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徐绍桢,字固卿,1861年6月30日(清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生。原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后祖先在粤为官,改籍广东番禺。父亲徐子退,曾参两广总督节署幕,著有《通介堂总说》、《乐律考》、《说文笺注》等。徐绍桢幼承家学,刻苦勤读,通汉宋儒学,尤究心於军事学,精研熟记近代新战术及各国军制、军事、军器。1880年至广西怀远县任职,1894年中光绪甲午科广东乡试举人,旋为广西藩署幕僚,后升道员。嗣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苏淞镇总兵和江北提督。其时,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徐绍桢奉命派赴日本考察军事。1904年徐调任两江总督
简介:1中国民俗学与江绍原"民俗学"是在1846年由英国考古学者汤姆斯创造的.①从他第一次作为正式学术用语提出"民俗学(Folklore)"这一概念以来,在各国的学术界围绕对其概念、内容的解释,争议不断.民俗学传入中国,是在正式开始输入西洋新学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时,但此前周氏兄弟开始的共同活动(对于美术、儿童文学的关心②已经体现了对民俗的关心.正式的活动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开始的.稍后,创刊,能够收到以"狠亵的歌谣"为代表的有关民俗的投稿,周作人的活动起了的作用,而且普通读者的积极参与也特别引人注目.③除了刘半农的被连载之外,还有江绍原的大量"小品"(以资料为中心的一系列短文).他广泛地收集分析有关古代仪礼、命名、身体、血液、唾沫等的迷信,以及围绕这些迷信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