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优化儿科住院患儿感染防控措施。分析了儿科住院患儿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包括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多样,对患儿健康产生危害。阐述了传统感染防控措施,如手卫生与消毒隔离、环境管理与医疗设备消毒。探索了创新感染防控策略,包括信息化监测与预警系统、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 感染 防控措施 优化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感染性呼吸科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我院肺炎患者700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380例、320例。通过收集患者的痰液标准,并依据病原学培养进行结果统计。结果:在700例患者中,其中流感嗜血杆菌所占株数为73,所占比例为66.25%。真菌所占株数为23,所占比例为19.16%。对于肺炎链球菌中,其中粘菌素、美罗培南对药物敏感度最高,除此之外的顺序为哌拉西林、亚胺培南以及阿米卡星,对于其他相关药物来说,低于50%。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中,多粘菌素为100%,对于其余相关药物敏感度为70%左右,流感嗜血杆菌作为常见的病原菌,其中氨苄西林作为第一耐药菌株,氨苄西林作为第一耐药菌株,整体耐药率在30.00%,复方磺胺、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的耐药株数分别为137例、45例、106例、14例、1例。结论:临床上通过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应用,避免耐药性的增加,以此来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感染科 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社区感染的实际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4383例住院患者和2015年10月20日0--24小时的所有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社区感染。结果根据我院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1—12月发生医院感染共15例,16例次,医院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0.34%和0.37%;调查当日现患率为1.33%;社区感染率为57.33%。我院医院感染主要为内儿科呼吸道感染以及口腔感染,外妇科为泌尿道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社区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与器官腔隙感染。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医院应该加强针对性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基层医院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 简介:目的了解河北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5年8月17—28日期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河北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现患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53所医院,调查65065例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9%,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6.84%。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61.32%)、泌尿道(12.49%)与手术部位(9.83%),社区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56.70%)、泌尿道(10.89%)与胃肠道(8.35%)。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前5位病原菌种类相同,排列顺序不同,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2.6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3.79%,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感染中病原菌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菌株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构成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等方面均有差异,应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的同时,关注社区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现患率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控制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在2013年4月-2015年11月接收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住院治疗病例,以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n=45)和干预组(n=45),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施予全面且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干预组各项指标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和常规组相比较,干预组感染控制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要高(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控制感染中施予具有针针对性且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住院治疗 控制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感染的发生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2013—2015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感染。结果4239例住院患者中294例发生了院内感染,2013、2014、2015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20%、7.43%、5.17%,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为主。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较多,根据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干预。

  • 标签: 医院感染 精神病 感染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县级医疗机构感染现患率和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统一培训各科室院感控制小组成员,采用1天的时间分别对科室的住院病人进行床旁询问病史和查看病历相结合的办法,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600例,实查597例;实查率为99.5%;发生医院感染33例,感染率5.5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48.48%;ICU为高发科室;检出细菌17株;抗生素使用率68.34%。结论对感染高发科室需要重点监控,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床旁基础护理,病室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级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近六年的变化趋势,掌握医院感染在科室及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从而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连续病例回顾性监测方法,对住院的79546份病历进行分析。结果6年共收治病人79546例,有167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11%,例次感染率为2.15%;各专科的感染率差别较大,血液科最高(5.81%),其次是神经内科(5.32%),产科最低(0.33%)。结论近年来我院医院感染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科着重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外科着重预防手术切口感染;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严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率 科室分布 部位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继发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1 12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 125例住院患者共送检微生物样本9 335份,其中阳性样本1 349份,革兰阴性菌阳性样本占66.4%(895/1 349),革兰阳性菌阳性样本占33.7%(454/1 349);血液样本占44.7%(603/1 349),痰液样本占33.9%(457/1 349),尿液样本占9.4%(127/1 349)。分离出的细菌占比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1.0%)、金黄色葡萄球菌(21.0%)和肺炎克雷伯菌(18.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77.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8.2%和66.7%,而对万古霉素均未产生耐药。结论血液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广泛,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应重视对临床医生的抗生素处方培训,优化和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 标签: 血液病 住院患者 感染 耐药性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在本院呼吸内科进行肺部感染真菌治疗的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和整合。方法:选取从 2019年 4月份到 2020年 4月份于本院呼吸内科万患肺部真菌感染的所有患者中选取 170例,对他们的病程过程进行回看性的分析。结果 两组共 170名患者中,其中有 115例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 23例常规肺炎, 32例肺间质纤维化;造成真菌感染的原因是其中有 142例长时间使用消炎药, 23例由于低血糖蛋白症诱发; 5例是因为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患疾病进行诊疗,发现治愈的效率一共为 92.3%。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大多是由于其他疾病降低自身抵抗力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无太大的特异性差别,如若能够及早的发现病症,对诱因进行及时的清除排查,并且积极地使用抗真菌的药物,也能够使患者得到尽快的恢复。

  • 标签: 呼吸内科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资料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诱发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0 月 -2020 年 4 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1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感染部位的罗列,呼吸道感染是导致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高达感染发生率的 42.67% ; 对患者的年龄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伴随患者年龄的上涨,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 对 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其中发生侵入性操作 109 例,未发生侵入性操作 71 例,开展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高于未发生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院内感染的分析过程中可知,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具有多样性,但通过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措施的应用,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神经内科 园内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住院患者3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22例和对照组328例,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造成眼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眼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1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住院时间、未使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和接触性检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眼科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术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控制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眼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及病原菌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综合医院内科住院后出现医院感染的1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部位及病原菌谱。结果194例感染患者中48例在肿瘤内科,感染率占6.3%;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有141例,占72.3%;共分离出238株病原菌,其中鲍氏不动杆菌87株占36.6%,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内科医院感染以肿瘤内科高发,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

  • 标签: 内科 医院感染 感染部位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4年9月1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当天出院患者,不包括当天新入院患者)。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549人,实际调查544人,实查率99.09%,医院感染现患率2.76%,社区感染患病率20.7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33.82%。结论现患率调查,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高危人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规范抗菌素应用的管理提供依据,切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寻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1106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调查期间,神经内科1106例住院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4例(7.59%),90例次(8.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77.78%)、泌尿道(17.78%)为主;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7.14%(6/84)。共分离病原菌3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5株,69.4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6株,16.67%)、真菌(5株,13.89%)。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高度易感人群,应重点监控。

  • 标签: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控制
  • 简介:目的了解肝胆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肝胆外科医院感染共82人次,105例次,感染率2.54%,例次感染率3.25%;感染类型以手术部位感染(41.90%)、下呼吸道感染(26.67%)和菌血症(16.19%)为主;病原菌依次为革兰氏阴性菌(62,61%),革兰氏阳性菌(30.43%),真菌(6.96%);肝肿瘤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感染率最高,分别占术后感染的35.39%和15.49%。结论肝胆外科医院感染以手术部位感染为主,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肝脏和胰腺肿瘤手术是肝胆外科疾病医院感染增高的重要因素,应针对其特点,采取更积极及合理的治疗措施,同时也应重点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

  • 标签: 肝胆外科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因素及处理。方法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128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回溯性分析研究。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率为7.13%,高于本院平均感染率4.59%。按感染部位统计依次包括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再是否存在合并症、心功能水平、有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否使用抑酸剂、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药物等方面两组间患者均具备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感染率的控制应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侵入式操作、改善患者基础状况、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控制。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