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已故的吴组缃先生谈小说常常出语惊人,好些兀突精采的意见可惜没有形之于文字。记得1980年秋,我有一次在他北大寓处同他谈起《儒林外史》,他说:'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与命运,除了反右、文革、上山下乡之外,《儒林外史》里已经全有了。'这番话,我以后愈想愈觉得意味深长。已往我们研究《儒林外史》,往往只将眼光局限在小说反映时代这一'断代'的框子里,从吴敬梓的艺术和十八世纪的现实的关系上观照一切,却疏忽了这一刻画时伐的卓越艺术中的历时性,即这部十八世纪的艺术的社会史的历史的传承内涵。吴敬梓的艺术感兴大致说来是由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各种色相触发
简介: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湖南湘潭农家走出来的杨度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 这种奇特从外界加之于他的各种相互矛盾的名号就充分显露出来了:"宪政专家","帝制祸首","投机分子","爱国者"…… 把这种奇特性放到清末民初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应该是毋庸深怪.因为,整个清末民初史就是一页主配角不断转换、音调音符频调、剧目随时更新,让旁观者目迷五色的大戏.……
简介:“国士”,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身份”,有别于历史人物在具体政治制度中的品位与官职,其往往是在品评人物时所使用的非官僚化、非正式性且带有赏誉性质的清言术语。所以,“国士”不是人物的政治标签。“国士”是优秀士人中的精英,其命运往往与国运紧密维系,体现着时代的兴衰走向与主流精神。从历史演变轨迹看,“国士”乃由原初的智者、勇者演变为传统优秀士人中的精英,作为一种极具历史传统的“美誉”频繁出现在历史诗册论著中。苏轼乃为“国士”,也可以说是历史给予的一种文化价值上的认可。因此,从“国士”这一特殊的历史身份探讨苏轼的思想状况与文化品格,贴近历史原貌,挖掘独具魅力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