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合同在经济活动中被使用的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买卖合同甚嚣尘上。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由于商品房价格疯涨不合理的现象的存在,作为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往往为了自身利益引起的纠纷比比皆是。最高人民法院为避免法官司法裁判中由于认知的不同引起矛盾,于2015年实施的《民间借贷规定241款明确指出了对此类案件以借贷关系进行处理。本文通过从法理以及司法实践的角度阐述该类案件的分歧,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展开对这一非典型物权担保的探讨,进而分析论证借贷关系的本质内容。

  • 标签: 买卖合同 借贷关系 非典型物权担保
  • 简介:让与担保因其应用的广泛性及合同效力的不确定性,在理论和实务界引起论争。细究其原因,系对此类合同性质认识不一。有学者主张其为以物抵债协议,而本文认为其应属让与担保合同。此类合同效力饱受诟病的因由,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属于以合法形式掩饰非法目的,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存在流质条款,违背物权法定。《民间借贷规定24以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为基础,将让与担保视为一种债之担保,进而对权利人课以清算义务,为实务中认定让与担保合同效力提供了新的进路。但本文认为,让与担保实为物之担保,对其规范亦不应止步于司法解释,宜借助民法典修改之机,将该制度纳入法典加以规范。如此,方能使该制度的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益于经济之融通。

  • 标签: 让与担保合同 以物抵债协议 合同效力 《借贷规定》第24条
  • 简介:买卖合同担保民间借贷合同已渐趋常态,《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4明确要求此类案件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企图定分止争。但该条款对买卖合同性质的留白性处理,又引起了新的一轮学术争论。意思表示解释规则下,24的适用前提以房屋买卖合同的担保功能为核心。据此,房屋买卖合同可分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与非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分别对应房屋买卖合同具有担保功能以及无担保功能之情形。针对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以代物清偿之预约进行规制,并赋予债权人以生效判决执行方式的选择权;同时,将非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纳入附条件买卖合同,以体现对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尊重。

  • 标签: 买卖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 担保功能 代物清偿预约 附条件解除合同
  • 简介:《物权法》102的理解及应用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笔者通过查询不同法院的判决认定,主要从司法实务角度提出自己对《物权法》102的观点。

  • 标签: 《物权法》第102条 胜诉说 消灭说
  • 简介:摘要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颁布前,实践中民间借贷案件,原告仅凭借转账凭证最终胜诉的概率很小,其原因在于原告很难对其双方存在借款合意提出有力证据证明。该司法解释的施行,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仅凭借转账凭证起诉的情况明显增加,因此对于该条司法解释也存在着许多争议。

  • 标签: 民间借贷 转账凭证 举证责任
  • 简介:可撤销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形态,属于俣同效力的范围,可撤销合同是指意思表示不真实或意思表示瑕疵,通过撤销权的行使,将其所具有的不完全效力予以消灭的一类合同。它是客观法对于合同法律事实进行效力评价所得出的结果,具有独立的制度存在依据。本文结合我国《合同法》54和析规定,对可撤销合同的内涵及意义、可撤销合同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合同法》54作出了评价。

  • 标签: 可撤销合同 意思表示瑕疵 重大误解 显失公平
  • 简介:由于定位模糊,实务中法院对《侵权责任法》24的适用比较随意,主要以损害结果和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作为该条款的适用标准。应当将24视为独立的归责原则,在行为人不成立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时,根据实际情况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性、因果关系、利益与风险平衡等社会一般观念认同的归责事由,以此判定是否应让行为人分担受害人损失。

  • 标签: 《侵权责任法》第24条 适用性 公平责任条款 归责条款 可归责性
  • 简介:医疗知情同意书是在施行医疗行为之前充分告知患方相关医疗信息,征得患方同意后与其签订的医疗文书;医疗知情同意书是医方履行告知说明义务、患方行使知情同意权和承担医疗风险的证明文件;它具有督促和证明医方履行告知说明义务、患方行使知情同意权的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基于对患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医方可以排除适用医疗知情同意书;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知情同意书制度,对减少和防范因医疗知情同意书而发生的纠纷,对建构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权 证明文件
  • 简介:也应该对故意滥用职权的行为与过失滥用职权的行为分别规定罪名,而在本罪中却对故意与过失行为规定同样的法定刑,也不能解释刑法在对所有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除泄露国家秘密罪与泄露军事秘密罪外)都规定故意与过失造成同样危害结果的行为规定不同的法定刑幅度

  • 标签: 刑法规定 罪名应为 规定罪名
  • 简介:摘 要:地震作用计算是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构件截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地震作用计算包含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在上述两部分中,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是基础。地震作用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抗震设计时,结构所承受的“地震力”实际上是由于地震地面运动引起的动态作用,包括地震加速度、速度和动位移的作用,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的规定,属于间接作用,不可称为“荷载”应称“地震作用”。

  • 标签: 建筑抗震 地震作用 双向地震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极少依据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7之一3款规定的“从其规定”援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来判处从业禁止。“从其规定”属于法律拟制性的授权规定,是我国刑事立法中的特有现象。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向度对“从其规定”所援引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范围进行限缩。“从其规定”并非要求放弃刑法的规定。从业禁止适用中的“从其规定”只是授权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突破“3年至5年”的限制,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来宣告从业禁止。应当在“从其规定”的前面增加“可以”二字,使“从其规定”由强制性规定变为任意性规定,以便与该条1款的任意性规定相协调。

  • 标签: 从业禁止 从其规定 援引范围 适用规则
  • 简介:善意取得制度适用范围的扩大,是我国《物权法》的一大特点,将善意取得制度扩大适用于不动产,体现了对交易安全的着重保护,然而考察传统民法的体系可以发现,对不动产的交易安全,往往是由公示公信原则来保护的,这样的体系在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也得到了一致的遵循。那么,将善意取得适用于不动产后,如何与公示公信原则衔接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考察《物权法》草案,可以发现,原本的善意取得有四个要件,而最后出台的《物权法》删去了其中的“转让合同有效”这一要件,这一修改很难找出其学理上的依据,且与民法体系不合。

  • 标签: 善意取得 公示公信 处分行为 负担行为
  • 简介: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及尹新天先生的观点,现行《专利法》69不属于专利权例外,因而不是《专利法》11中的“本法另有规定”。这是值得商榷的。《专利法》69中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与一般意义上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并不相同。在逻辑上,对于《专利法》有关条款的定性应当遵从相同的标准。如果认为《专利法》14及强制许可相关条款属于专利权例外,那么就没有理由不认为《专利法》69是专利权例外。从国际法视角看,《专利法》69主要与TRIPS协议30及第26第二款相对应,属于典型的专利权例外。我国《专利法》11应当进行修改,将“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之措辞写入该条第二款。

  • 标签: 另有规定 专利权 例外 强制许可
  • 简介: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是物权法定原则产生的前提条件,物权的支配性和排他性则是其存在的内在根源。公示制度是维持物权法定的技术手段,不能作为判断权利性质的标准。物权法定并不违背意思自治的精神,我们应该摒弃立法、司法和理论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坚持严格的物权法定原则。

  • 标签: 物权债权二元分化 意思自治 公示制度
  • 简介:《高法规定2针对前述29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审判人员的回避理由,在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出庭的检察人员、书记员提出回避申请而又不属于刑事诉讼法2829所列情形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高法规定》)中对上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扩展

  • 标签: 中回避 刑诉中 回避规定
  • 简介:把我国刑法9规定的刑事管辖权仅仅看成普遍管辖权,这是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这种看法不符合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有多种管辖权的规定,也不符合我国刑法9规定的原意,同时不能完全体现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国际条约的目的.应把刑法9规定的刑事管辖权解读为:与国内保护管辖权相对应的国际保护管辖权.这一新解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拓宽与世界各国合作打击国际犯罪的立法和司法空间;建构刑事管辖权“二元论”,更好地遵守“条约必须信守”原则;有利于对我国刑法9规定的刑事管辖权作全面理解.

  • 标签: 刑事管辖权 普遍管辖权 国内保护管辖权 国际保护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