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59年,科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市土甬桥区褚兰镇高墙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8年他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他肯学习、爱科技、一心扑在农业科研上,是乡邻们熟悉的科学迷。褚兰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这里的农民种植无籽西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西瓜不能重茬,种植一年后必须间隔七、八年才能再种植,否则就会大面积死苗,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如果换茬种植,这里农民的人均耕地不足二亩,制约了农民种瓜的积极性。面对这令人困惑的局面,他决心在品种和技术上来一次彻底更新。首先他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种植西瓜的资料,又数次到外地请教专家、学者,然后在自家的承包地里进行嫁接试种对比试验。1986年早春,他大胆使用南瓜、葫芦等瓜苗作砧木,嫁接4000多棵有籽西瓜苗,结果只有一棵用葫芦苗做砧木的嫁接苗成功了。虽然是1/4000的成活率,但毕竟看到了成功的希望。1987年,他经三次试验,认为葫芦作砧木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高、产量增幅大、品质好、耐重茬、抗病性强。同时,从顶插法、靠接法、劈接法等多种嫁接法中,选择了双根靠接法,使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又经1988年重复试验,嫁接和成活两个关键性技术得到解决。有籽西瓜嫁接换根抗重茬技术获得成功。

  • 标签: 大王刘孝科 无籽西瓜大王
  • 简介:每次去延安采访,地区档案局的韩局长、雄飞馆长都向我介绍文副专员,说他对地区的档案工作非常重视,而且为全地区档案事业的发展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作为一个地区的常务副专员文同志的工作是很忙的,然而我请地区档案馆的雄飞馆长转达了我想见见他的愿望。在他的办公室我见到了这位精力充沛的领导,他向我谈了他对档案的认识。他说:档案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档案使我们和过去的岁月联系在一起。因此,档案工作本身是一项非常值得人们尊敬的工作。对待档案工作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同样档案工作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延安是革命圣地,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同时

  • 标签: 档案工作 档案局 文明建设 档案事业 地方精神 发展水平
  • 简介:唐修《晋书》与《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标注对於研究两晋不可或缺。可就两者的关系而言,一向缺乏充分的研究。传统史家们常认为《晋书》史料多采自《世说》、注。

  • 标签: 《晋书》 《世说新语》 刘孝 中国 历史研究 古代典籍
  • 简介:据报载,浙江省慈溪市长河镇一名党员干部,因虐待年过七旬的老父母,被慈溪市纪委开除出党,摘掉了头上的乌纱帽。这条消息虽然令人拍手称快,但毕竟是个案,尚未形成普及的敬老爱老的法治氛围。

  • 标签: 以法逼 逼孝
  • 简介:1978年生于河南省郸城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曾在《中国书画报》、《国画家》、《美术》、《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并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亦有作品在全国大展中获奖。2002年《云绕层林松风起》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获优秀奖.

  • 标签: 《中国书画报》 《国画家》 《河南日报》 《郑州晚报》 协会会员 《美术》
  • 简介:近来翻阅某杂志,连续以红字大标题刊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二十四)》。编者这样弘扬《二十四》,认为《二十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令人费解:究竟是也?非也?不能不引起人们思考,加以明辨。

  • 标签: 《二十四孝》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孝文化 试析
  • 简介:若干年前,拜读过朱光潜先生的一本美学大作。在这本大作中,他用了许多篇幅论述“恐惧”.认为“恐惧”乃是人的七情六欲之中最为基本的情感。于人生的意义最大.因此尤须关注。记得当时读了。还觉得他有点儿小题大做.及至渐渐年长。所见所闻累积.才发现这个“恐惧”的意义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 标签: 恐惧 朱光潜 美学
  • 简介:妻从寺院听经回来,向我转述了老法师这样的一番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大众交往接触,必须常感念,即感谢、感激、感恩之念。”比如,你今天上市场买米买菜,可能您有时只想到,我买商家的商品,是拿钱给他赚,卖家必须把我当上帝,不然的话,

  • 标签: 生活方式 宽容心 善心 人格修养
  • 简介:第一次见到沈业,是在初冬。那时候沈业正在大兴土木,建生产车间和办公楼,办公和接待只好挤在一块儿,沈业的确忙碌。一拨儿又一拨儿的来访者令他应接不暇,这就不能不使我们生出一丝被冷落的感觉来。沈业不怎么喝酒,也不怎么劝酒。他说自己的肝有过毛病,腿上的伤痕也不允许喝酒,喝多了就痒,

  • 标签: 庄稼人 集团有限公司 伤痕 文工团 文化 家庭
  • 简介:如何继承“孝道”使之有益于当中国的老龄问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大课题。原政协主席李瑞环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国际第二届儒学大会上,非常明确的提出:“儒学博大精深……构成

  • 标签: 中国 孝文化 传统习俗 儒家学说 民族文化
  • 简介: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百善为先”的主导地位,它是中国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展开的精神基础和实践起点,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也是社会教化的核心和根本。但它并非如先贤们所说本于人性,而是后天的一个道德范畴。是人性之始,仁之本,要求尽性尽伦,落实于日常行为。对的过分强调及名利的诱惑,造成了对人性的束缚、歪曲,甚至毁灭。在当今,作为合理性的一面对社会稳定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人性 人伦
  • 简介:人的心灵是柔弱的。中国古代便有“杨朱见歧路而哭,墨子见练丝而泣”的故事,因为他们两个都见到人心是那么的容易迷失,那么的容易被污染。

  • 标签: 人生价值观 善心 人格修养 心态
  • 简介:12003年11月20日,在《明报·中国社会版》看到“名作家施蛰病逝”的消息,深感悲痛。

  • 标签: 施蛰存 中国社会 名作家
  • 简介:志书纂辑的历史资料是否丰富、真实、准确,决定着志书的使用价值,既是志书质量的核心,又是志书生命之维系。在志书的史、资政、教化诸功能中,史是最基本的。志书记述全面、客观、翔实、可靠,才能谈得上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服务(即所谓“资政”)和为社会服务(除了“教化”,还应包括为经济建设、文化研究等服务)。新方志首届熹书由于史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志书的质量。续

  • 标签: 志书质量 方志 历史资料 记述 教化 刍议
  • 简介: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将文化的建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爱”,而“爱”的核心是奉献.爱的教育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的教育可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独特内涵.学校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 标签: 孝文化建设 爱的教育 学校教育 素质教育
  • 简介:从前我家珍藏一本商务印书馆印行的线装连史纸铅印甲种《辞源》,民国四年(1915年)初版本,我家十分珍视,轻易不肯示人。我幼年初学临帖,听我父亲说“辞源”二字,遒劲有力,出自大书法家郑孝胥之手。那时我对於书法一道还未入门,郑书究竟好在甚麽地方、还领会不到,总觉得郑字黑大圆光,明丽醒目。我对郑书“辞源”二字印象深,是因为在当时看过颜、柳、欧、苏等诸家字帖,有了比较。事隔多年了。後在北京琉璃厂旧书摊上偶然发现《辞源》线装本,与我家收藏的版本一式一样,两大厚册,要价不高,我欣然把它贾下了。年前在上海一位朋友家见到郑书条幅,觉得不错。

  • 标签: 朋友家 二字 初版本 郑孝胥 北京琉璃厂 一本
  • 简介:新成老和尚,广东揭西人,俗名林成。1919年农历正月二十日生。1940年在饶平县隆福寺山家。1945午往韶关南华寺受具足戒。1950任广州六榕寺住持。1980年被选为广州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1996年荣任光孝寺方丈。2000年当选为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

  • 标签: 广东省佛教协会 新成老和尚 光孝寺 历史文物 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