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裂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裂癌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 标签: 颈部肿物,鳃裂癌,诊断
  • 简介:土塘养殖斑节对虾75天左右,对虾出现游塘,下午4~5点时游塘特别明显,初始出现黄,而后部分转为黑,该如何处理呢?此类病应该是细菌引起,检查是否有纤毛虫,若没有纤毛虫,可直接泼两次碘制剂,使用碘制剂处理简单,直接且效果好。如不用碘治疗,可以采用改底产品改善池塘底部,再补充光合菌调节改善水质,添加维C稳定虾,减少虾抗应激。养殖环境和虾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氟苯尼考伴料投喂一次,再减料2餐,观察对虾情况。

  • 标签: 斑节对虾 鳃病 防治 养殖环境 碘制剂 氟苯尼考
  • 简介:近年来,江苏异育银鲫养殖主产区射阳县养殖的近20万亩异育银鲫屡屡遭到病害的侵袭,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肝胆综合症、出血及大红。目前,危害较大是出血和大红,本文就这两种病防控作简单阐述。

  • 标签: 异育银鲫 鳃病 防治 细菌性败血症 粘孢子虫病 肝胆综合症
  • 简介: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式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危及到水产业的生产,影响产量和经济收入。病是常见的鱼病。常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发病严重的鱼类往往死亡率高达40%(草鱼达60%以上),严重影响集约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现就几年鱼类病在我县内发生流行情况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鳃病 鱼类 防治 水产养殖业 细菌性肠炎病 经济收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感染与裂瘘管的关系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科诊治18例患者。结果18例患者,男13,女5,年龄7~21岁,平均年龄14岁。经全麻手术完整切除瘘管及病灶。术后随访5~57个月,除1例失访,无一例复发。结论裂瘘管是颈部感染的常见原因,手术完全切除瘘管和病变组织是治疗裂瘘管的最好方法。

  • 标签: 鳃裂瘘管 感染 颈部 手术
  • 简介:<正>鲤鱼急性烂病2004年开始在郑州流行,到现在为止每年发病面积都呈上升趋势,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更为严重。鲤鱼急性烂病发病迅速,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易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安全。1常见症状患急性烂的病鱼一般表现为离群独游,有时食欲旺盛,有时食欲低迷。患病的鱼体质较弱,开增氧机时易被吸入叶轮而绞死。病鱼体表粘液增多,丝腐烂严重,剥开鱼鳃有白色蛀斑,并且随着得病时间的延长,白色蛀斑会越来越大。剥开鱼的内脏可以

  • 标签: 烂鳃病 发病面积 增氧机 离群独游 病因分析 水产养殖生产
  • 简介:本文探讨了蓝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太阳鱼夏季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85%(单养)和65%(混养),6-8月生长速度较好,混养比单养生长速度快,冰下可以安全越冬.

  • 标签: 养殖技术 蓝鳃太阳鱼 高寒地区 养殖成活率 温养 单养
  • 简介:第一沟瘘管亦称先天性耳颈瘘管,是由于第一弓下颌突和第二弓之间的沟不完全闭塞所致,一般有内外2个瘘口:外瘘口可在颈上部、下颌角后方、乳突间区域,内瘘口可在外耳道、鼓室、咽鼓管区域。第一沟瘘管在临床上较少见,占所有裂畸形的1%~8%。故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漏诊,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诊治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诊断不明确,而进行反复盲目的瘘口和囊肿切除,进行多次的脓肿切开引流,增加了诊断上的困难。治疗上,因瘘管与面神经和腮腺关系密切,某些瘘管走向复杂、位置深、分支多,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对该病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完整切除瘘管及减少并发症。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亦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总结了12例第一沟瘘管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第一鳃沟瘘管 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耳颈瘘管 脓肿切开引流 早期诊断 完全闭塞
  • 简介:<正>先天性第一沟发育异常形成的瘘管在临床上很少见,误诊率很高。笔者收治二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21岁,因右耳后反复红肿、流脓8年于1996年5月9日入院。患者8年前无诱因出现右耳后红肿、疼痛,皮肤破溃后流出粘稠黄绿色脓液,排脓后症状消失。此后每年反复出现右耳

  • 标签: 先天性 第一鳃沟 误诊率 漏诊 异常形成 胸锁乳突肌
  • 简介:革胡子鲶(Clariasleather)自1981年从国外引进以来,在广东和我区各地发展迅速,饲养面积大,并已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南方增加了一个淡水养殖新品种。目前对革胡子鲶的研究着重于生物学、胚胎发育方而的较多。广东省淡水良种场叶卫等人(1984年)对成鱼已进行了呼吸、消化、泄殖系统的形态解剖。

  • 标签: 革胡子鲶 呼吸器官 形态解剖 新品种 淡水养殖 饲养
  • 简介:  时下家鱼秋孵繁殖期已过,罗非鱼类秋孵也很快结束,秋孵后亲鱼池塘如何发挥其水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养殖户和水产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茂名市茂南区是全国渔业生产重点县(区),是广东省水产种苗生产基地,现已建成鱼类育种基地近6000亩,有各种鱼苗场20多家,其中有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省级罗非鱼良种场各一家,是广东省最大的罗非鱼苗生产基地,年产优质罗非鱼苗近6亿尾;年产家鱼、鲮鱼类鱼苗150亿尾以上,是我省珠三角地区桂花鱼饲料鱼的主要供应基地.……

  • 标签: 亲鱼池塘 太阳鱼 孵亲鱼
  • 简介: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北极七鳗L.camtschaticumCOI部分序列82条、俄罗斯的溪七鳗L.reissneri17条和中国的朝鲜七鳗L.morii3条,共计102条进行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分析,以明确七鳗属Lethenteron3个种类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单倍型检测发现,北极七鳗共有14种单倍型,其中中国群体4种,俄罗斯群体11种,美国群体3种,大部分个体共享2种单倍型;溪七鳗有3种单倍型,均与北极七鳗共享;朝鲜七鳗辽宁丹东群体和黑龙江抚远群体各独享1种单倍型。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除了朝鲜七鳗黑龙江群体Hap16单独聚类外,其余15种单倍型无明显分化,聚为一支。单倍型序列分歧检测发现,黑龙江群体Hap16无论种内或种间,均与其他15种单倍型分歧达到种级(~2%)分化水平。因此,推测朝鲜七鳗黑龙江群体为七鳗属一个有效种,溪七鳗为北极七鳗的不同生态类型。

  • 标签: 七鳃鳗属 COI基因 系统进化
  • 简介:滤食是瓣纲贝类主要的摄食方式,、外套膜、唇瓣等器官不仅具有摄食同时还具有防御功能,本文就瓣纲贝类摄食器官组织学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现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瓣鳃纲 摄食器官 组织学
  • 简介:摘要异位胸腺或器分化的肿瘤相关报道日益增多,其包含异位胸腺瘤、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以及伴胸腺样分化的癌,认识和掌握此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异位胸腺或器分化的肿瘤的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以及病理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认识以及诊断能力。

  • 标签:
  • 简介:净月潭水库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属于松花江水系。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4.3平方公里,现水面面积为4.14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为2852万立方米,现水库库容为244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为5.79米。该水库三面环山,植被丰富,享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林之美称。净月潭自然环境优越,是吉林省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 标签: 净月潭 发病原因 烂鳃病 松花江水系 技术 防治
  • 简介:【目的】小瓜虫病是澳洲龙纹斑苗种阶段危害巨大的寄生虫病。探究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器官上的分布及其影响可以丰富小瓜虫的致病性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为渔业生产中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光镜及扫描电镜技术确定病原,并观察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丝、小片及盖上的分布情况及这些器官的变化情况。【结果】小瓜虫侵染澳洲龙纹斑的器官后,分布在丝、小片及盖的表面,上皮细胞之下及小片之间,或是包裹在黏液细胞里,但侵染后期在丝及小片上的数量明显少于盖。侵染后期,丝、小片及盖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变形,黏液细胞分泌增多,小片末端膨大变形甚至黏连融合,顶端充血呈球状或棒状。【结论】对于部而言,侵染后期小瓜虫主要分布在澳洲龙纹斑的盖上。小瓜虫主要通过侵染引发澳洲龙纹斑部器官的变形膨大,使其丧失正常的功能,造成血液循环受阻、渗透压调节失衡,最终导致鱼体缺氧死亡。

  • 标签: 小瓜虫 澳洲龙纹斑 鳃盖 扫描电镜
  • 简介:摘要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2+对水生动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文蛤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依据Cu2+对文蛤96h半致死浓度(LC50),设置四个Cu2+胁迫组,胁迫浓度分别为96hLC50的1/8(0.015mg/L)、1/4(0.03mg/L)、1/2(0.06mg/L)和0.1mg/L,并设置对照组,每组三个平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文蛤组织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组织中SOD活性在不同浓度的Cu2+胁迫下,都呈现诱导-抑制趋势,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变化幅度不大;两种组织中CAT活性均呈现诱导-抑制效应,Cu2+对MDA的诱导作用显著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生态毒理学 Cu2+ 文蛤鳃组织 SOD CAT MDA
  • 简介:二溴海因是更新代的海因类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效果是常规含氯消毒剂的40倍,对鱼类细菌性疾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同时具有杀灭水体不良藻类,有效调节水色,改善养殖环境的功效。本试验探讨了二溴海因对青虾细菌性烂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二溴海因 消毒剂 杀菌效果 鱼病防治 试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