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周围骨折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周围骨折的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5年的复查,主要对患者的Harris评分、X射线检测结果、关节的活动灵敏度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通过对18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发现,患者Harris评分有所提高、X射线的检查显示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度屈曲均≥100°,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周围骨折的情况,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改善,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假体 骨折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的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的质量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髋关节 股骨假体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型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以Acumed解剖型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9~52岁,平均32.5岁。左侧8例,右侧13例。桡骨头骨折均为新鲜闭合粉碎性骨折,其中MasonIII型8例,MasonIV型6例,肘部损伤“三联征”3例,Essex-Lopresti损伤2例,II型Monteggia骨折脱位2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平均为6.8(3~14)天。结果21例均获6~38个月,平均18.75个月的随访。未见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松动、肘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满意。其中2例遗留肘关节轻度疼痛;5例出现异位骨化,未对肘和前臂的运动造成明显影响。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0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Acumed解剖型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伸屈活动及前臂的旋转活动,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 粉碎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肘关节
  • 简介:融合或强直的膝关节过去常常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所以很少有此类疾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报道。但国外最近的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融合或强直的膝关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置换治疗 人工假体 强直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桡骨小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桡骨小头置换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桡骨小头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运动、肌力等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给予桡骨小头置换,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桡骨小头 粉碎性骨折 假体置换
  • 简介:目的:观察Wright人工跖趾关节假置换治疗终末期Freiberg病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我科应用Wright人工关节假行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终末期Freiberg病23例(24足),其中男8例(8足),女15例(16足),所有均为第2跖趾关节病变患者;患足病变分期采用Smillie分期评估,均为终末期,Smillie4期5足Smillie5期19足;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22例23足获得随访,术后跖趾关节处疼痛明显改善,畸形得意矫正,功能明显改善。术前Maryland评分平均为(73.18±16.81)分,术后末次随访时间Maryland评分平均为(92.81±3.42)分,术后与术前Maryland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2跖趾关节背伸角度(10.4±2.2)°,第2跖趾关节跖屈(17.2±2.1)°术后患足第2跖趾背伸角度(30.6±1.2)°,第2跖趾关节跖屈(35.5±1.8)°,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right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Freiberg病短期临床疗效满意,患足疼痛及功能均明显改善,Wright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Freiberg病不错选择。

  • 标签: FREIBERG病 Wright假体 置换
  • 简介:摘要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周围骨折合理分型有助于医生对骨折的类型、部位、固定情况、周围骨丢失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骨折前的关节功能和全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周围骨量重建,促进骨折愈合,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持。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假体周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应用于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5年12月,对5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前路减压+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摄颈椎正、侧位和动力位X线片,颈椎CT、MRI并进行颈椎病JOA评分。术后1周复查颈椎X线片以了解体位置及其活动功能情况;复查颈椎MRI,了解颈段脊髓减压情况。本组病例均获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重新进行JOA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单节段椎间盘置换,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颈椎MRI示所有患者颈脊髓减压彻底,术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术后6周及3个月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复查,手术节段活动度无明显丢失,均无偏移、下沉等。结论对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时,在满足骨床的前提下,仍可获得充分的颈脊髓减压。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假体和植入物 外科减压术 关节成形术
  • 简介:摘要总结16例桡骨小头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后注重引流管护理、神经功能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以提高手术疗效,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 桡骨小头置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桡骨小头置换治疗严重粉碎的桡骨小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对2003年8月~2008年4月共17例新鲜MasonⅢ、Ⅳ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施以双极桡骨小头置换术。结果平均随访18.9个月(3~38个月),无肘外翻,下尺桡半脱位畸形,按Brobery和Morrey评分标准:优12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4.1%。结论双极桡骨小头置换治疗无法修复的MasonⅢ、Ⅳ型桡骨小头骨折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桡骨小头 骨折 置换术 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用锁定钢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周围骨折,患者出院后,进行9-12个月的随访,调查术后患肢负重功能的恢复时间,畸形情况,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术后活动能力及总体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患者肢体负重恢复时间平均约6.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11个月,术后无恢复畸形,活动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锁定钢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周围骨折的疗效较好,手术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总体情况满意。

  • 标签: 锁定钢板 股骨头置换术 假体周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肿瘤型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原因,探讨二期返修手术的策略。方法回顾2005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7例膝关节肿瘤型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行感染旷置术。其中6名患者为男性患者,1名患者为女性患者;4例为骨巨细胞瘤,3例为骨肉瘤;股骨远端2例,胫骨近端5例。再次手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由4月—20个月,全部患者再次手术均采用取出、彻底清创和抗生素骨水泥旷置,控制感染后二期返修。7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随访6—24个月,7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复发。结论彻底清创、足够间隔期以及二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是有效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措施。术中因循序渐进取出及骨水泥,二期翻修时仔细解剖并注意足够软组织覆盖。

  • 标签: 关节肿瘤型假体 深部感染 膝关节翻修 抗生素骨水泥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周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周围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I期愈合。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状态更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功能锻炼更加主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周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给予围手术期规范性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护理干预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的并于术中、术后出现股骨周围骨折患者,排除初次手术前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共纳入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68±19)岁(34-93岁),初次置换病因: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初次置换时股骨固定方式:骨水泥固定5例,其余8例病人为生物型周围骨折病因包括7例有明确外伤史(不慎跌伤或车祸)、6例为翻修术中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AG型3例,AL型1例,B2型4例,B3型3例,C型2例。翻修时骨折固定方式:5例采用大粗隆再结合装置加钢缆固定,7例使用钢板钢缆固定,1例病人使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固定。在各类分型中,2例C型股骨周围骨折使用钢板钢缆固定骨折端,其余11例股骨均不稳定,仅1例使用骨水泥重新固定初次置换,余10例使用全涂层。通过Harris评分对患髋进行功能评价,X线或CT观察骨折愈合。采用Mann-Whitney检验对比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19)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1.1)月。Harris评分由术前13.0(4.0,25.0)提高至末次87.0(82.3,93.3)分,(Z=-4.34,P〈0.05)。异体皮质骨板病例在末次随访时显示与宿主骨融合,所有病人末次随访均未见松动、脱位及感染。结论根据不同分型选择相应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方式,钢板钢缆组合有效提高了稳定性;对于骨量不足病人可以考虑使用异体皮质骨固定以增加患者骨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周围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2年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患者12例,其中VancouverB1型3例运用锁定钢板或结合钢丝、钢缆内固定,VancouverB2型8例、B3型1例行翻修加长柄翻修加锁定钢板钢缆内固定,骨缺损予植骨处理。结果随访12个月,12例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松动,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有较大提高。结论运用锁定钢板联合钢缆固定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
  • 简介:[摘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是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最为棘手的困难之一。一旦发生周围感染,若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治疗,此时往往容易处理,并且可以最小限度的减少患者身体及精神负担。本文就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周围感染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建议,并可做到对周围感染的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关节置换 感染 早期诊断与治疗
  • 简介:马鞍型置换术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髋臼肿瘤切除术后髋关节的重建方式。髋臼肿瘤切除术后可造成患者骨盆巨大的骨性缺损,应用这种后仍易残留巨大死腔并且使髋关节中心处于非解剖位置,加大了护理难度。本研究对14例接受马鞍型置换术患者进行移埋,制订护理计划,指导其进行术前、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假体置换术 护理计划 切除术后 髋臼肿瘤 重建方式 骨性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