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线性黏弹性理论(LVE)推导出沥青混料在动态蠕变实验中的变形预估模型.然后,将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说明了线性黏弹性预估模型的不足.最后,为了提高预估准确性,对线性黏弹性预估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具有与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相符的非线性特性,并用实验数据对修正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无法模拟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特性,而修正变形预估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动态蠕变实验中变形的全过程以及永久变形.说明了所提出的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的准确性,该修正模型可以为沥青路面的车辙预估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白银市地区12岁及以下少年及儿童最常见的全血微量元素异常情况,为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硷测提供经济有效的检测指标筛选依据。方法对我院对象2016年5月——2017年5月由于健康原因来我院儿科门及体检中心进行检查钓600例儿童及青少年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全血6种元素(Cu、Zn、Ca、Mg、Fe)及铅(Pb)元素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地区儿童及青少年缺乏微量元素最主要以缺钙(Ca)为主,阳性率达42.8%,其次为锌Zn(26,5%)、铁Fe(21.7%),而铜(Cu)、镁(Mg)基本正常,男女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j0.05);铅(Pb)元素在各年龄段均有一定阳性率,铅高阳性率达18.7%;各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各种高度相关关系。结论为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应正确营养搭配、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维持各元素间的平衡,并在儿童的生长发育期定期开展常规的微量元素检测,通过检测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抗试验与交叉配血试验中采用微柱凝胶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310例本院输血科待输血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卡式法、传统试管法以及聚凝胺法予以检测。结果试管法阳性153例,阴性2157例;卡式法阳性155例,阴性2155例;卡式法主侧敏感性85.69%、次侧敏感性96.70%,主侧特异性99.89%、次侧特异性99.43%;凝聚胺法主侧敏感性85.69%、次侧敏感性84.41%,主侧特异性99.72%、次侧特异性99.39%。结论卡式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判断易于标准化,有较少的影响因素;卡式法交叉配血结果显示此侧敏感性比聚凝胺法高,其可以将临床没有意义抗体与自身冷凝集抗体影响有效排除,可以促使临床输血安全性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白银市地区12岁及以下少年及儿童最常见的全血微量元素异常情况,为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硷测提供经济有效的检测指标筛选依据。方法对我院对象2016年5月——2017年5月由于健康原因来我院儿科门及体检中心进行检查钓600例儿童及青少年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全血6种元素(Cu、Zn、Ca、Mg、Fe)及铅(Pb)元素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地区儿童及青少年缺乏微量元素最主要以缺钙(Ca)为主,阳性率达42.8%,其次为锌Zn(26,5%)、铁Fe(21.7%),而铜(Cu)、镁(Mg)基本正常,男女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j0.05);铅(Pb)元素在各年龄段均有一定阳性率,铅高阳性率达18.7%;各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各种高度相关关系。结论为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应正确营养搭配、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维持各元素间的平衡,并在儿童的生长发育期定期开展常规的微量元素检测,通过检测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人体全血接受辐射之后,不同培养时间对其微核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6月间曾在我所接受检查的56例职业病者,这些职业病者均接受辐射作业,采集这些职业病者血液样品,将其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培养,对照组新鲜血液样品培养时间为72h,观察组将其观察组新鲜血液样本放置2℃~8℃冰箱3天后培养,培养时间为72h,培养结束之后对其微核率变化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在培养结束之后,通过对两组血液样品微核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在培养结束后两组血液样本微核率大致相同,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在人体全血接受辐射之后,随着培养时间不断增长,其微核的检出率大致相同,因此对于延迟血液培养,时间超过三天在进行培养并不影响微核的检出率,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好依据。
简介:为系统开展我国亚热带地区黏菌多样性研究,对安徽天堂寨山区的黏菌进行采集、湿室培养及分类研究。获得黏菌标本564份,鉴定为6目10科20属42种,其中,安徽省新记录种10个,包括极小无丝菌Liceaminima,细柄半网菌Hemitrichiacalyculata,鲜黄团毛菌Trichialutescens,硫磺绒泡菌Physarumsulphureum,垫形双皮菌Didermaeffusum,半圆双皮菌Didermahemisphaericum,胶皮菌Collodermaoculatum,疣网发菌Comatrichareticulospora,灰褐发网菌Stemonitispallida,小褐发网菌Stemonitisinconspicua。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血液分析。方法针对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对血液的保存、血液型号的填写等应仔细关注,对临床输血进行研究,记录输血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血液分类为含白细胞血液有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以及全血,对血液进行过滤,去除血液中的杂质。在针对临床上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预防输血中出现的血液病毒的传播,在一般的输血过程中,采用激素以及其他抗过敏类药物预防,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血液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中对输血的需要正在提高,针对严重失血患者进行补血以及血液坏死患者进行换血,血液的用途在临床中逐渐的提高。结果输全血以及悬浮红细胞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多次输血以及反复的进行输血,输血中不良反应类型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皮肤瘙痒、溶血反应,在输血中易发生细菌感染、急性肺炎的坏损、血小板无效性以及输血后出现的紫癜等,在去除白细胞后可以减低输血中形成的不良反应,输血过程中有效的提高安全和血液的重要。结论在输血过程中去除白细胞血液可以降低输血的不良反应。
简介:目的:探讨新鲜全血在血液分析仪比对及传递的临床应用。方法:用HST-302流水线1号机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参比检测系统,对非血液系统疾病门诊患者新鲜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血细胞比容(HCT)进行定值,再用该血对HST-302流水线2号机进行比对校准,最后利用该定值新鲜全血在HST-302流水线1、2号机进行传递,Sysmex软件IPU有Cumulative累计功能,可保存检测结果,我们通过Cumulative即可随时监测仪器是否存在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结果:通过新鲜全血对HST-302流水线1、2号机的比对,发现2台仪器一致性良好;新鲜全血传递可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仪器状态是否在控。结论:采用健康人新鲜全血比对校准后,提高了不同血液分析仪之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利用新鲜全血在不同血液分析仪间进行传递是一种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血涂片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4月在我院实施100例病患应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镜检,将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器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劣势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此来证实血涂片应用的重要性。结果所有100例病患中经过血液分析仪常规检查中显示存在异常50例,而经过血涂片镜检总存在真阳性25例(50.00%),假阳性25例(50.00%);而讲过血液分析仪检查中显示正常为50例,再次通过血涂片对其检查中发现其中有3例(6.00%)病患存在假阴性结果,而真阴性结果为44例(92.00%);经统计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敏感性为89.29%;而特异性则为63.77%;而诊断符合率为72.00%。结论血常规检查会发生检验结果错误的情况,如应用血液分析以在检查中存在血细胞异常时,一定对其再次实施血涂片分析,以此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安全性,才能更加全面了解病的身体状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故血涂片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