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侧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利用支持带隔离钢板保护肌腱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我们共收治2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利用支持带远1/2隔离钢板与肌腱,保护肌腱不被磨损。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48个月,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肌腱断裂、力下降、肌腱弓弦畸形并发症。结论在放置桡骨远端背侧钢板时利用部分支持带隔离钢板,能有效保护肌腱,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背侧钢板 伸肌腱 伸肌支持带
  • 简介: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重要的群的股四头在站立、行走、下蹲、蹲起等不同的下肢运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力的减退将导致 KOA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加重。周文琪 [1]等指出在等速力测试指标中,膝指标对 KOA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大于屈膝指标。本文从电活动模式、等速力测试、神经肌肉激活功能、步态等方面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力的特征。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伸膝肌 等速肌力测试
  • 简介:摘要采取小鼠游泳力竭并剥夺其睡眠时间的方法,使其在体力和精神上产生长期双重劳倦,以塑造出脾虚证模型;在造模过程中,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健康状况,造模成功后测定其趾长等长收缩和强直收缩张力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脾虚小鼠趾长等长收缩最大张力和强直收缩最大张力均下降。

  • 标签: 脾虚证 趾长伸肌 等长收缩 强直收缩 改良型劳倦过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脑瘫患儿膝过的治疗中运用生物电反馈联合内效贴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瘫膝过患儿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抽签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为研究组实施生物电反馈联合内效贴治疗,均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对比患儿膝过角度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膝过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膝过患儿接受生物电反馈联合内效贴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运动疗法,患儿膝过角度得到有效缩小,粗大运动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脑瘫 膝过伸 生物肌电反馈 肌内效贴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颈长、颈的容积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单节段ACDF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7例,随访时间为(23.0±4.8)个月(范围16~34个月)。所有纳入对象均于术前1周内和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MR检查,在轴位MRI T2WI测量C2~C7各椎间盘水平的颈长截面积(axial section of longus colli cross section area,AxCSA)、长短径线比值(ratio of long and short diameter line,RLS),并依据层厚计算颈长容积。同时测量相同层面包括多裂、颈半棘、头半棘、头夹、颈夹在内的颈截面积(cervical extensor cross-sectional area,CESA),并将CESA与相应椎体截面积(vertebra body area,VBA)的比值作为颈容积进行分析,即CESA/VBA。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轴性疼痛程度,改良日本矫形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mJOA)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颈椎功能状态。分析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颈长、颈的形态学变化,并与VAS、mJOA及ND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节段AxCSA在术后第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140.84±19.51)mm2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13,P<0.05),分别减少至(117.74±17.15)mm2(t=6.714,P<0.05)、(116.37±18.67)mm2(t=6.841,P<0.05)和(116.27±18.65)mm2(t=6.873,P<0.05),较术前分别减少16.40%、17.37%和17.45%;RLS则较术前1.97±0.67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12,P<0.05),分别增加至2.73±0.60(t=6.380,P<0.05)、2.82±0.64(t=6.926,P<0.05)和2.74±0.62(t=6.368,P<0.05),较术前分别增加38.58%、43.15%和39.09%;颈长容积均较术前(8853.48±458.65)mm3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11,P<0.05),分别减少至(7834.53±461.59)mm3(t=11.822,P<0.05)、(7926.42±456.24)mm3(t=10.819,P<0.05)和(7892.38±450.78)mm3(t=11.283,P<0.05),较术前分别减少11.51%、10.47%和10.86%。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非手术节段AxCSA、RLS及颈长容量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与非手术节段CESA、CESA/VBA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长容积与VAS在术后第3个月(r=-0.308,P<0.05)、第12个月(r=-0.210,P<0.05)及末次随访时(r=-0.404,P<0.05)均呈负相关性;颈长容积与NDI在术后第3个月(r=-0.511,P<0.05)、第12个月(r=-0.518,P<0.05)及末次随访时(r=-0.352,P<0.05)也均呈负相关性;但颈长容积与各随访时间点的mJOA无相关性(P>0.05);术后第3个月、第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ESA/VBA与VAS、NDI、mJOA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ACDF术后颈长容积较术前明显减少,且其形态也发生明显改变;但颈容积未发生明显变化。ACDF手术主要影响手术节段相对应的颈长,颈长容积与术后的VAS、NDI存在负相关性。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内效贴在小儿脑性瘫痪膝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按干预要求分内效贴组和具有相同颜色、大小及形状的安慰贴布组,每组20例,2组均建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以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为主。2组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时扎贴布,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中D、E能区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膝关节ROM明显降低(P<0.05),GMFM得分明显升高(P<0.05),且以贴组更明显(P<0.05)。结论内效贴有助于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膝过,尽量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小儿脑性瘫痪 膝过伸 关节活动度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我科对20例因正中神经损伤导致拇指丧失对掌、外展功能的病例,行尺侧腕肌腱加掌长肌腱转位重建拇指外展、对掌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尺侧腕伸肌转位 重建 拇指外展 对掌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椎旁间隙入路及过复位在简单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治疗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椎旁间隙入路结合过复位.结果2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所有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均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椎旁间隙入路治疗简单胸腰椎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过伸复位 胸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人持续膝疲劳时的股四头做功特征。方法:研究选择了32位受试者,分为经常锻炼老年人组与不常锻炼老年人组;实验采用等速力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受试者以角速度60°/s完成最大30次的膝动作。3天后,以角速度180°/s完成最大50次的膝动作,测量各组受试者做功特征。结果:60°/s慢速测试时,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股四头收缩的总功显著高于不常锻炼老年人。这与他们的大腿去脂体积有较大差异;180°/s快速测试时,对经常锻炼的女性老年人股四头劣势侧做功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运动对老年人骨骼做功能力改善非常显著,运动对常锻炼女性老年人的两侧下肢力更加均衡,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股四头肌 做功
  • 简介:目的确定第一趾蹼间结构层次与血管的关系,并应用于足趾再造手指中.方法对4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第一跖背动脉和第一跖骨深横韧带、扩张部的关系.在临床上对36例拇指缺损的病人,在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切取足趾再造拇指.结果I、Ⅱ型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位于扩张部的浅面.切取足趾时由过去的平均1h30min缩短为50min.再造手指全部成活.结论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位于扩张部的浅面恒定,在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采用"顺逆行结合法"解剖第一跖背动脉,对绝大部分I、Ⅱ型病例,可以较易找到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

  • 标签: 伸肌扩张部 第一跖背动脉 手指再造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频治疗婴幼儿膝过的介入时间及疗效观察。方法对正在本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下肢力低下伴有膝过患儿,按开始治疗的运动水平进行分组,其中扶站阶段组54例,独走阶段组37例。两组儿童均使用改良后的力补充分级法判断力,同时进行膝关节角度测量,通过检测中频治疗前后力、膝关节成角及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①中频治疗可以纠正和改善膝过;②膝过治疗的最佳时间为扶站阶段。结论①中频治疗膝过要在扶站阶段介入,可以有效的纠正和改善膝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②对于力低下引起的膝过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膝过伸,肌力低下,中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成年大鼠下颌功能性前后翼外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大鼠配戴固定的前伸下颌矫治器,对照组不配戴矫治器.分别于下颌前3、7、14、28d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取大鼠左右侧的翼外,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成年大鼠翼外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内,下颌前3d时,部分肌丝溶解断裂;下颌前7d和14d时,肌丝方向紊乱,小节宽度不规则;下颌前28d时,局部仍可见肌丝方向紊乱和小节宽度不规则.下颌前3、7、14d时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膜下及肌丝间线粒体增多,形态改变.下颌前28d时,线粒体数量和形态基本正常.下颌前14d时,在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内,终板内的神经递质较多.结论成年大鼠下颌功能性前后翼外肌细胞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 标签: 翼外肌 下颌前伸 透射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症状性跟舟联合患者跟舟联合切除及趾短瓣置入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9例(10足)症状性跟舟联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1~63(平均30.3)岁,骨性联合2足、纤维性联合8足。患者均行跟舟联合切除及趾短瓣置入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有无出现伤口感染、术区疼痛、跟舟联合复发、周围关节退变及足部畸形,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9例患者随访17~42个月,平均29.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未出现伤口感染、复发、周围关节退变及后足力线异常。患者末次随访疼痛VAS为(1.50±0.97)分,较术前(4.30±1.49)分明显降低,差值3(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59, P<0.01);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90.40±7.04)分,较术前(77.30±7.66)分明显提高,差值(13.10±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2, P<0.01)。所有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对于症状性跟舟联合患者,保守治疗失败时可行手术治疗,跟舟联合切除后用趾短瓣置入可有效预防跟舟联合的复发,临床疗效肯定。

  • 标签: 骨结合 跟舟联合 跗骨联合 外科手术 骨桥
  • 简介:开放性拇及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拇、指功能重建。我们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肌腱重建指、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指功能重建 伸肌腱 撕脱伤 伸拇 一期重建 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腘绳训练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膝关节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康复组除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外,还采用“早期腘绳加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八周。观察患者在站立和运动过程中有无膝过和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采用Fugl-meyer(FMA)评分和膝关节过次数来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八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后,FM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膝关节过次数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康复组效果更明显(均P<0.05)。结论早期腘绳加强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膝过和患者步行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膝关节过伸 腘绳肌训练
  • 简介: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不同背部肌质量情况下椎体局部应力分布情况,为再骨折发生的预防方案制定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获取健康老年女性胸腰段CT平扫数据,通过Minics及Geomagic对胸腰段椎体进行三维实体化,并修饰模型,使之符合分析要求,导人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通过改变结构的物理属性设定,获得健康及退变腰椎在不同背部肌质量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背部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将骨折后作用于腰1上表面的最大应力减小25%。结论背部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预防骨折和再骨折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有限元
  • 简介:摘要采用非测量性观察,发现该标本左右两手手掌和手背的肌腱都发生了异常。右前臂后群无示指,亦未发现该处被破坏之痕迹;左右两臂前臂前群指浅屈束往下只移行为三条肌腱,分别进入第2-4指的屈肌腱鞘,没有进入第5指的屈肌腱鞘的肌腱,亦未发现该处被破坏之痕迹。观察结果分析为先天性示指伴指浅屈肌腱缺如。

  • 标签: 示指伸肌 指浅屈肌腱 先天性缺如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治疗策略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策略,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策略,观察组15例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策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肌肉结构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策略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伸肌康复治疗 脑梗死 上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