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于肺癌的临床疗效,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4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行传统手术,而观察组37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疼痛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的相关指标均是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两项指标也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方法治疗肺癌患者,尽管价格较为昂贵,但是术后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同时提高一定的生活质量,推广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手术与显微喉镜喉手术、纤维喉镜手术治疗不同形态(广基型和有蒂型)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声带息肉的患者134例,其中CO2激光治疗组52例(有蒂20例广基32例),显微喉镜组42例(有蒂22例广基20例),纤维喉镜手术组40(有蒂20例,广基20例)例,对比分析各治疗组术后的声带运动情况、边缘光整度、嗓音恢复情况。结果有蒂型声带息肉中CO2激光组、显微喉镜组、纤维喉镜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75%、90.47%和85.71%,总有效率达100%,三者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广基型声带息肉中总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O2激光组与显微喉镜组的治愈分别为91.30%和90.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前两者均优于纤维喉镜组(52.6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2激光与显微喉镜对于广基型声带息肉治疗效果优于纤维喉镜组,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案应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意愿、身体状况、声带息肉基底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区别对待。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 2013年 3月到 2014年 3月所收治的胆结石患者 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乙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则实施腹腔镜手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甲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6.38%)明显低于乙组( 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胆结石疾病的治疗中,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对患者的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50)及乙组(n=50),甲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乙组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上段结石治疗有效率88.00%,高于乙组75.00%,乙组患者中下段结石有效率治疗有效率为96.15%,高于甲组治疗有效率68.00%;甲组患者治疗费用较乙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均具有一定的疗效,输尿管上段结石主张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中下段结石或合并输尿管病变患者,可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济、高效、安全,可作为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首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24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较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确切,其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尿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患者参与本次探究,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得出的组间数据并将对比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及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脊椎病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收治的脊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盆腔肿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比其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手术对盆腔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盆腔肿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和介入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和介入手术组的复发、慢性盆腔痛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98,6.644,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手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伤口恢复和盆腔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为声带息肉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声带息肉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8例患者分成两组,支撑喉镜组于纤维喉镜组,每组29例,支撑喉镜组采取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纤维喉镜组采取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支撑喉镜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纤维喉镜组的总有效率为65.51%,支撑喉镜组的总有率明显高于纤维喉镜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较高,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而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临床疗效相对较低,但优点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息肉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腹股沟疝气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2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对25例治疗组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对照组7例患者疼痛,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4例患者病情复发,治疗组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病情复发,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气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采用腹腔镜、经阴道手术与开腹手术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什邡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17例,经阴道手术20例,开腹手术21例。对不同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和经阴道手术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与经阴道手术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可以使患者创伤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修补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经过腹股沟斜疝、直疝手术的患者200例,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术后随访,比较两组临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5±9)min,对照组为(39±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0.5年至1年,治疗组的复发率为5.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0%,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方式操作仔细,解剖清晰,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型特发性黄斑孔两种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大型特发性黄斑孔(孔直径500~800 μm)82例(82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30例行内界膜剥除术,B组52例行内界膜剥除填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孔的闭合率、视力及中心凹的OCT特征。结果术后B组黄斑孔的闭合率为92.3%(48/52),优于A组的83.3%(25/30)(χ2=9.210,P=0.001);术前A、B两组视力(BCVA,logMAR)分别为1.10±0.36及1.17±0.48;术后4 d为1.05±0.37及1.14±0.46,两组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中心凹结构的OCT特征:A、B两组完整型分别为10眼和21眼,萎缩变薄型分别为8眼和24眼,缺失型分别为7眼和3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界膜填塞术可以提高大型特发性黄斑孔的闭合率,较好地恢复中心凹的解剖形态,但在术后视力方面未显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