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高压氧治疗所致中耳气压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首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气压伤的发生率和损伤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中耳气压伤,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高压氧治疗所致中耳气压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首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气压伤的发生率和损伤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中耳气压伤,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高压氧治疗所致中耳气压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首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气压伤的发生率和损伤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中耳气压伤,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高压氧治疗所致中耳气压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首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气压伤的发生率和损伤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中耳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中耳气压伤,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比较爆震伤鼓膜穿孔和单纯型中耳炎鼓膜修补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110例拟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开展试验前瞻性研究,其中55例患者为爆震伤鼓膜穿孔为爆震伤鼓膜穿孔组,55例患者为单纯型中耳炎为单纯型中耳炎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及分频ABR检查结果。结果 术后,爆震伤鼓膜穿孔组患者总愈合率低于单纯型中耳炎组患者总愈合率(P<0.05);术后,爆震伤鼓膜穿孔在500Hz、1000Hz、2000Hz、4000Hz、平均ABR下检测dB均较高,出现中重度听力损失,单纯型中耳炎在500Hz、1000Hz、2000Hz、4000Hz、平均ABR下检测均低于25dB,听力合格,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术后愈合率和听力水平的差异源于爆震伤鼓膜穿孔组和单纯型中耳炎组患者的不同病理机制和术前状况,因此,术前病因分析和不同疾病机制考虑,在爆震伤鼓膜穿孔术中控制手术风险,提升移植床血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鼓膜修补术的手术效果。
简介:目的通过报道1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延迟性耳气压伤的发病及诊疗经过,提出飞行人员延迟性耳气压伤防控和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分析1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发生左侧延迟性耳气压伤治疗后复飞的临床诊治过程、随访和复飞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飞行员于2014年3月某次高空科目飞行训练过程中及训练结束后未感不适,但于次日晨起觉左耳疼痛明显。查体:左耳鼓膜轻度内陷,鼓膜中度充血,右耳未见明显异常;捏鼻鼓气双侧咽鼓管通畅,鼻咽部无异常。诊断:左耳延迟性耳气压伤。嘱该飞行员反复捏鼻鼓气,4h后耳痛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3d后体检未见明显异常,恢复飞行。嘱其着陆后充分吞咽鼓气,次日未再出现耳痛。随访2年,未再发生耳气压伤。结论飞行员吸氧飞行结束后,反复咽鼓管通气是防治延迟性耳气压伤的重要措施。该病治疗效果好,航空医学鉴定通常可做飞行合格结论。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肺气压伤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通过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IMV)或高频通气(HFV)呼吸模式、选择合适气管导管、保证导管适当深度、避免过度通气及使用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等措施,观察肺气压伤的发生率。结果肺气压伤的发生率由以往的21.1%降至现在的5.3%%,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肺气压伤的发生与容量控制通气呼吸模式、呼气末正压(PEEP)、肺顺应性低下而吸气峰压过高、气囊加压过大、机械潮气量大有关。通过精心医疗护理,采取适当措施,肺气压伤的发生率可以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