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般性问题1.什么是《国际卫生条例(2005)》,世界社会为何需要它来加强国际卫生安全?
简介:《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出台目的旨在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人员物资国际流动迅速的今天,最大程度地保证疾病国际传播的安全性和力图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影响。从被动的边境防控到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战略,也给国家和入境口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口岸卫生检疫实际情况出发,对风险管理的含义、判断、与比例原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我国口岸风险管理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了对策依据。
简介:目的:研究《国际卫生条例(2005)》正式实施后,国内媒体的报道情况。方法:从国内公开发行的报纸、期刊和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收集《条例》实施后,各种媒体对《条例》的报道,实施分类统计,对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互联网上有关于《条例》的报道占总量的多数,涉及到政府官方网站、新闻媒体、BBS论坛等,报刊中有关于《条例》的报道多数由来源于检验检疫系统。除报道《条例》实施外,部分媒体对如何将《条例》与口岸工作结合进行了解读。结论:《条例》实施受到各界人士关注,主要集中于检验检疫系统,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同时要全力落实《条例》对核心能力建设的要求。
简介:《国际卫生条例》(2005)扩大了国境卫生检疫的内涵,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给中国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使中国的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而中国目前口岸卫生检疫的现状在诸多方面不适应新《条例》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其学习和研究,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加以应对,以做强卫生检疫事业。
简介:是1969年经第22次世界卫生大会修订并通过的一部世界卫生工作法律文件.经过1973年第26次和1981年的第34次世界卫生大会两次修订形成今天各成员国的执行文本.目的是为防止疾病的国际传播提供保障,同时避免对国际交通的不必要的干扰.但是,作为国际公共卫生所关注的"新疾病"的出现和"老疾病"的死灰复燃,影响公共卫生的危险因素所呈现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以及构成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及时收集和甄别、需要建立的预警系统及全球所采用的应对活动已经表明必须扩大的适用范围.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对进行进一步修订,在各成员国近十年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12月向各成员国提供了修订后的(草案),再次征求各成员国的意见.修订后的(草案)将于2005年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2006年1月施行.
简介:通过对新(草案)中主要定义的研究揭示定义的变化与立法精神改变的关系,探讨我国法律法规如何与这些变化相适应.文中着重对新条例草案中首次提及的定义"公共卫生危害、疾病、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建议(长期建议、临时建议)、集装箱装卸区,交通工具经营者、受感染和污染地区"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在的修订中,应明确卫生检疫部门反恐职责任务、对集装箱装卸区的监管职责以及交通工具经营者的义务;建立国内与出入境协调一致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卫生检疫部门监测与应对能力,明确与各级卫生、公安等部门职责和协调配合机制;积极收集国内外可能引起公共卫生危害的证据并自觉履行上报义务,关注"受感染和污染区"的动态信息,参与WHO的决策过程;在新修订检疫法规中规范定义解释和增加可操作性附件.
简介:6月24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简称[2005国际橡塑展])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尽管展会期间广州大雨不断,但仍然吸引了52,009名来自50个国家及地区的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大家热情高涨,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大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