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已有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会对企业的投资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市场环境对公司行为的影响会因个体特质的差异而明显不同。本文将公司资源中流动性最强的现金持有与外部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共同纳入分析框架,发现高现金持有的企业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会进行更多的投资,而低现金持有的企业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时更少进行投资。进一步分析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投资者情绪对非效率投资的“恶化效应”和“缓解效应”也会受到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高现金持有会加剧投资者情绪高涨时的过度投资,但会缓解投资者情绪低落时的投资不足问题;低现金持有会恶化投资者情绪低落时的投资不足状况,但会缓解投资者情绪高涨时的过度投资问题。
简介:在经济新常态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背景下,通过手工整理方式获取了2008~2014年间完整披露了环保投资金额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环保投资强度(EID)为公司环保投资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环保投资的价值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公司环保投资重在解决当前问题而尚缺少长远的显著性效应;公司环保投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带来显著的价值相关性效应;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的公司,重污染行业公司环保投资选择与公司价值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国有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选择与公司价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却不然。研究丰富了环保投资在价值相关性方面的理论,也为政府完善引导公司环保投资的环境政策、为公司在发展战略中优化投资决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简介:本文实证研究了2001—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恶意派现"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04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显著地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地高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公司,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标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监督治理职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