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心理反应,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5例乳房切除术后1周进行心理反应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乳房切除术后病人心理状况。[结果]81%的病人有适应不良的反应,76%的病人有不利于健康的反应。66%的病人两种反应都有。以26岁~45岁病人、中专及中专以上病人出现的心理反应最明显(P〈0.05);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病人心理反应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的乳房切除病人术后短期内均有不良心理反应,应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成年早期和中专或中专以上学历病人更应重视。
简介:背景:已有报道认为Sweet综合征(SS)与恶性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和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材料和方法:作者对在自己科室就诊的淋巴水肿部位发生SS样皮损的患者进行了回顾,记录和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作者报道7例曾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乳腺癌外科手术后的女性患者。其中6例应用他莫昔芬。所有患者均有与SS一致的几种皮损,主要位于因乳腺切除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肢体部位及同侧胸壁、躯干和背部。其中1例出现大疱性损害。3例皮损自行缓解,2例经抗生素治疗,1例经皮质激素治疗,1例经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乳腺切除术后淋巴水肿部位发生红色痛性斑块应考虑为Sweet综合征的罕见表现。作者在文献中仅发现3例类似报道。尽管该现象的发病机制难以解释,但被认为可能与免疫监视功能缺陷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切除并接受乳房重建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们从医院筛选出112名此类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则接受个案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乳房对称性、形态完整度以及垂直度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在生活品质评估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健康评分(SAS和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个案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仅为10.71%,而对照组为32.14%,差异同样显著(P<0.05)。患者对个案干预的总体满意度观察组(96.4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36%),P值小于0.05。结论:个案护理模式不仅提升了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后的生存质量,减轻了负面情绪,还优化了乳房外观,并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全乳房切除术后单纯区域复发(RR)患者的预后,探讨放疗的价值和靶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8年间144例全乳房切除术后无辅助放疗、首次孤立性RR的乳腺癌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再次局部区域复发(sLRR)、远处转移(DM)、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结果RR后中位随访82.5个月,全组患者5年sLRR、DM、PFS和OS分别为42.1%、71.9%、22.9%和62.6%。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是sLRR (P<0.001)和PFS (P=0.013)的独立影响因素。局部治疗时手术+放疗组的sLRR率最低(P<0.001)。手术+放疗组的5年原RR部位再次复发率最低(P<0.001)。做和不做胸壁放疗患者的5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2.1%和14.8%(P=0.873)。非锁骨上复发者,做和不做锁骨上放疗的5年锁骨上复发率分别为9.9%和23.8%(P=0.206)。非腋窝或内乳复发者,无论放疗与否,腋窝或内乳的5年复发率均<10%。结论单纯RR患者有较高的5年OS,推荐对复发部位行手术+放疗的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不建议常规对所有患者行胸壁、腋窝或内乳的预防放疗。锁骨上预防性放疗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探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乳房肿块切除术患者实施日间病房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12例患者均行乳房肿块切除术治疗,入组时间:2020年7月-2022年7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形式开展,分别采用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n=56)及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n=56)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实验组经护理后发生活动性出血、感染、局部淤血及疼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实验组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总时长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展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开展乳房肿块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可提升患者满意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