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其中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13±0.24),ODI评分为(11.25±1.24),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56±0.89),ODI评分为(20.65±3.76)。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使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单侧椎间融合 单侧椎弓根固定 腰椎间盘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皮质固定治疗青少年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青少年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皮质固定并进行早期前臂旋转功能锻炼,3—12月后取出内固定,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9月按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估标准评估。优4例,良4例,中1例,骨折均愈合。结论该术式对青少年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支撑良好,无术后复位丢失,且可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是青少年桡骨小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桡骨小头骨折 指掌骨钢板 单侧皮质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与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术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行双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0例,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架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30例,在随访8个月后,观察肱骨下段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术前术后的ADL评分。结果肱骨下段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45±5.75)个月,术后ADL评分(74.68±3.54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在治疗肱骨下段骨折中使用固定架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肱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肱骨下段骨折 单侧 外固定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功能固定器治疗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3.02-2014.02期间在我院接受多功能固定器治疗的86例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双号将其平均分成2组,一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设为对照组;一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设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以及恢复达标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功能固定器用于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单侧多功能固定器 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3天早期功能锻炼,1周后扶拐,3个月后静力改动力,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随防5~20个月。治疗组2个月有少量骨痂生长,3个月有较多骨痂生长,6~7个月已达临床骨愈合。愈合最快4月,最慢8月,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全部病例负重功能及膝、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其中疗效优良43例(占76.9%),5例疗效一般(占9.6%),总有效率86.5%。而对照组愈合最快5.5月,最慢10月,平均愈合时间7.9个月。其中18例中疗效为优良10例(占55.6%),2例疗效一般(占11.1%),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方法选取我院4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根据受伤部位分为A、B组,A组

  • 标签:
  • 简介:前臂的功能主要是旋转功能,其对手部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对前臂骨折的治疗,有学者主张像关节内骨折一样加以处理。作者自2000年5月至2007年1月对58例手法复位欠满意小儿尺桡骨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临床随访前臂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固定支架治疗 单侧外固定支架 有限切开复位 尺桡骨骨折 小儿 前臂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未成年山羊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对肋骨切除建立新型脊柱凸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对象为14只雌性山羊,年龄5~8周,体重6~8kg。在全麻下进行模型制作,T5~L2做右旁正中皮肤切口,分别于脊柱左侧T6,7和T12、L1部位置入特制椎弓根螺钉,经皮下及肌肉下插入1枚不锈钢棒置入螺钉槽口内,远近端螺钉之间适当加压使脊柱向右凸;然后于脊柱右侧分别切除第7~12肋骨2~3cm左右。术后即刻及每4周拍摄正位X线片,观察山羊在生长过程中脊柱弯曲的变化。结果1只小羊因麻醉过量,术中死亡;另1只因术后感染而导致内固定失败,观察终止。其余12只小羊中,11只小羊X线片显示右侧凸畸形,并且Cobb角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只有1只羊术后Cobb角没有进展。术后即刻Cobb角平均为29.0°(23.0°~38.5°),8~10周后Cobb角增至平均43.0°(36.0°~58.0°),平均进展14.0°。术后8周(1只为10周)时获取脊柱标本,去除内固定后发现所有弯曲均为结构性。从脊椎的旋转和外观方面来看,均与特发性脊柱凸畸形相似。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建立脊柱凸模型的方法,模型与特发性脊柱凸相似,适用于脊柱凸畸形的实验研究。

  • 标签: 山羊 动物模型 内固定器 脊柱侧凸
  • 简介:德国铁路公司在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慕尼黑修建一条高速铁路新线,部分路段为改扩建段。这条高速铁路新线是作为欧洲高速铁路网欧洲基础设施规划的一部分。171公里线路上每个合同段都必须解决特定的任务。明挖法修建长1334米的隧道(罗特地区)也向工程师提出挑战。由于所遇到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由BilfingerBerger公司与MaxBoegl建筑公司组成的总承包合营公司不能采用原计划的明挖法修建隧道。因此.采用加盖法进行施工,修筑连续钻孔桩墙.在压缩空气下以较快的掘进速度进行挖掘。

  • 标签: 模板 侧墙 基础设施规划 铁路新线 高速铁路网 铁路公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采用可调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26例。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受访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Dienst评分为优1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可调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单侧可调外固定架 不稳定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多功能固定器治疗骨折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多功能固定器骨折治疗的患者23例,对其实施固定器治疗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8例患者在治疗4个月内愈合,剩余15例患者在手术4个月~6个月后愈合。结论多功能固定器治疗骨折患者,对其治疗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创面的愈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缓解患者因骨折造成的病痛折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单侧多功能固定器 人性化护理 骨折治疗
  • 简介:(广西融安县人民医院545400)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对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作出科学评价。方法对100例发生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固定架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运用固定架治疗的方法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所有的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康复,功能优良率很高。结论采用固定架的方法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是一种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单侧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 简介:胫骨平台C型骨折指胫骨双髁骨折合并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严重骨折类型,治疗复杂,预后差[1].我院自1993年3月~1999年12月,用超长固定架与T型固定交替治疗胫骨平台C型骨折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C型骨折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 交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Nuss手术中使用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临床经验及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方法以昆明市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8年12月930例Nuss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在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固定片与胸壁肌肉、筋膜包埋缝合固定方法的602例患儿(对照组)与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328例患儿(改良组)比较,从Haller指数、凹陷胸壁被矫治的外观效果、患儿及其家长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及胸廓的饱满程度、伸展性和弹性等方面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930例患儿均顺利实施Nuss手术,术后1周手术疗效评估满意。两组患儿在术前体重、年龄、营养、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改良组患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影像学检查、术后钢板取出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26/602)的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钢板移位。改良组患儿术后无钢板移位发生,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加钢丝固定固定片改良方法在儿童Nuss手术中操作安全、易行,没有额外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难度,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明确,我院现已将此改良方法常规用于儿童Nuss手术中。

  • 标签: 漏斗胸 并发症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与比较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治疗中传统跨伤椎固定治疗与经伤椎固定临床效果。 方法: 抽调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在我院骨外科诊治的 92 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46 例患者采用跨伤椎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 46 例患者给予经伤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伤椎压缩率、后凸 Cobb 角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显著。术后半年统计,实验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丢失、 Cobb 角丢失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各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经伤椎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断脊柱骨折效果更显著,术后骨折 恢复指标优于传统手术恢复指标 ,临床医师可广泛应用。

  • 标签: 伤椎单侧固定 跨伤椎固定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伤椎固定及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统计学原理平均分为对照组(n=34例)以及实验组组(n=34例)。前者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后者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实验组的Cobb角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Cobb角,提高机体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经伤椎单侧固定 跨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经伤椎固定及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8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 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统计学原理平均分为对照组( n=34例)以及实验组组( n=34例)。前者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后者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的 Cobb角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8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3.5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 Cobb角,提高机体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经伤椎单侧固定 跨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分布组与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分布组优于分布组。对PKP手术骨水泥呈病例,可行对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双锁定钛板和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双锁定钛板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双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安全性高,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情况更具有优越性。

  • 标签: 双侧锁定钛板 单侧锁定钛板 股骨远端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