因素,即在针刺的同时或在针刺之后或在针刺之前运动患部。笔者自2003年运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疼痛性疾病,针刺运动疗法采用远部取穴,必要时配合局部取穴,该法见效快,疗效肯定,现将其取穴原则及运用举验报道如下关键词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取穴原则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21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运动疗法,可以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运动疗法 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踏车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偏瘫的改善状态。结果在治疗后的FAC评分、FMA评分以及BB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瘫痪状态,提高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瘫痪 踏车运动疗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确诊的3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6例,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16例,展开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肌电信号及ARAT、FMA及M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电信号、ARAT、FMA及MBI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偏瘫 镜像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物理疗法进行医治,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抽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将患者医治前后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采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均显著缓解,且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缓解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物理疗法能够显著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理想,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悬吊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偏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90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患肢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瘫患儿开展强制性运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

  • 标签: 诱导运动疗法 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约为1.3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从1990年的800万增加到2010年的254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6亿。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55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高达80%,有症状和活动障碍者约占1/8,重度关节疼痛和严重功能障碍者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功能障碍者 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口 人群发病率 关节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高压氧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治疗工作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研究组的患儿家属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分(92.09±2.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1±3.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儿肢体运动能力及大脑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脑瘫 运动疗法 高压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在对我国临床疾病进行全面研究中,了解到近些年来我国患有颈椎病的人数有很大的提升,而且目前社会上常见的颈椎病在发病过程中还经常伴随着其他疾病,也就是说颈椎病的出现对人体其他部位的病痛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加上人们出现颈椎病的趋势也逐渐发展到年轻人身上,呈现年轻化趋势,并且伴随着反复发作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减少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目前在对患者进行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运动疗法和手法这两种治疗手段,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这两种治疗手段对颈椎病患者都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运动疗法 颈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