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属参与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4周时的护理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干预4周时,两组患者干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中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及移情性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为86.31%,低于观察组的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模式能有效提升ICU患者护理质量,并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ICU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家属参与的全程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长期血糖等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住院-出院后的全程化健康教育,同时包括对其家属的教育;对照组只对患者本人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而无家属参与。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一年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括家属参与的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出院后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平稳控制达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家属全程陪护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选100例阴道试产产妇作为分析对象,择选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作为研讨期限,以数字编号法为分组基准,甲乙两组分别划入(n=50);针对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融入家属全程陪护方案;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予以比对。结果:干预过后,两组产妇收获结局差异明显,乙组在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Apgar评分、分娩率方面均显优甲组(P<0.05)。结论:在提高自然分娩率方面,家属全程陪护方案的加入积极性更强,既有效提高产妇疼痛耐受力、舒适度,还极大程度增进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指数,值得推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认知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首次诊断癫痫的患儿60例及其主要监护人(父亲或者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对患儿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12周的干预后,对照组与心理干预组的HAMA评分(15.9±7.3vs9.8±3.6,p<0.05;15.4±6.6vs6.2±2.3,p<0.05)及HAMD评分(13.4±5.4vs9.4±4.6,p<0.05;13.2±5.8vs6.4±3.2,p<0.05)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的焦虑评分(6.2±2.3vs9.8±3.6,p=0.008)与抑郁评分(6.4±3.2vs9.4±4.6,p=0.017)改善更为显著。结论癫痫患儿家属存在显著的焦虑与抑郁障碍,全程认知护理可以显著改善癫痫患儿家属的焦虑与抑郁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支持并参与肺心病的家庭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治疗缓解期出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家属参与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与其一位家属签订共同参与病人家庭护理活动的协议,最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有家属陪同一起参与护理措施的患者,护理措施完成率高且生活质量,在躯体,心里,情绪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未住院16例多于对照组(8例),住院一次、两次及三次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家属的参与和配合能有效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