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放疗剂量同期化疗治疗不能手术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能手术食管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放疗剂量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低剂量组患者和高剂量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期间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患者,结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放疗剂量同期化疗治疗不能手术食管癌临床效果不显著,但是低剂量同期化疗不能手术食管癌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低于高剂量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的 MRI影像诊断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已确诊的 20例脑出血患者有关资料,采用 MRI影像方法进行诊断,分析研究 MRI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脑出血共存在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残腔期五个时期,本研究收集的患者根据上述五个时期分别进行归类,有 2例患者为超急性期, 3例患者为急性期, 10例患者为亚急性期, 2例患者为慢性期, 3例患者为残腔期,各时期患者存在不同的发病时间。结论:各时期的脑出血患者在 MRI影像中存在不同的信号特点,临床中可结合患者 MRI影像选择有针对性地治疗方案,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化疗方案同期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与实验组44例(采用替加氟+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2%)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9%,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采用替加氟+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疗效与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疗效相当,但是前者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传统的上颌窦提升术给患者增加的手术创伤,简化上颌窦提升牙种植的手术步骤。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牙科时间就诊患者上颌后牙缺失36例,就诊时间分为2组,每组18例,冲顶组25枚植体,CAS-KIT组32枚植体。分别采用上颌窦底冲顶提升法(冲顶组)和CAS-KIT工具提升法(CAS-KIT组)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并同期种植。结果冲顶组窦底高度提升幅度(4.03±3.25)mm,小于CAS-KIT(8.15±3.92)mm。结论冲顶法提升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但提升幅度较小,术中穿孔率较高;CAS-KIT工具提升法手术简单,手术时间中等,提升幅度较大,穿孔率低。两种方法术后失败率和上颌窦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简介:目的:评价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临床常见问题处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22例(44髋)双侧全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7年(平均4年)的随访,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畸形矫正及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术后除6侧肢体关节轻度疼痛外,其余关节均无疼痛。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0.5°改善为70.5°。髋关节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46.20改善为8.20°术后所有患者生活均可自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假体下沉5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同期双侧手术可使患者尽早恢复功能,节约费用。采用髋关节前外及外侧联合切口可有效地松解关节前方挛缩的软组织,矫正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期别脑出血MRI诊断及各项信号的变化特征。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诊断,对比分析各个期别脑出血患者的信号特点。结果:100例脑出血患者中,包含有超急性期患者12例(12.00%)、急性期患者22例(22.00%)、亚急性期患者35例(35.00%)、慢性期患者26例(26.00%)及残腔期患者5例(5.00%)。超急性期包括超急性早期和超级性晚期,其中,超急性早期影像学表现为T1WI和T2WI为等信号,而T2Flair为稍低信号,DWI为低信号,未出现水肿;超级性晚期主要表现为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T2Flair为稍低信号,DWI为低信号,出现轻度水肿。急性期影像学主要表现为T1WI为等信号,T2WI是低信号,而T2Flair、DWI均是极低信号,出现中度水肿。亚急性期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其中亚急性期早期时T1WI表现为外高中低信号,T2WI、T2Flair和DWI均为低信号,出现重度水肿;中期T1WI为较高信号,T2WI、T2Flair和DWI均为外高中低信号,出现中度水肿;晚期时以上四个信号均为高信号,出现轻微水肿。慢性期均表现为高信号,周围有黑环无水肿。残腔期表现为T1wI为较低信号,T2wI为较高信号,周围出现黑环,T2Flair和DWI均为较低信号,且无水肿。结论:临床诊断中,可根据MRI影像学信号变化特点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以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对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10例为糖尿病肾病隐匿期;30例为症状期,44例为肾功能衰竭期。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肾脏血流灌注;用频谱多普勒(PW)对其肾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并对20例正常人肾脏进行CDFI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期的糖尿病肾病,其血流灌注不同。隐匿期糖尿病肾病,其CDFI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症状期糖尿病肾病与肾功能衰期糖尿病肾病,上述指标与正常组对比有明显差异。随着肾损害增加,肾脏CDFI逐渐稀疏减少;肾动脉变细,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低,肾血管阻力指数增高。因此本文认为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肾病的肾血流状态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不同方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门诊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6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水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58±1.03)mm,研究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82±1.6)mm;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均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对照组31例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42±1.01)分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的疼痛评分(2.03±0.54)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压法与冲顶法在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中应用均能起到理想效果,但是水压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并且骨吸收量比较小,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期别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过氧化物还原酶4(PRDX4)表达的差异。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尘肺科就诊的12名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肺内粉尘沉着症组、矽肺壹期组、矽肺贰期组、矽肺叁期组共4组,每组3人。取其肺灌洗液经过滤、离心得到AMs,提取胞内蛋白,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PRDX4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内粉尘沉着症组、矽肺壹期组、矽肺贰期组、矽肺叁期组患者的AMs中PRDX4均有表达;4组患者AMs中PRDX4蛋白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8±0.026、0.214±0.012、0.180±0.004、0.165±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粉尘沉着症组表达水平最高,矽肺叁期组最低。结论氧化应激损伤与矽肺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RDX4在不同期别矽肺患者AMs中存在差异表达,应对氧化应激指标监测,以便预测矽肺发病和评估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收治时期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21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346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同期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17例,女129例;年龄为(58±12)岁。患者均行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切除术。观察指标:(1)2000—2010年和2011—2021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2000—2010年和2011—2021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3)2000—2010年和2011—2021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分析。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癌胚抗原、CA19-9、腹部B超,每6个月进行胸部CT平扫检查、肝脏MRI和(或)CT增强扫描检查、腹部或盆腔MRI和(或)CT增强扫描检查,2年后每6~12个月检查1次上述项目至术后5年。术后每年检查1次电子结肠镜。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1月12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2000—2010年和2011—2021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346例患者中,2000—2010年行同期切除术59例;2011—2021年行同期切除术287例。2000—2010年收治的患者性别(男、女),基础疾病(无、有),原发灶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12枚),原发灶最大径,肝转移灶最大径,肝转移灶数目,术前治疗(无、有),术后治疗(无、有),辅助治疗(围手术期治疗、手术、其他)分别为47、12例,36、23例,19、40例,(5.5±2.4)cm,(2.1±0.7)cm,(1.6±0.5)个,59、0例,16、16例,0、16、43例;2011—2021年收治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70、117例,121、166例,58、229例,(4.2±2.0)cm,(3.0±2.0)cm,(1.9±1.4)个,208、79例,34、235例,74、29、184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8.73、7.02、4.07,t=4.40、-6.04、-3.10,χ²=21.05、28.82、26.68,P<0.05)。(2)2000—2010年和2011—2021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2000—2010年收治的患者手术方式(完全开放手术、腹腔镜+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并发症(无、有),术后住院时间(≤10 d、>10 d)分别为58、1例,(281±57)min,(5±1)d,33、26例,14、45例;2011—2021年收治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0、147例,(261±82)min,(3±1)d,233、54例,198、89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9.04,t=2.24、7.53,χ²=17.56、26.02,P<0.05)。346例患者无死亡。(3)2000—2010年和2011—2021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分析。346例患者中,29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7(1~108)个月。2000—2010年获得随访的29例患者中,27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2.7~23.3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8%、11.5%、3.8%,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3.6%、8.3%、4.2%;2011—2021年获得随访的266例患者中,10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54.0个月(95%可信区间为38.1~70.4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61.8%、47.0%,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8.2%、33.7%、28.3%;两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7.57,9.17,P<0.05)。结论随着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切除术手术量增长,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且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