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炼油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关键品质进行在线监测,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因费用高、测量滞后较大而不适合实时在线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近红外光包容的物质信息进行分析的无损分析技术,可用于对石油产品质量的在线实时分析。论文在简述近红外线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对近红外线光谱分析主要应用技术即汽油产品品质分析的NIR定量分析技术进行技术原理研究和应用研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近红外光包容的物质信息进行分析的无损分析技术,可用于对石油产品质量的在线实时分析。通过大量样品近红外光谱扫描,并建立相关参数实测结果数据库,形成检测模型。用近红外仪扫描油品光谱化学组分,并与样品的标准分析结果进行关联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操作步骤简单,不破环试样、试样用量少,即可、测定快速,几秒钟内就可完成对样品光谱扫描,工作效率成倍提高,近红外光谱法能耗低,大大降低了分析成本。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乳香、没药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炮制法的乳香、没药,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粒度大小3个因素对DSC试验条件的影响,并在该条件下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乳香、没药进行差热图谱扫描、分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20批乳香、没药进行扫描与对比分析。结果得到DSC试验的最佳条件:升温范围30~600 ℃,升温速率30 ℃/min,粒度100目。乳香、没药的DSC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在297 ℃附近只有乳香各炮制品出现吸热峰,没药各炮制品此温度区间无特征峰;二者在326 ℃放热峰位置接近,但焓值差异较大;100 ℃附近的吸热峰位置和峰形大小接近。FT-IR图谱显示,波数2 925、1 710、1 454、1 371、1 242、1 029 cm-1乳香、没药均出现吸收峰,强峰位置相近。没药波数1 029 cm-1的特征峰强度较乳香特征峰大。结论乳香、没药的DSC谱图存在明显差异,特征峰数量不同,焓值不同;乳香、没药FT-IR谱图二者差异较小,采用DSC鉴别树脂类中药材优于FT-IR,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是预防有症状或者无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一项有效治疗手段,但是术中阻断颈动脉缺血期可能会引起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术中脑缺血,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可以通过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的变化从而反映颅内灌注,判断缺血的发生,由于其操作简单、无创,可以进行术中连续监测而广泛应用于CEA。文章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分析CEA术中各种神经监测技术的实用性及准确性,围绕CEA术中各种神经监测技术、NIRS与其他监测技术之间的相关性、NIRS在预测术中缺血及术后过度灌注方面发挥的作用展开介绍,多方面探索NIRS在临床中的作用,使其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同源性分析的能力。方法26株CREC为2018年从来自全国9个省、市(湖南、吉林、浙江、福建、上海、安徽、重庆、云南、河南)的样本中分离,FTIR检测菌株在900~1 200 cm-1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使用欧式距离和平均连接聚类方法进行多变量分析;并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FTIR将26株CREC分为14个红外光谱(IR)型,且相同IR型的菌株均属于同一序列(ST)型。相比WGS对CREC的聚类分析,FTIR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性为92.3%(24/26)。结论FTIR对CREC同源性的区分能力具有较高准确性,且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简介:摘要: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为多晶硅材料中的杂质分析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检测手段。该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频率红外光的吸收,有效识别并定量分析了碳、氧、硼、磷等关键杂质元素。这些杂质的含量直接影响多晶硅的电学性能和材料品质,对太阳能电池和微电子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优化杂质控制策略,包括改进晶体生长技术、生产环境净化和后续加工处理,可以显著提升多晶硅材料的纯度和一致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计FTIR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为半导体材料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并推动太阳能技术和微电子产业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