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HBV-M)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HBV-M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结论住院患者中HBV感染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也有6.5%感染人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M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感染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征,旨在降低感染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感染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部位及病原学特点。结果145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为3.72%,其中发生于结核病30例,占55.5%,其次为肝病21例占44.44%、败血症3例占5.55%;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40.7%,其次为消化系统和上呼吸道,分别占20.6%、15.2%;42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37株,检出率为88.1%,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占27.0%,革兰阳性菌2株占5.4%,真菌25株占67.5%,结论感染科住院患者中以结核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比例最高,病原体以真菌为主,对感染科住院患者应给予密切关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控制易感因素,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分析讨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93例肾内科住院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疾病,以及部位分布,和病原学的特点进行观察。结果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7%;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与肺部,分离出病原菌总计7株,占70%,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分离出病原菌总计10株,7株革兰阴性菌,占70%,2株革兰阳性菌,占20%,真菌1株,占10%,病原菌分布中,大肠埃希菌为3株,占30%,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20%,粪肠球菌1株,占10%。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其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关注,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为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ICU住院患者中63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感染的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菌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631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188例,发生率为29.7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手术切口和创面感染。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入住ICU病房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合并疾病等因素无关(P>0.05)。患者年龄>60岁、入住ICU病房时间>11d、接受侵袭性操作等是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共从感染者标本中分离出各类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5株,占比为62.06%;革兰阳性球菌85株,占比为30.14%;真菌22株,占比为7.8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临床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大部分的耐药率超50%。结论ICU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分析掌握导致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摸清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趋势,为针对性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当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09年6月18日和2010年6月30日分别调查该院住院患者942人和929人,实查率均为100.00%;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14%(39例)、4.52%(42例),例次现患率分别为5.10%(48例)、5.17%(48例);下呼吸道(感染率56.25%、58.34%)、泌尿道(感染率16.66%、20.83%)是医院感染高发部位;男性、年龄〈2岁或〉60岁、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4.67%和52.3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42.30%和43.30%。结论应加强重点部门人群、重点部位的目标监测与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8年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1 512例住院患儿,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45例和未感染组1 467例。收集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住院病区、病情危重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区空气菌落数、侵入性操作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 512例住院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45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98%,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多29例(64.4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岁(OR=7.744,95%CI:2.987~20.082)、呼吸住院病区(OR=8.080,95%CI:3.096~21.090)、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3.880,95%CI:1.465~10.281)、侵入性操作(OR=9.083,95%CI:3.494~23.616)是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低龄、尤其是呼吸住院病区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同时谨慎使用抗菌药物和进行侵入性操作,从而尽可能降低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简介: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现患率。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临床监控医生组成调查组,对2010年6月8日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678例,实际调查676例,实查率99.71%。发现医院感染19例,2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1%,例次现患率为3.40%;社区感染180例,感染率为26.63%。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22.2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9.13%;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24.00%。社区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儿科(90.9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5.49%;病原体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21.4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0%,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82.45%。结论现患率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