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危害巨大,其最终结果"可能仅次于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人类必须行动起来,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时通过了"京都议定"和直到8年后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就是人类阻止全球变暖的重大行动之一。

  • 标签: 温室效应 京都议定书
  • 简介:在经7年艰难谈判,随着俄罗斯递交加入《京都议定》的文件,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有关专家表示,《京都议定》正式生效对中国意味深长。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中国 温室气体排放 2005年 俄罗斯 生效
  • 简介:俄罗斯于2004年9月30日通过了有关批准《京都议定》的法律草案,并提交俄议会通过。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于同年10月分别予以批准,俄总统普京也于11月5日在有关文件上签字。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杰尼索夫11月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递交了俄加入《京都议定》的文件。

  • 标签: 法律草案 联邦委员会 提交 议会上院 议会下院 生效
  • 简介: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专家认为,该文件实施后,钢铁、石化、水泥等将是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同时也会影响全球其他产业走势。

  • 标签: 产业 走势 行业 钢铁 《京都议定书》 石化
  • 简介:2005年2月9日,欧盟发表了旨在制定新的防止地球气候变暖国际框架的欧盟战略,把目光盯在了防止地球气候变暖对策的《京都议定》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失效以后的2013年。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战略目标 欧盟 失效 气候变暖 2005年
  • 简介:基于各附件I缔约方2011年提交的年度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京都议定》第一承诺期森林管理活动的温室气体源/汇数据,以及森林管理活动的基准线数据,分析了森林管理活动在第一承诺期履约中的贡献,以及按各方提交的基准线,预计森林管理活动在未来承诺期履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京都议定》第一承诺期的最初两年(2008—2009年),附件I缔约方可从合格的森林管理活动中获得年均2.46亿tCO2当量(CO2-eq)的信用额,相当于相应缔约方基准年(1990年)源排放的2.3%,对减限排目标的贡献率达53%,不合理的规则使一些缔约方在履约中可过度地利用森林管理的汇清除。各附件I缔约方提交的2013—2020年森林管理活动的基准线(约2.52亿tCO2-eq/a的净汇清除)远低于目前和过去的水平,使其可从中获得的用于抵消减排目标的信用额约为第一承诺期的4倍,对未来承诺期履约的贡献率将更大,一些缔约方提交的减排目标中的大部分可通过森林管理活动的信用额来抵消。因此,本文建议在未来的谈判中,要严格控制可用的森林管理活动的信用额,避免森林管理活动被滥用。

  • 标签: 温室气体源/汇 《京都议定书》 第二承诺期 森林管理
  • 简介:1998年5月,我国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专家认为,《京都议定》的实施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政治经济 1998年
  • 简介:京都议定》提供了三种灵活机制(排放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以帮助缔约方完成他们的义务和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减排承诺。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所建立的三种机制之一,其目标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完整性。本文是对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一个反应,文章评估了国际层面清洁发展机制实施的有效性,分析了后2012时代清洁发展机制可能的转变,特别是对清洁发展机制改善的建议。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 有效性 转型
  • 简介:经过多数缔约方多年共同努力,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求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2月16日终于正式生效。《京都议定》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变革。

  • 标签: 能源结构变革 中国 法律约束力 《京都议定书》 产业发展
  • 简介:从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至今,美国一直对此协议持否定态度,并再三强调退出理由,即该议定会重创本国经济;全球变暖的改良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刚性减排才能实现;全球变暖的科学依据不足。通过对这三大理由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拒绝理由充满着矛盾性。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美国政府 拒绝 理由
  • 简介:气候变化问题仍是国际关系中需要全球性治理的综合问题,更是协调国际社会集体行动的国际法议题。自1994年生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到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24年多的曲折发展。国际减排规则已从京都机制下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型为巴黎机制下"自下而上"的模式。未来国际法的发展将在责任转型、大国共治、软法治理等层面深刻影响并推动全球集体减排行动的一致性展开。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巴黎协定 责任转型 大国共治 软法治理
  • 简介:2005年2月,《京都议定》正式生效后,国际社会曾围绕如何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谈判,考虑到2012年后,世界可能面临真正的危机,国际社会一直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着激烈地角逐。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与每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能源结构等息息相关,也事关各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全球的生态利益。在气候谈判的进程中,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问题上既有利益共同点,但这三个国际社会的利益相关者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纵横捭阖,与其它国际社会行为者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与合作。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气候谈判 竞争与合作
  • 简介:《中国入世议定》第15条(a)款(ii)项的适用虽已到期,但对于该条款的争论并未就此停歇。对第15条其余条款存废认识不一的原因主要归于各方对第15条的性质认识存有分歧。如果第15条是有关中国“非市场经济”身份的界定,那么(a)款(ii)项的适用到期自然意味着“非市场经济”这顶帽子可以从中国头上摘除;如果第15条是有关WTO成员对待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方法,那么(a)款(ii)项的终止只是与反倾销调查方式的调整有关,而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身份无涉。由于入世议定的内容涉及中国作为WTO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对第15条的解读将会影响到中国与其他WTO成员相关争端解决的走向,故而备受各方关注。解决上述认识分歧须从《中国入世议定》文本入手,并结合入世工作组报告及国际法解释规则,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解构《中国入世议定》第15条,据此方可厘清真相,止息纷争。

  • 标签: 中国入世议定书 第15条 身份之争 方法之争
  • 简介:高校统计教学协作信息网成立议定(一九九八年五月七日)一、成立宗旨近年来,内地和香港、台湾的部分高校统计系之间,在统计教育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讨交流,这些活动使各院校统计系的统计教学改革受益匪浅,某种程度上说,也促进了中国高等统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 标签: 高校统计教学 信息网 统计教学改革 高等统计教育 城市大学 管理科学
  • 简介:前言本议定的各当事国,鉴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协定》第十五条(3)款规定,包括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下称卫星组织)总部所在的缔约国在内的各缔约国,应给予适当的特权、免除和豁免;鉴于卫星组织已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缔结了《总部协定》,该《总部协定》已于

  • 标签: 免除豁免 国际通信卫星 特权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