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腔镜与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劣势,为甲状腺及旁腺疾病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意愿调查,分为全腔镜组和腔镜辅助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第一天引流量、引流总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术后5个月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及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治疗比较,全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全腔镜组的第一天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多于腔镜辅助组,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腔镜辅助组,住院费用高于腔镜辅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及旁腺全腔镜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都是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都具有较好的术后美容效果和较高的病人满意度。腔镜辅助小切口旁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旁腺功能亢进是快速、安全和有效的,且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行腔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DSA与CT检查结果一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34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17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血栓形成4例。患者均首先采用腔内介入治疗;若腹部症状、体征,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肠坏死,则立即行剖腹探查;若术中证实为肠坏死,则行肠切除+肠吻合术。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3月。分析患者腔内介入治疗结果、腔内介入治疗的后续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30d病死率、随访期间复发率和病死率。结果55例患者从出现腹部疼痛到行腔内介入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0.1h(4.0~15.0h),动脉完全再通率为32.7%(18/55),其中8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夹层;部分再通率为63.6%(35/55),其中26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8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夹层;2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腔内治疗无效,后行支架置入痊愈。9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患者在腔内介入治疗后11~24h内行剖腹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切除小肠平均长度为103cm(74~201cm)。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大出血,2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经压迫止血等处理后好转。5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2-14个月)。术后1个月内,5例患者死亡,患者30d病死率为9.1%(5/55);其余患者无腹痛复发。术后5个月,3例患者出现腹痛症状,之后证实非肠系膜动脉缺血所致。2例行支架置入术患者随访9个月未出现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闭塞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中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自体AVF狭窄闭塞病例,统计分析狭窄闭塞段数目、位置及相应治疗方式,术后即时、6个月、12个月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共28例患者,2例腔内治疗导丝无法通过病变段而失败,其中吻合口严重成角及内瘘闭塞严重各1例;其余26例患者共38处狭窄闭塞均先采用普通和或高压球囊扩张,4例患者头臂静脉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介入治疗即时开通25例,成功率89.3%,并发症发生率7.1%(外渗及血栓形成各1例);治疗后6个月通畅率85.7%(24/28),12个月通畅率78.6%(22/28)。结论自体AVF狭窄闭塞类型多,治疗应个体化,经腔内治疗即时、6、12个月通畅率高,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双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4年10月我科确诊并治疗的37例双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重复输尿管14例,不完全重复输尿管23例。合并肾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30例。本组37例患者均行腔内碎石术,其中15例行经皮肾微造瘘碎石术,22例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结果本组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的22例中,20例碎石成功,2例因输尿管狭窄,其中1例应用6.3/7.5F输尿管镜碎石成功,1例改行经皮肾微造瘘碎石术取净结石。行经皮肾微造瘘碎石术的15例患者,除2例术后复查有残石(〈0.7cm)外,其余患者均清除结石。所有患者无输尿管穿孔、撕脱、断裂、大出血、胸膜及肠道损伤发生。结论对于双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腔内手术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双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经胸乳入路行腔镜双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腔镜组,n=36)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与同期施行的开放双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开放组,n=5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患者年轻[(43.86±13.15)岁vs.(51.86±11.97)岁,P=0.004]、住院时间短[(8.78±1.66)dvs.(11.62±5.78)d,P=0.005],但术后创面总引流量[120(90,154.50)mlvs.49.5(29.5,73.25)ml,P=0.000]及住院费用[9447.10(8659.19,11687.55)元vs.8157.38(6900.88,10007.19)元,P=0.002]均较开放组多,手术时间[(115.97±23.57)minvs.(105.68±26.61)min]、术中出血量[30(20,38.75)mlvs.20(13.75,31.25)ml,P=0.077]及并发症发生率(4/36vs.1/50,P=0.1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患者对颈部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腔镜双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颈部美容效果好,在年轻女性患者中具有广阔需求,但术后引流量及费用较传统开放手术多。
简介: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华蟾素腔内灌注治疗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行腔内穿刺闭式引流干净恶性积液后,恶性胸水予华蟾素40~125mL,恶性腹水予华蟾素40~150mL,恶性心包积液予华蟾素10~50mL,经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引流管缓慢注入后夹闭。每周灌注2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积液量和质,包括红细胞(RBC)、乳酸脱氧酶(LDH)、肿瘤标记物(TM)的变化,中医症状评分和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的变化。结果恶性积液量减少有效率为66.42%,积液中RBC,LDH,TM较前均明显下降,其中减少≥25%的例数分别占54.48%,53.73%,54.48%;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3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华蟾素腔内灌注可从量和质方面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尤其对浆膜转移性及局部湿热毒证者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简介:摘要目的对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石性脓肾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0例)实施脓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的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结石性脓肾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具体进行,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治疗效率,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
简介:目的评估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26例SFA闭塞性病变患者,对腔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共26条患肢)均行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ABI术前0.28±0.24,术后0.81±0.12,临床成功率80.8%。术中并发症1例(3.8%),术后并发症7例(26.9%)。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7±2.9)个月。术后1、3、6、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15±3.77)%、(92.22±5.28)%、(88.04±6.49)%、(88.04±6.49)%,术后1、3、6、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00±0.00)%、(96.15±3.77)%、(96.15±3.77)%、(96.15±3.77)%,术后1、3、6、12个月的保肢率分别为(92.31±5.23)%、(88.46±6.27)%、(88.46±6.27)%、(81.09±9.10)%,术后1、3、6、12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0±0.00)%、(96.15±3.77)%、(85.62±7.08)%、(77.26±9.55)%。结论SFA闭塞性病变行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短期通畅率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70例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组采用腔内碎石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相关指标大小、治疗满意度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满意度三项相关指标结果和对照组的住院相关指标大小、治疗满意度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腔内碎石取石术后,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整个医疗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关键词分析;腔内碎石取石术;肾结石;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97-0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宫腔粘连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的前后都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手术配合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运用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过程中,在手术的前后进行护理,能够减少手术过后的并发症,使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