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脏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完全无血流阻断下行叶、段切除术治疗的32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完全无血流阻断下行叶、段切除的临床方法及BiClamp®钳应用体会。32例患者均在BiClamp®钳辅助下成功实施完全无血流阻断叶、段切除术,术后均无出血、胆瘘及衰竭。结果表明完全无血流阻断下采用BiClamp®钳辅助行叶、段切除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血流阻断泡型包虫病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性切除的49例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龄10~62岁。按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Glisson组(n=22)和Pringle组(n=27)。Glisson组阻断Glisson蒂内血流,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血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血流阻断时间20(15,26)min,少于Pringle组35(30,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6,9)d,少于Pringle组8(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优于Pring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40.9%,9/22),Pringle组发生并发症15例(55.6%,15/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型包虫病患者切除术中Glisson蒂血流阻断法术后肝功能、引流管拔除时间、血流阻断时间优于Pringle阻断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切除术 Glisson蒂阻断 Pringle阻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交替性区域入血流阻断与Pringle阻断在腹腔镜右前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行腹腔镜右前叶切除5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27例,年龄40~60岁。54例患者中交替性区域入血流阻断24例纳入交替阻断组,Pringle阻断30例纳入Pringle阻断组。比较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Pringle阻断组术中出血量(534±42)ml、术中输血量(2.88±0.54)U,均高于交替阻断组(374±21)ml、(1.86±0.29)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ingle阻断组手术时间少于交替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2例发生CO2气体栓塞,交替阻断组2例中转开放。交替阻断组术后肝功能指标(除白蛋白)优于Pringle阻断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Pringle阻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交替阻断组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25.0%),Pringle阻断组8例(26.7%),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右前叶切除术中,交替性区域入血流阻断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肝功能损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对手术操作技巧要求更高,可逐步推广。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 血流阻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模式,探讨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脾脏体积、总动脉、脾动静脉、门静脉内径差异及肝脏血流状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42例,无脾疾病患者15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1)测量比较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组与对照组脾脏体积、总动脉、脾动静脉、门静脉内径之间的差异;(2)分析比较脾脏体积与各相关血管内径之间的相关性;(3)测量比较基于Couinaud分段肝脏五叶相关灌注参数值: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灌注量( TLP)和动脉灌注指数(HPI)。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脾脏体积与各血管内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组脾脏体积及脾动脉、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108、17.484、23.124、13.636,P值均< 0.05)。(2)中、重度脾功能亢进组脾脏体积及脾动脉、脾静脉、门静脉内径明显大于轻度脾功能亢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418、13.293、15.136、7.093,P值均< 0.05),但中、重度脾功能亢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脾静脉、门静脉、脾动脉内径与脾脏体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0.548、0.726)。(4)脾功能亢进组叶PVP、T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组HPI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脾功能亢进组右后叶HPI高于轻度脾功能亢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555、4.570,P值均< 0.05);各组间叶H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重度脾功能亢进组叶HAP均低于对照组、轻及中度脾功能亢进组。结论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动静脉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宽,与脾脏体积增大一致,且中、重度为著;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灌注量及总灌注量均减少,动脉灌注量以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减少显著。

  • 标签: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血流动力学 CT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探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早期肿瘤相关区域血流状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1例原发性肝癌完成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均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CT灌注扫描;按CT扫描的时间点分4组,并测定肿瘤对应区域的血流灌注参数。使用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瘤体或消融病灶与背景实质、瘤旁组织或炎性反应带与背景实质、瘤体与炎性反应带血流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1)肝癌瘤体与背景实质比较动脉灌注量(HAP)、动脉灌注指数(HPI)明显升高(P < 0.01);总灌注量(TLP)高于背景实质(P < 0.05);达峰时间(TTP)明显低于背景实质(P < 0.01);(2)射频消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完全消融病灶的灌注参数HAP、PVP、TLP均低于背景实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消融病灶炎性反应带随术后时间延长,HAP、HPI、TLP逐渐降低,TTP逐渐上升,PVP无明显变化。(4)瘤体与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瘤周炎性反应带HAP、HPI、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VP、T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准确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术前后瘤体、瘤周早期血流灌注变化状况,进而客观评估肿瘤血供、评价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细胞癌 CT,多层螺旋 灌注成像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断下肢浅静脉的位置及最适压力值。方法选取12位健康志愿者的双侧下肢静脉为研究对象,经足背静脉进行超声造影,使用气压袖带分别在距离踝关节上方5、10、15 cm处绑扎并施加压力,当小隐静脉(small saphenous vein,SSV)不显影时为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血流,记录压力值。另外,评估踝上10 cm处有效阻断浅静脉前后,同侧腘静脉(popliteal vein,POPV)内径、流速及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踝上5、10、15 cm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的压力阈值分别为(66~69) mmHg(1 mmHg=0.133 kPa)、(68~71)mmHg、(73~75)mmHg(95%置信区间);踝上10 cm处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后,同侧POPV的内径、血流量显著增加(P<0.05),流速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踝上不同部位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所需要的压力阈值不同,超声造影可无创监测气压止血带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血流,为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造影 溶栓治疗 浅静脉阻断 气压止血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阻断动脉血流囊型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囊型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7岁。所有患者均行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依据术中血流阻断不同分为:A组(n=42),选择性阻断动脉;B组(n=38),阻断第一血流。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215.7±29.6)ml、术后通气时间(2.3±0.1)d、住院天数(11.6±1.0)d,少于B组(254.8±20.6)ml、(3.2±0.2)d、(12.7±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9.5%),B组发生并发症5例(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天ALT、AST、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第5天ALT(62.8±5.2)U/L、AST(32.7±2.6)U/L、白蛋白(39.1±0.3)g/L、总胆红素(12.1±0.5)μmol/L,均优于B组(121.9±5.6)U/L、(53.9±8.0)U/L、(32.2±0.6)g/L、(19.3±0.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离术中选择性阻断动脉,在控制术中出血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第一血流阻断法。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动脉 并发症 肝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在硬脊膜动静脉畸形(SDAVF)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6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应用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其中1例因未能完全栓塞,改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栓塞情况。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行Aminoff-Logue评分,判断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门诊随访的患者同时复查脊髓MRI,以判断栓塞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DSA显示,5例完全栓塞,1例瘘口残留。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1例术中造影显示肋间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弹簧圈闭塞近端肋间动脉后复查胸椎CT,显示肋间肌内血肿形成,术后持续胸背部疼痛3 d后缓解。6例患者中,5例为门诊随访,1例为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5.5个月(4.0~22.0个月)。术后3个月,6例患者的Aminoff-Logu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2.0±0.7)分、(4.0±1.5)分,P<0.05];脊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中因拔管困难而留置体内的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无相关并发症。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例患者出院后10个月行DSA随访,未见瘘口显影。结论初步推测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在SDAVF血管内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硬脊膜 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阻断(隔)胃癌根治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根据我院的 64例胃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 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胃癌根治术,研究组使用阻断(隔)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3.19±0.64) h、平均住院时间为( 9.57±1.42) 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2.19±0.58) h、平均住院时间为( 12.08±1.58) d,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 9.38%,对照组是 31.25%,以感染和吻合口瘘为主,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和传统胃癌根治术相比,阻断(隔)胃癌根治术住院时间更短,损伤更小,患者生存率更高。  

  • 标签:    全阻断(隔)胃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小儿左外叶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血流参数的正常变化规律,并分析各参数正常参考范围。方法回顾性收集261例自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进行亲体捐献肝脏左外叶移植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早期移植多普勒血流参数,多普勒血流参数包括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HA)、动脉舒张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HA)、动脉阻力指数(resistivity index,RIHA)、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HA)、门静脉流速(portal vein velocity,PVV)。其中232例术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转归良好且无血管并发症纳入本研究,按照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200例)和验证组(32例)。在实验组,分析患儿术中及术后第1 d、第3 d、第5 d、第7 d血流参数的变化趋势及其正常参考范围,所得结果在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1)实验组:①PSVHA、EDVHA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降低-升高趋势,术后第3 d明显低于术中及术后第1 d,术后第5、7 d明显高于术后第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RIHA、PIHA于术后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升高-降低趋势,术后第1、3 d明显高于术中,术后第5、7 d明显低于术后第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PVV于术后各时间点高于术中(均P<0.01),且术后第7 d低于术后第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估算的移植血流参数正常参考范围,术中为PSVHA 18.4~98.3 cm/s、EDVHA 0~43.3 cm/s、RIHA 0.41~1.0、PIHA 0.51~2.0、PVV 19.0~83.7 cm/s,术后1周内为PSVHA 21.0~97.7 cm/s、EDVHA 0~32.7 cm/s、RIHA 0.47~1.0、PIHA 0.62~2.0、PVV 23.0~92.0 cm/s。(2)验证组:对血流参数变化趋势的验证,PSVHA、EDVHA、RIHA、PIHA、PVV变化趋势与实验组所得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4.3%(27/32)、84.3%(27/32)、78.1%(25/32)、78.1%(25/32)、87.5%(28/32);对血流参数正常参考区间的验证,验证组术中1例RIHA和PIHA低于实验组所得正常参考区间下限(占总数的3.1%),术后2例PSVHA低于正常参考区间下限(占总数的6.2%)。结论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参数随时间有其自身变化规律,可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小儿活体肝移植 肝左外叶 血流动力学 变化趋势 正常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戴口罩是阻断“飞沫”传播的有效手段,本文在了解口罩作用的基础上,对几种常见口罩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最后详细分析了口罩在阻断“飞沫”传播中的功能。

  • 标签: 口罩 飞沫 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阻断(MAB)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钙、磷等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并接受MAB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收集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既往病史、治疗方案及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及血胆固醇等。结果患者(75.5±5.8)岁,BMI(24.6±3.2)kg/m2,MAB治疗后血钙[(2.17±0.31)mmol/L和(2.12±0.44)mmol/L,t=0.82,P=0.42]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磷高于治疗前[(1.02±0.26)mmol/L和(1.17±0.34)mmol/L,t=-4.12,P<0.01],钙磷比较治疗前降低[(2.10±0.28)和(1.88±0.60),t=3.56,P<0.01];MAB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5.34±1.04)mmol/L和(6.50±1.55)mmol/L,t=-7.82,P<0.01]、三酰甘油[(1.22±0.59)mmol/L和(1.66±1.32)mmol/L,t=-3.38,P<0.01]及胆固醇[(4.16±0.90)mmol/L和(4.70±1.08)mmol/L,t=-4.72,P<0.01]均较前升高,血红蛋白[(130.78±23.98)g/L和(122.11±20.43)g/L,t=3.98,P<0.01]浓度较治疗前降低。结论MAB疗法可引起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钙磷代谢、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糖、血脂等不同程度的紊乱,建议治疗期间密切随访以上指标,积极预防治疗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拮抗药 代谢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TIPS)术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拟行TIPS手术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共23例,术前行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心阻抗图法行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术后24 h、1个月、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TIPS术后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特点和趋势。结果与术前比,TIPS术后24 h,右心房面积[(17.2±4.0)cm2比(15.0±3.4)cm2,P<0.05]、右心室面积[(15.1±3.8)cm2比(13.7±3.5)cm2,P<0.05]和左心室容积[(97.4±21.5)ml比(91.1±22.7)ml,P<0.05]显著增加,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显著降低[(20.7±8.1)%比(28.6±11.3)%,P<0.01],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升高[(36.0±8.4)mmHg(1 mmHg=0.133 kPa)比(31.8±5.4)mmHg,P<0.01];血清NT-proBNP[(551.2±325.1)ng/L比(124.2±94.4)ng/L,P<0.01]、心输出量[(5.82±0.96)L/min比(5.12±1.28)L/min,P<0.01]、心指数[(3.47±0.64)L·min-1·m-2比(3.05±0.78)L·min-1·m-2,P<0.01]、舒张早期充盈率[(59.0±14.3)%比(54.5±11.0)%,P<0.05]均显著升高,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下降[(1 798.4±357.3)dyne·s·cm-5·m-2比(2 195.7±508.7)dyne·s·cm-5·m-2,P<0.01]。随访至术后6个月,除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其余指标均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TIPS术后6个月,二尖瓣环侧壁组织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速度比值(E′/A′)较术前显著提高(1.06±0.32比0.90±0.45,P<0.05)。整个随访过程中,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心脏对TIPS术后容量负荷增加具有较好适应和代偿能力,以达到新的血流动力学稳态。

  • 标签: 肝硬化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心脏功能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临床表现丰富多样的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以乳酸酸中毒、脾大、黄疸、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通过对乳酸酸中毒、血细胞减少、高胆红素血症三个主要临床表现的鉴别诊断为出发点,最后依靠骨髓穿刺活检,确诊为DLBCL。经针对淋巴瘤的方案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希望通过本例加强对乳酸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及对DLBCL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乳酸酸中毒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门静脉高压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不全、脾功能亢进、肺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静脉压力梯度是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的临床最佳指标,是目前诊断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并且静脉压力梯度在预测肝硬化程度、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及结局、腹水的产生、降低门静脉高压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基于门静脉压力梯度的个体化治疗在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理论和临床意义,为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肝静脉压力梯度 全病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中心腹腔镜活体肝移植供切取的临床效果和技术改进,探讨活体肝移植供者腔镜手术的临床特点和价值。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实施的76例腹腔镜下活体肝移植供切取手术的临床资料。对76例供者及其移植物的围手术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胆道劈分以及改进后的血管切开闭合器在静脉离断中应用临床效果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结果76例腹腔镜活体供获取手术中,不包含中静脉的右半获取7例,左半获取12例(6例包含中静脉),左外叶获取55例,单独段(Ⅱ段)获取2例。所有供者手术均未输血,1例左外叶供者术后门静脉右支血栓形成,行开腹门静脉右支(经左支残端)取栓术,术后顺利恢复出院;余供者术后均无Clavien-Dino分级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除最初8例腹腔镜下左外叶切取术中未施行胆道造影外,其余68例腹腔镜供者手术均采用ICG荧光显像实时引导下离断胆道。69例供者手术(左及右肝移植物)采用改进的直线型血管闭合器(one-side stapler)离断静脉,仅3例需进行流出道的补片延长性重建。结论具备丰富的活体肝移植供者开腹获取手术和一定的腹腔镜肝脏手术经验是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获取手术的基础。对于腔镜下的胆道和静脉的离断,采用新的方法和器械有助于保障临床效果的同时提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

  • 标签: 肝移植 腹腔镜检查 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64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32例孕产妇。对照组孕产妇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施行母婴阻断特殊护理。护理后,观察两组孕产妇孕期发现 HIV感染情况、终止妊娠情况、顺利生产情况、婴儿存活率情况以及婴儿 HIV感染情况。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发现感染率 59.4%,终止妊娠率 25%,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观察组孕产妇顺利生产率 75%,婴儿存活率 100%, HIV感染率为 4.2%,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低。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母婴阻断特殊护理在艾滋病孕产妇中的正确应用,可以保证孕产妇的顺利生产率,大大提升婴儿的存活率,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儿感染 HIV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阻断传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价值。方法2019年1-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早孕期建档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分别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应用SMI技术监测胎盘终末绒毛血流,记录是否可显示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的胎盘绒毛血流,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所处孕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孕期间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血流频谱的测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终完成检查的孕妇为30例。SMI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为98.9%(89/90)。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无相关性(P>0.05),与所处孕期有相关性(rs=0.478,P<0.05)。各个孕期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绒毛血流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的测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孕期测量率(33.3%/3.3%)低于中孕期测量率(70.0%/50.0%)和晚孕期测量率(56.6%/60.0%)。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92,P<0.05)。结论SMI技术可以显示各孕期胎盘绒毛动脉血流,并可进行血流频谱测量。孕期对于测量结果有影响,中-晚孕期的绒毛动脉血流频谱较早孕期更易测量。胎儿体位、胎盘位置均不影响绒毛血流测量。

  • 标签: 超微血流成像 胎盘绒毛血流 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