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6年是我国"九五"计划全面启动的头一年,各路英豪都在潜心策划,试图以一个全新的风采来度过20世纪最后五个春秋。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恐怕只有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使我们顺利地走进21世纪的凯旋之门。天津人民也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探索着未来的道路。为了了解天津1996年改革的整体思路,我

  • 标签: 主任韩绍宗 体改委 再涌
  • 简介:号撷英,1943年生,山东济宁人,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周口市美协副主席、《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其书画作品二十多次在全国书画大展赛中获奖。行书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三、五届楹联大展”。绘画作品收入《中国牡丹)、《名家画牡丹》、《中国花鸟画名家》、

  • 标签: 《中国书画报》 中国 花鸟画 书画作品 书法家 周口市
  • 简介:打开小的网页.会看见页面的左下方有一张小的自画像.旁边写着六个大字:艺术家俊明。小笑着对我说,人有时候是需要一点自恋的。不过不自恋的时候,他喜欢朋友叫他“小”。小目前是在一家公司做艺术总监。但大到公司的网站,小到公司的名片,包括手机的图片、flash,他都要做。在此之前,他是一家媒体的美编。他说.自己干美编其实并不长.才半年。

  • 标签: 打开 页面 网页 网站 图片 媒体
  • 简介:<正>徐桢,字固卿,1861年6月30日(清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生。原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后祖先在粤为官,改籍广东番禺。父亲徐子退,曾参两广总督节署幕,著有《通介堂总说》、《乐律考》、《说文笺注》等。徐桢幼承家学,刻苦勤读,通汉宋儒学,尤究心於军事学,精研熟记近代新战术及各国军制、军事、军器。1880年至广西怀远县任职,1894年中光绪甲午科广东乡试举人,旋为广西藩署幕僚,后升道员。嗣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苏淞镇总兵和江北提督。其时,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徐桢奉命派赴日本考察军事。1904年徐调任两江总督

  • 标签: 精研 江西 南京 曾参 原籍 孙中山
  • 简介:В.И.切尔内夫在俄语科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影响。由于他的突出贡献,这位仅受过中等教育的学者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成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886年В.И.切尔内夫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多年担任乡村教师,以后又到县城学校任教。早在那些年代里,他就开始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作了一系列笔记并对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思考。在县城任教期间В.И.切尔内夫认真研究

  • 标签: 切尔内绍夫 苏联科学院 彼得格勒 乡村教师 列宁奖金 普斯科夫
  • 简介:1中国民俗学与江原"民俗学"是在1846年由英国考古学者汤姆斯创造的.①从他第一次作为正式学术用语提出"民俗学(Folklore)"这一概念以来,在各国的学术界围绕对其概念、内容的解释,争议不断.民俗学传入中国,是在正式开始输入西洋新学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时,但此前周氏兄弟开始的共同活动(对于美术、儿童文学的关心②已经体现了对民俗的关心.正式的活动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开始的.稍后,创刊,能够收到以"狠亵的歌谣"为代表的有关民俗的投稿,周作人的活动起了的作用,而且普通读者的积极参与也特别引人注目.③除了刘半农的被连载之外,还有江原的大量"小品"(以资料为中心的一系列短文).他广泛地收集分析有关古代仪礼、命名、身体、血液、唾沫等的迷信,以及围绕这些迷信的言行.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考古学 新学 西洋 五四新文化运动 学者
  • 简介:他只有初中文凭,自1974年从事农电工作以来,始终奉行着“奉献就是快乐的”的人生信条,不计名利,甘守清贫,自费痴心于电力科技研究发明创造。30多年来他创造设计出了12项电力科技成果,其中有6项发明成果荣获国家专利。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并被广泛应用到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就是——江苏省宿豫县供电公司农电职工邱斌。

  • 标签: 供电企业 安全生产 农村电工 安全节电工作 江苏省宿豫县供电公司 邱绍斌
  • 简介:1925年,反动军阀孙传芳以五省(苏、浙、皖、赣、闽)联军总司令的名义坐镇南京,并把苏州作为他的重点统治区之一,沉重的政治阴霾笼罩了整个古城。然而,就在这一年的9月,侯裘、张闻天、叶天底等革命先驱在乐益女中(现体育场路4号)秘密成立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开始领导苏州人民进行艰苦的地下斗争,把革命的种子插入了这块古老的土地,开创了苏州革命斗争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历史新时期。侯裘(1896年~1927年),字墨樵,江苏省松江县(今属上海市)人。早年进私塾,十

  • 标签: 革命先驱 孙传芳 天底 统治区 革命斗争 国民党右派
  • 简介:位于西藏西南边境的嘎,是我高原生活的第一个驿站。虽然早已离开了它,但我至今深深地怀念着那里的一切……马1976年,我医学院毕业后来西藏工作。到达被分配的地点嘎时,已是初冬季节。那时,县里正在组织工作队下到农牧区去搞所谓“路线教育”。尽管我还有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嘎的海拔高度为4200米),仍然荣幸地成为队员之一。那天早上。同事为我牵来一匹马,嘱咐了一

  • 标签: 海拔高度 高原反应 西藏工作 藏西南 组织工作 人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