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采用 巡回护理管理措施进一步对精神科安全管理提供策略上的支持,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 20 年 1 月 收治的精神科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52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巡回护理模式,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为 3.8% ( 1/26 ) ,对照组为 15.4% ( 4/26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 9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巡回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为精神科患者的治疗提供安全保障,降低医患、护患纠纷,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务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 要】 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立以来,负责全区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的指导工作,对全区融合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以巴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例,探讨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在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中的巡回指导工作,基于此提出了区特教资源中心教师的巡回指导有以下作用:加强宣传作用;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的联系;加强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联系;紧密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2月--2019年12月的手术患者6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法效果。结果:(1)研究组和参照组文书书写不达标率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中,研究组分别是0.60%、1.00%,参照组分别为5.00%、5.66%,(x2=20.533,p=0.000),结果有差异。(2)研究组和参照组医师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中,研究组分别是95.82±5.33(分)、93.15±5.29(分),参照组分别是83.19±4.27(分)、80.05±4.18(分),(t=10.987,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手术室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DCA循环法在降低眼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手术室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组建眼科手术室“守护圈”,利用品管圈分析工具对术中巡回护士外出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主体,按照活动制定的步骤进行设计、实施、确认以及调整,开展护理质量改进控制工作。结果: PDCA循环法活动实施后眼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率明显降低,由活动前每台手术平均外出率 4.89次将至活动后 2.16次,达到活动目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活动后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 PDCA循环法有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地降低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的次数,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行研制的分体式输液巡回车在预防护士因输液拔针处置所导致锐器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分布在某院不同科室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观察组护士使用分体式输液巡回车,对照组护士不使用分体式输液巡回车。观察两组护士输液拔针次数、拔针操作时与锐器盒距离、发生锐器伤人数。结果两组输液拔针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拔针操作时与锐器盒距离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士发生锐器伤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体式输液巡回车能有效预防护士因输液拔针处置所导致的锐器伤,具有使用方便、节省空间、避免远距离处理锐器等优点。
简介:摘要为掌握各专业医疗质量状况,从2015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质量处每年均组织撰写包括病理在内各专业的全国质量报告。根据2019年抽查的资料完整的3 643家医院病理科质控指标,统计分析如下:(1)全国平均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量为0.55,约24.4%的病理科仅有1名病理医师,二级医院中,46.3%的病理科仅有1名病理医师。(2)全国平均每百张病床病理技术人员数为0.46;病理医师与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病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3)各医院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小活检标本诊断及时率及细胞学诊断及时率均在90%以上,同时发现由于工作量大、辅助检查项目多等因素,三级医院的诊断及时率低于二级医院。(4)免疫组织化学室间质控方面,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病理科未参加室间质评的比例分别为35.8%、86.4%及78.2%。(5)开展分子病理检测的三级公立医院中,约76.2%的病理科未参加过室间质评。(6)细胞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和术中快速诊断与石蜡诊断符合率均>96%;二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术中快速诊断开展率和平均数量,远远低于三级公立医院。2019年,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共举办了17个全国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的医院数量为2 431家次,专项培训人数12 286人次,发表分子检测指南1个。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制定了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32个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共开展各种室间质评180项,覆盖医院4 373家次;督导检查下级医院754家,专项质控培训14 869人次。
简介:摘要《中华儿科杂志》儿科常见病专题研讨会——2019年全国新生儿专题峰会于2019年6月27—29日在宁波市成功召开。全国新生儿相关专业学者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简介:摘要:地理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分值非常高,如果学生能够保证地理综合题的解答正确率,获得较高的分数,那么就可以在高考中获取理想分数的机会。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解答全国高考地理综合题的技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要建章立制,广泛宣传;现场管理,全面到位;科学规划,规范程序;三级共管,管护到位;资金整合,集中投入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国核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国家科学、有效地利用核医学资源及为相关主管部门制定核医学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对中国核医学现状的5次普查结果,从学科基本信息、药物制备情况、设备情况、人员情况、教学及人才培养情况和制约科室发展等情况对全国核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核医学相关科室数量出现显著增长,2018年的相关科室数量达到927个,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5.94%。其中,核医学科室增长最为明显,由2010年的601个,增长至2018年的765个,增长幅度为27.29%。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自制单位数由2012年的46家增长至2018年的107家。正电子显像设备数量由2012年的138台增长至2018年的307台,增长了122.46%,单光子显像设备数量由2012年的605台增长至2018年的857台,增长了41.65%。核医学科室人员的数量,2010年为6838人,2018年为9090人。2018年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教学机构有112家(2014年为52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有223家(2010年为98家)。制约科室发展的因素包括行政和经济制约、人才和设备缺乏、知识和科研不足、宣传不足。结论全国核医学现状基本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核医学人才培育、学科建设等方面日趋完善。但仍存在诸多制约核医学发展的因素,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引导和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医护人员对国家诊疗方案的依从性。方法2020年2月28日对全国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药物治疗、呼吸支持治疗、镇静镇痛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等。结果来自全国9个省市1 103名医护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699名医护人员(医生504名、护士195名)参与了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最终432名医生和170名护士提交了有效问卷。医生和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在新冠肺炎诊治中医生占主导地位,护士主要为执行者且参与调查人员较少,故主要对医生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医生主要来自湖北(29.2%),其次为河南(24.5%)、贵州(22.7%)、广西(14.6%)等;55.4%的医生来自三甲医院,且高级职称占多数(56.4%);有232名医生(53.7%)参与了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00名医生(46.3%)参与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工作。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医生表示会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无论病情轻重,且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主要为α-干扰素(69.5%)、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65.0%)、阿比多尔(60.0%)、利巴韦林(55.7%)等,与国家诊疗方案的推荐基本一致。95.5%的医生会常规给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抗菌药物治疗;94.0%的医生选择给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约2/3的医生报告会给予有创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肺复张或俯卧位通气治疗;79.0%的医生更倾向于对有创通气患者应用深镇静;约1/3的医生认为应尽早行CRRT治疗,近1/3的医生认为应在危重患者中更积极地应用ECMO治疗。结论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对国家诊疗方案比较熟悉并愿意遵循,但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疾病,人们对其认知有限,相关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需进一步做实做细诊疗方案的培训,并期待更多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