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豫北冀中南地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紧密联系的文化区域,大体上南起黄河,北至拒马河,并以沿太行山东麓及其附近宽约100公里左右的狭长地带为中心范围.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该区已发现数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有数十处遗址经过了规模不等的试掘或发掘,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该区主要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与特征、分期与编年、谱系与关系、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工作不平衡或开展不够,有些资料还发现较少,很多问题还不太明了或知之甚少,亟待进一步开展工作,加强研究,予以解决.时值世纪之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简单回顾,并对新世纪面临的任务及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教正.
简介: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图、全国自动加密观测资料和石家庄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的一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和风向在河北中南部的辐合促进了水汽的辐合。块状回波与带状回波交接处出现最大暴雨中心,逆风区和弱辐合区与较强降水相吻合。邢台次云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北部主云区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邢台北部低于-42云区范围扩大,邢台狭窄的强对流回波带形成。地面加密风场的变化以及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均对短时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带状回波在地面辐合线附近快速强烈发展,而且随着河北中南部地面辐合线的消失而原地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