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水式鼻导管吸氧过程中湿化和不湿化两种给氧方式的不同。方法将本院近期收治的需要持续吸氧治疗的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湿化方法,治疗组采取不湿化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上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性质改变、鼻腔粘膜改变以及护士工作量等方面。结果两组患者上呼吸道干燥鼻粘膜改变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护理人员工作量减轻。结论4L/min以下的鼻导管吸氧不仅不需要湿化,而且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吸氧 护理 无水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高流量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探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呼吸衰竭患者,接收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将“随机、单盲法”作为分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39例),执行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组(n=39例),执行高流量吸氧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结果 探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应用高流量吸氧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高流量吸氧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脾肾双补中药结合间断流量吸氧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效果,观察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方法用自拟脾肾双补丸治疗慢性肺心病,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必要时进行2个疗程,结合间断流量吸氧,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心悸气促、紫绀、呼吸困难、腹胀纳差等症状减轻,身体抵抗力明显提高,有助于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无副作用,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 标签: 脾肾双补丸 结合 间断低流量吸氧 治疗 慢性肺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流量吸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状态、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急性心肌梗死30例,患者除了接受抗血小板、他汀、硝酸酯类、ACEI等传统治疗,根据不同的血气分析结果、患者胸痛程度,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氧疗组15例,进行持续流量吸氧,每天持续20小时以上,共持续3天以上。对照组15例接受相同治疗吸氧,3天、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氧疗组临床胸痛改善更明显,心率显著下降,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SOD升高,CRP下降,2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脑钠肽水平有下降,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流量吸氧可一定程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心功能,降低脑钠肽水平,可能与减少CRP、增加SOD、改善氧化应激及异常炎症反应状态有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持续低流量吸吸氧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导管吸氧>12h的住院患者700例,按病区护理责任分组病人入院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0)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湿化吸氧,观察组(n=350)在自然室温条件下接受未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舒适度、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率为96.86%(339/350),对照组为87.42%(306/350),P<0.05;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340/350),对照组为93.72%(328/350),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为0.85±0.14h,对照组为2.23±0.58h,P<0.05。结论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须常规湿化,既能改善患者缺氧状况,避免湿化吸氧产生的水泡噪音会影响患者休息睡眠,而且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减少继发呼吸道感染及院内感染的机会;患者易接受,同时操作简单,缩短了护士执行氧疗时间,减轻工作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湿化 吸氧 低中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流量吸氧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期间至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流量吸氧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高流量吸氧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21,84%)相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24,96%)低了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肺炎感染、治疗中死亡率、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可知,观察组的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吸氧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系数高,且该治疗方式的安全系数高,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高流量吸氧治疗 低流量吸氧治疗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持续流量吸氧方案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疗效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随机挑选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接收的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并在随机数表法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独进行流量持续吸氧干预,研究组采取噻托溴铵吸入联合流量持续吸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稳定期COPD患者采取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流量持续吸氧方式可改善肺功能,疗效确切。

  • 标签: 噻托溴铵 低流量吸氧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吸氧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中辅助通气方法之一,传统多采用流量未湿化鼻导管吸氧治疗,但是其不能准确调节氧气浓度,对于患者的通气功能作用较弱,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具有应用广泛,患者耐受性良好,护理方便,有效减少对鼻部的损伤及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其容易染菌,加速疾病的发展,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并且防止感染发生。

  • 标签: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成人患者 应用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本院接收IPPV患者80例,当作研究样本,运用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均等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前者运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后者运用传统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方式,观察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经鼻高流量吸氧 术后呼吸功能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实施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PaO2、PaCO2、呼吸频率、SaO2)、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aO2、SaO2、治疗效果都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PaCO2、呼吸频率比参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高流量湿化吸氧 治疗效果 生命体征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参比组各35例。两组采取同样的对症治疗措施,参比组应用单纯流量氧气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以3个月作为一个周期,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参比组(P<0.05);此外,治疗组患者的SGRQ得分也显著优于参比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噻托溴铵 低流量吸氧 稳定期慢阻肺 慢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与持续流量吸氧治疗后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72例,均于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入院治疗,并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Bi-PAP无创呼吸机)和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Bi-PAP无创呼吸机+持续流量吸氧治疗),各36例。计算比较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FEV1、FEV1/FVC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无创呼吸机 持续低流量吸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衰患者应用高流量吸氧仪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衰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高流量吸氧仪。比较两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气指标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常规抗心衰联合高流量吸氧仪对于心衰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心衰患者 高流量吸氧仪 效果
  • 简介:摘要辅助呼吸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辅助呼吸治疗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无创及有创通气等。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C)是一种新型的辅助呼吸支持方式,最早在儿科的应用是在早产儿中替代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但近年来除了在早产儿及新生儿中应用,HFNC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儿童重症监护室及普通儿科病房中。现对目前HFNC在儿科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综述。

  • 标签: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 急性呼吸衰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临床持续高流量吸氧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实施综合护理的I型呼吸衰竭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通过建立“患者分级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心理干预、亲情式服务、舒适度护理实施综合护理,选取实施常规护理的I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难易度评分较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提升整体舒适度。

  • 标签: 临床持续 高流量吸氧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量吸氧联合沙丁胺醇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间到我院治疗的95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采用流量吸氧的基础上增加沙丁胺醇,对比两组患者肺部功能、呼吸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水平、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肺部功能FEV1、FVC、FEV1%和血氧饱和度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水平更优于对照组。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流量吸氧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

  • 标签: 低流量吸氧 沙丁胺醇 慢阻肺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观察MECT治疗后持续常规流量吸氧对于改善治疗所致记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行MECT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进行改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持续常规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临床改善效果及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持续常规流量吸氧治疗后6(?)个月中,其记忆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MECT治疗的患者给予持续常规流量吸氧,能有效缩短患者记忆障碍的恢复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MECT 常规流量吸氧 记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流量吸氧治疗组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对比两组PaO2、PaCO2、pH值、辅助通气总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辅助通气总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优势明显,可作为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选择。

  • 标签: 经鼻高流量吸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