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筋膜间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对前列腺癌的影响。方法:筛选2023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4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下行筋膜间保留神经的LRP术,从术后3个月、6个月尿控恢复情况、勃起功能恢复情况两个方面分析筋膜间保留神经的LRP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后尿控功能、性功能逐渐恢复,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筋膜间保留神经的LRP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式,术后患者尿控功能与性功能恢复良好,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极少数来源于耳蜗神经,是发生于内听道或小脑脑桥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8%~20%,术后延迟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高达25%。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病死率逐渐下降,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听神经瘤治疗的重点目标。目前,获得最佳面神经结果的听神经瘤治疗策略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极少数来源于耳蜗神经,是发生于内听道或小脑脑桥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8%~20%,术后延迟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高达25%。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病死率逐渐下降,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听神经瘤治疗的重点目标。目前,获得最佳面神经结果的听神经瘤治疗策略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 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功能的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保留单侧盆腔植物神经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功能的直肠癌根治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功能的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症,抑制性功能障碍,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应用。
简介:一、神经功能网络的组成神经功能网络假说是本人在已知的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就某些神经部位及功能表述上存在的混乱,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提出的。神经功能网络由神经元和与之共生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液理化因素共同组成,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三者呈三圆互交的关系(图),既有各自的功能又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以往对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结果,实际上包含了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没有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神经元传导、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作为条件,神经组织的功能活动亦不可能正常的发生和发展。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NSRH组)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组),分析术后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SRH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拔出尿管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LRH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比较:LRH组患者术后伴有更明显的间断排尿、腹压排尿、尿失禁、尿潴留症状(P〈0.05);对于尿频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6 月经 FIGO分期为 I B-Ⅱa 的宫颈癌患者 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35例。对照组行传统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治疗组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功能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尿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阴道切除长度和子宫旁切除长度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简介:采用华润上华0.6μm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种用于神经信号再生微电子系统的低功耗、高增益功能电激励电压驱动电路.它可以用于驱动激励电极和与之相连的神经来再生神经信号.电路由2部分组成:全差分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及带过载保护的互补型甲乙类输出级.电路采用了满摆幅的输入输出结构,保证了大输入电压范围和大输出电压范围.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增益可以达到81dB,具有295kHz的3dB带宽.芯片面积为1.06mm×0.52mm.经流片实现后在片测试,在单电源+5V下工作,直流功耗约为7.5mw,输出电压幅度达到4.8V;同时在单电源+3.3V下也可正常工作.
简介:1简史早在1898年,Krause在为1例耳鸣患者施行蜗神经切断时发现,用单极感应电刺激面神经干可引起面肌收缩。14年后,Frazier(1912)也注意到这一现象,认为这种方法有可能用于观察面神经的功能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观察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内科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21年3月10日~2022年6月30日,将患者依据入院日期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42例)、实验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恢复情况、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有效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缺损NIHSS评分低于同组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内科护理可以积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