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章对比分析了珠海市传统型和现代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特征,以及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珠海传统型乡村的庭院植物种类有30种,现代型乡村为42种,现代型较传统型增加了12种,但庭院植物数量呈减少趋势;2)乡村庭院植物的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由院内向院外、由中心向角落"的变化趋势;3)珠海传统乡村庭院植物主要以果树为主,经济食用功能植物占81.8%,而现代乡村庭院在传承原有植物功能的基础上,对植物观赏性有了更多的关注,观赏功能植物占45.5%,而经济食用型植物降低至36.3%;4)传统型乡村的庭院生态空间率、平均绿化覆盖率、绿斑数量和平均绿斑面积分别为12.24%、10.26%、142.2个和8.81m2,而现代型乡村则分别为4.08%、4.97%、92.4个和5.98m2,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植物体量上也趋向于小型化;5)文化驱动影响下,追求居住空间最大化和效仿绿化模式城市化是乡村庭院植物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基于分析结果对珠海乡村庭院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简介:当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带来繁荣,但单一建设路径也暗藏风险,多元的乡村建设模式亟待培养。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视角,审视当下一批乡村建设实验,并总结了三类建设主体:企业资本、NPO与NGO、知识分子与本土精英。各主体在乡村建设中构建三类治理结构.辅助的自上而下型、协调权益的中间桥梁型、血缘牵连的自下而上型。通过与政府主导乡村建设模式对比,认为多元的乡村治理结构能与政府力量和基层自治相协调,并弥补单一建设模式的缺位和风险。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参与的乡村建设平台,促进更多样的王体参与乡村建设,能够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丰富乡村建设图景,应对目益严峻的乡村衰退。
简介:摘要: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的乡村衰落是人类社会挥之不去的困惑,也是学术研究经久不衰的命题。中国政府推动实施的乡村振兴是应对这一全球挑战的担当之举,也是化解国内发展矛盾的重要抓手。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国情、吸收西方世界研究养分,创新富有中国特色的乡村重构 -转型 -振兴理论既是中国乡村地理学者的应尽之责、也是中国乡村地理研究的应循之道。
简介:摘要乡村自古就是中国人口重要的聚居地,是农耕文明的沉淀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目前中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生活在乡村。但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乡村人口流失、活力丧失,乡村日趋衰落。美丽乡村建设极为重要的意义就是挖掘正在逐步消退的乡村价值,再现乡村活力与生机,从而推动城镇与乡村之间发展体系的相对均衡化,最终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但部分政府、农民、市场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依然认识不足,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入突出地域文化特征的理念,探索在新形势下,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期恢复乡村的人气和活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简介:目的为研究纳西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和提升策略.方法采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对1912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乡村小学教师正性情绪得分是3.16±0.61,负性情绪得分是2.18±0.67.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62±0.38.不同情绪状态的乡村小学教师人数、主观幸福感状况和比例:典型正性情绪型有683人,主观幸福感得分3.78±0.39,占35.7%;典型负性情绪型596人,主观幸福感得分3.51±0.32,占31.2%;不明显型363人,主观幸福感得分3.51±0.37,占19.0%;双重型270人,主观幸福感得分3.67±0.38,占14.1%.“情绪类型_虚拟2”和“情绪类型_虚拟4”对主观幸福感解释力更具有统计学意义(β=0.32,0.15;P均〈0.01).结论纳西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具有多种类型的情绪状态,主观幸福感处于略高于中等水平状态.正性情绪倾向型的纳西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