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以我院对全髋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为例,研究患者康复情况和产生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全髋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8例患者对比观察,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的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数据,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86%,而对照组仅为78.57%。结论对骨科全髋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患者的锻炼和康复有巨大帮助,能够保证术后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1。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实践,观察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82例高龄患者,将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有1例,发生率为2.4%;对照组有5例,发生率为1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JOA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上,观察组为(12.5±2.1)分,对照组为(8.3±1.6)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7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情谊。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身体条件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对关节置换方式的选择是临床需慎重考虑的方面。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75例,全髋置换组38例,平均年龄(68.4±5.3)岁:半髋置换组37例,平均年龄(72.5±6.2)岁,对两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和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分级,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时间,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结论:75例患者均获8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关节置换后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及髋关节行走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髋置换组平均置换时间长于半髋置换组,置换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半髋置换组(P〈0.05)。提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操作时间短,置换中出血少,且置换后疗效与全髋置换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后使用不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处理措施,观察两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8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明显要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入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都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随访的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后疼痛及康复情况全髋关节置换术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案,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髋部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是近年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康复护理的目的指导患者如何在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后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有计划的、系统的康复指导,使患者术后近期内效果良好,下地行走后术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及活动明显改善。结果术后2周至3周出院,术后2周评定,按Harrisi评分标准,疼痛30至44分,跛行5至11分,活动度术前平均30º至140º,术后平均95º至215º。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有计划的、系统的术前康复指导及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不仅有效预防了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促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