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4名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分成两组,各62人。实验组对患病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措施。每一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症状自评表(SCL-90)测试。结果两组在干预前的SCL-90量表中各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进行的测评,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的;而对照组除了在人际关系,焦虑方面低于干预前,其他方面则与干预前无明显的差异;实验组在干预后的测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心理缺陷,这可能提示患者与其一级亲属遗传负荷相接近。临床上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SCL-90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及心理素质。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次数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12月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00名一级亲属按照发作次数分为初次发作一级亲属组(n=50)和反复发作一级亲属组(n=50),比较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和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评分。结果:反复发作一级亲属组焦虑、抑郁、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敌对及精神病性评分及SCL-90总分、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初次发作一级亲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发作一级亲属组家庭关系、家庭日常生活、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家庭休闲娱乐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初次发作一级亲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次数的增多会使一级亲属家庭负担加重,心理健康水平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一级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采用在我院住院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住院后以自编问卷对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强迫症相关知识的家庭健康教育,同时,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8周后对家属进行SDS、SAS、Yale-Bocs进行测评。结果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占75.00%患者家属伴有抑郁情绪,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占56.25%的家属同时伴有紧张焦虑情绪,SDS评分高于常模(P<0.05);占58.75%的家属同时伴有强迫症状,Yale-Bocs评分高于常模(P<0.05)。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SDS、SAS、Yale-Boc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家属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促进远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患者一级亲属的大脑结构网络变化及其与抑郁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抑郁患者健康一级亲属200名纳入研究,同期在社区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无抑郁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HC/FH-组)50名作为健康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均接受系统磁共振成像扫描和相关量表评估,随后进行长达3年的纵向随访(每3个月1次)。采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结构化访谈内容评估受试者在随访期间是否发生抑郁。将随访期间发生抑郁的一级亲属纳入一级亲属发生抑郁组(DD/FH+),而未发生抑郁的一级亲属则纳入一级亲属未发生抑郁组(HC/FH+)。通过24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DRS)和Holmes和Rahe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分别评估受试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和是否经历重大压力生活事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脑结构网络属性对于抑郁的预测效能。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受试者的脑结构网络与HD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C/FH-组(50例)、HC/FH+组(115例)以及DD/FH+组(21例)的支线连接(17.62±1.34、17.03±1.39、15.82±1.12,F=13.63,P<0.001)、全局效率(0.24±0.03、0.23±0.03、0.22±0.03,F=4.73,P=0.010)、右侧脑岛节点效率(0.20±0.02、0.21±0.01、0.20±0.01,F=4.62,P=0.011)、左侧海马节点效率(0.27±0.01、0.27±0.01、0.24±0.02,F=18.56,P<0.001)、左侧杏仁核节点效率(0.24±0.02、0.24±0.02、0.23±0.01,F=3.40,P=0.03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支线连接(OR=0.55,95%CI 0.38~0.78,P=0.001)和左侧海马节点效率(OR=0.58,95%CI 0.40~0.81,P<0.001)可以预测最终抑郁的发生情况,并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7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D/FH+组基线时支线连接(r=-0.58,P=0.006)和左侧海马节点效率(r=-0.60,P=0.004)与其第一次随访时的HDRS评分相关。结论抑郁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中,存在支线连接和左侧海马节点效率改变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抑郁。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版)(EPQ)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6例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研究组)及36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一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研究组的精神质与逃避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一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逃避、合理化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