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世纪,中国白话文如雨后春笋一般蔓延到知识分子的心中,鲁迅和沈从文就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大师,这两位作家都针对国民人性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索。鲁迅从立人这一角度出发,塑造阿q这一形象,目的是勾勒出沉默国民的灵魂,重点描述的是国民灵魂的负面。而沈从文通过翠翠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勾勒了一种更为理想的人生形式,把重点放在民族灵魂的正面上。对此,本文也将以《阿q正传》和《边城》这两篇经典著作出发,通过对比分析群文阅读的共通性。关键词:阿q;翠翠;人物形象对比;群文阅读;共通性
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 1981-2010年的风场和高度场的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的海温资料,采用了李建平等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81-2010共30年间东亚夏季风与ENSO关系的年代际的变化。结果表明ENSO与东亚夏季风关系呈稳健态势,即ENSO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不会随着年代际位相的变化而变化。在1981-1997年PDO冷位相期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正异常,ENSO 与东亚夏季风呈正相关关系,El Nino期间,东亚夏季风强,La Nina期间,东亚季风弱。在1998-2010年PDO暖位相期间,该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ENSO与其他大尺度环境条件的关系也并不随年代际位相变化而变化。
简介:摘要:将中职语文阅读课与专业学习、校园生活、职业体验、个人成长等四个方面相融合,结合校园文化发展实例,通过多样性的各类活动,阶段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工合成东亚钳蝎氯毒素(Ad-rBmK CTa)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设置3.5×109、7.0×109、3.5×1010pfu/ml三个效价梯度Ad-rBmK CTa组,分别作用于U251细胞24、48、72 h,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不加入细胞和Ad-rBmK CTa)、阴性对照组(只加入U251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Ad-rBmK CTa作用于U251细胞24 h后感染效率达90%以上。随着Ad-rBmK CTa效价升高,作用相同时间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均P<0.01);随着时间延长,同一效价Ad-rBmK CTa作用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亦逐渐升高(均P<0.01)。7.0×109 pfu/ml Ad-rBmK CTa作用于U251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40.7±0.8)%,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5.7±0.6)%、(23.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5.119,P<0.01)。7.0×109 pfu/ml Ad-rBmK CTa作用于U251细胞24、48、72 h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1.4)%、(19.2±1.7)%和(22.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70,P<0.01)。7.0×109 pfu/ml Ad-rBmK CTa作用于U251细胞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Ad-rBmK CTa可能作用于DNA损伤诱导的G1/S检测点,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但其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不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氯离子-通道直接或间接受到抑制相关。
简介:摘要: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再结合伍铁平先生模糊语言学理论,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维吾尔语模糊翻译法翻译技巧,希望对语言翻译有所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尿液检验中试纸法以及镜检法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实施检测的价值。方法:自本院收治的疑似梅毒的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均于2020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所有患者均接受RPR与TPPA检测。结果: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确诊阳性41例,阴性9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阳性43例,阴性7例,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37.50%、85.71%、78.00%)均低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62.50%、95.24%、90.00%),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后的对比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12月至2020 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诊治并符合研究标准;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分别采用PCR检验法(实验组)和细菌培养法(常规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临床检验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3例、加特纳菌15例),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棒状杆菌例9、肠球菌例10、加特纳菌13例);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的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加显著;可给予推广和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