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 要:气象灾害在多数情况是不可预知的,但极大地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也是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为了使农作物的产量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就要深刻的了解不同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以防范出现不同气象灾害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也应该给人们宣传有关农作物的防御措施,使人们增强环保和防范意识;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自然灾害出现时最大程度的减少农作物的损失,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产量;影响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然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干扰,最主要的就是农业气象灾害。要想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首先就要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所以探讨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农业产业和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1 农业气象灾害简述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气候突变对农作物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最终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的状况。所以气象灾害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天敌,例如:干旱、洪涝、台风等,而这些都是不可抗的因素,因此对农业产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农作物随着温度和湿度的不同,生长状况也不同,但有些气候变化并不会使农作物产量减少,所以农业气象灾害是针对自然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变化而言的,并非简单的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1 季节性明显 一般情况下气象灾害出现时温度也会产生极大的变化,所以如果温度变化明显时,可能就预示着气象灾害的到来。比如在我国北方的春季经常会产生大区域的干旱现象,所以也应该注意气象灾害的季节性特征。 1.2 区域性产生 根據不同地区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情况,同一地区产生的气象灾害往往是相同,如果一个地区经常缺少雨水那么这个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若出现暴雨很有可能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情况。但区域性灾害的产生并不是固定,可能会出现在某一个区域,当然若是不出现则皆大欢喜。 1.3 多灾害并发性 多灾害并发性是指当一个地区出现一种自然灾害时,往往也可能出现其它的自然灾害。例如:当一个地区出现干旱时,就可能伴随着病虫灾害的发生,多灾害并发性就会对农作物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若真的产生这种情况时,农业生产严重失衡,从而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当农业生产受到特别严重的损害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1 农业干旱 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都有所不同,其对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影响比较大。气象干旱是由降水量等其它自然因素使农田水分短缺或异常,但农业干旱是降水量极大的减少,使土地的水分大量流失,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裂,更重要的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不平衡,无法满足作物本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若情况严重便不只是产量减少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然而产生农业干旱的原因不只是缺少水分,还可能受到当地的土壤条件、施肥情况、空气污染情况等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也可能是诱因,一个地区中总体的经济情况不好时也可能会导致农业干旱,阻碍农业发展,降低作物产量。 2.2 农业洪涝 当低洼农业种植区域有持续性的大暴雨发生时,就会产生渍水淹没等气象灾害,从而引发洪涝。洪涝不仅会使农作物产量降低,更会出现绝收的现象,从而阻碍农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洪涝不仅阻碍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会对群众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威胁。农业洪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沿海区域和容易产生台风的地区,在夏季时降水量会出现显著的改变,可能会大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2.3 农业冷冻 冷冻性灾害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出现的为低温冻害、冷害。如果一个地区长时间出现低温、寒潮,就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下降或颗粒无收。正常情况下,冬天是最经常发生农作物冻害现象,如果冬天气温长时间的低于零度,就会使农作物的生长原生质遭到损害,那么植物的根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植物直接死亡。作物的种类、生长区域、水分和发育所需的温度都大不相同,所以作物冻害的程度就会不同,但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区域气候状况的差异性,产生的冷冻灾害也大不相同,灾害的名称也不相同,春寒是指在华南区春季发生的低温冷冻灾害,寒露风是指华南区秋季晚稻抽穗扬花期发生的自然灾害。所以应该注意对不同地区的气温进行记录观察,从而当灾害出现之前实施防范措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3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措施 3.1 提升防范意识 我国的科技水平在飞速发展之中,所以气象人员可以几乎准确的预测气象信息,所以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气象信息来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相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员进行气象灾害防范培训,讲解防范气象灾害的内容,加大防范灾害的宣传力度,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前给出防范措施,同时引进一些高科技产品应用到农作物的种植之中。除此之外,也要告诉人们保护环境对防范气象灾害的益处,使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从而加强种植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推动全民防灾减灾,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提升的目的。 3.2 加强建设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成立一个完整的灾害预防体系是当前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举措,可以结合科学技术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成立灾害预报监测系统,这样就可以对气象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气象信息便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的防御性。掌握不同农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产生的灾害以及特点,并且可以结合以往的经验给出适当的防御措施等,都是种植人员所需要做的。 种植人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对一些常见的冷冻灾害进行提前防范,根据不同时期作物的生长数据喷洒适量增温助长剂,同时如果霜冻情况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最新的防霜技术来保护农作物。对一些经常出现干旱洪涝灾害的地区,种植人员可以结合所种植作物和区域环境的特点来防范气象灾害,要提高对新型农业技术的利用率。 3.3 保护生态环境 人们越来越追求经济的发展,却对生存环境的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便是人们因破坏自然环境付出的极大代价,所以每当人类发生进步时,都很可能伴随着自然环境的压力极大增加,极端天气在人们眼中也不再罕见。我国城市化脚步在不断地加快,人们对路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硬化的面积也不断加大,这就会使地面的透水率降低,而这些都将对气候环境产生影响,也会使洪涝灾害逐渐加剧。所以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根源上减少气象灾害的发生,还是要让人们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和做好生态环境的防范工作,这样才能降低气象灾害对人类和农作物的影响。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维持生态平衡,使气象条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的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气象灾害这一不可抗拒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绊脚石,所以要想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人们结合当前的先进技术,提前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措施,同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来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房世波 . 分离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的方法探讨闭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 20 ( 06 ): 13-18. [2] 工春乙,娄秀荣,工建林 .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阴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5 ( 05 ): 37-43.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获得了全方位发展的背景下,各领域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农业领域也有了良好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社会稳定的保障。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一批抗灾减灾的防灾机制,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及技术落后等原因,防洪工程和抗旱水利工程仍然不足,而且很多地区抗击气象灾害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发生气象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当前国内外一些典型的农业气象灾害,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出应对策略和防御措施,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根基。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和关键。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业发展质量的高低,事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习总书记指出,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种优则粮丰,而优良的种子只有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生产才能保证种子质量。一个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品种种子,在同样的条件下,要比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品种种子增产7%~15%。因此,发展种子标准化工作是促进种子质量提高、推进农业现代化、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及监管体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中国种子市场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中国行业发展存在的法律意识浅薄,研发能力不足和企业竞争力弱等问题在种子市场暴露无遗。跨国公司凭借着占领市场早、科技水平领先的优势不断地占领世界种子市场,中国种子企业发展面临强烈制约和巨大挑战。内部存在制度体系不完整引发出众多矛盾:优良产品种子无法推广、生产经营市场尚未形成、监督力度安全意识不够等均阻碍着中国种子市场骨干企业的形成和发展。随着中国种子企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传统的管理理念逐渐显示出各个方面的不足,种子企业市场规模、研发学科规划、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尚未解决,其风险性足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标志着中国种子进入到新的创新阶段,提高了企业研发标准,种子研发团队树立更加明确目标,使得未来种子将成为规模化朝阳产业,为中国基础企业同骨干企业共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及监管体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精准农业技术、垂直农业与城市农业、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及农业机械化与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通过整合高科技手段,如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确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垂直农业和城市农业则通过创新种植模式解决了空间限制问题,提升了城市食品供应的可持续性。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优化决策支持和资源配置,自动化灌溉与施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确度和效率。现代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总体而言,这些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显著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