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于我院内进行了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之中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观察组之中患者的术后开始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之中患者,数据采取对比后有意义(P<0.05)。观察组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之中患者,数据采取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对其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推动患者身体的恢复,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机构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受理的62件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案伤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脾破裂原因及相关临床表现,结合其所有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来进行法医鉴定。结果:62例伤者均由于直接暴力所致的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其中轻伤一级有13例,轻伤二级有11例,重伤二级有38例。结论:通过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伤者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再结合伤者的临床表现,最后进行法医鉴定,能够有效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临床法医鉴定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方法以及要点。方法 选取自2019年-2020年之间40例经法医鉴定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对所有鉴定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鉴定,脾损伤等级中:轻伤二级15例、轻伤一级19例、重伤二级6例;脾裂伤等级中:I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7例、Ⅳ级5例。另外,死亡1/40(2.50%)。结论 临床法医鉴定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难度较大,为保证鉴定结果正确性,防止出现误诊情况发生,在实际鉴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多方资料,例如影像学检查资料、外伤史等。
简介:摘要:目的人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病理学特征探讨。方法将我院2019-2021年的136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切除为标本,根据破裂损伤时间将其分成了 、 。常规染色后观察破裂边缘和出血区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破裂和出血区边缘SMA阳性细胞的表达规律。结果脾脏损伤后6h内有纤维素渗出,7~12h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13~24h内少量SMA阳性细胞分散,25~48h很多SMA阳性细胞网状呈现,49~72h出现的大量SMA阳性细胞。每组SMA阳性细胞量含统计学差异(P<0.05)。73h~7d、8~14d肉芽组织产生;超过14d形成瘢痕。结论通常,通过出血区边缘组织变化状况判断脾破裂损伤时间,脾破裂损伤的时间可通过SMA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纤维素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和瘢痕形判断,脾破裂损伤时间不能通过含铁血黄素沉积精准判断。
简介:摘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其多发生在肢体浅表或深部软组织,发生于肝、脾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肝、脾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伴自发性脾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们对该病的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议定的分级标准,按照患者脾破裂损伤程度分为Ⅰ级16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比较不同损伤程度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脾破裂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结果术后3、7 d外伤性脾破裂损伤患者CK、CK-MB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Ⅳ级损伤患者术前、术后2、12 h、术后1、3 d时的CK-MB水平高于Ⅲ级,Ⅲ级高于Ⅱ级,Ⅱ级高于Ⅰ级(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水平无相关性(P>0.05);CK-MB鉴别外伤性脾破裂损伤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826、0.820。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K-MB水平随着损伤程度的升高而升高,CK-MB在脾破裂损伤程度的判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议定的分级标准,按照患者脾破裂损伤程度分为Ⅰ级16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比较不同损伤程度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脾破裂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结果术后3、7 d外伤性脾破裂损伤患者CK、CK-MB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Ⅳ级损伤患者术前、术后2、12 h、术后1、3 d时的CK-MB水平高于Ⅲ级,Ⅲ级高于Ⅱ级,Ⅱ级高于Ⅰ级(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水平无相关性(P>0.05);CK-MB鉴别外伤性脾破裂损伤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826、0.820。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K-MB水平随着损伤程度的升高而升高,CK-MB在脾破裂损伤程度的判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结果。方法:以本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均接受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而后进行法医鉴定。结果: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可将80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分为轻伤一级有7例、轻伤二级有15例、重伤二级有58例。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可将58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分为8级有26例、9级有18例、10级有14例。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可将80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分为7级有28例、8级有20例、9级有20例、10级有12例。结论:为确保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鉴定结果,应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影像学或病理检查结果等作为依据,尽可能提高法医鉴定结果正确率及科学性。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救治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5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临床急救措施分为参照组8例(应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固定治疗)和研究组7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手术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临床急救手术各项情况与研究组相比情况较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