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里、后"等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很高,用法上也很有特点。语法学界对这些的性质、命名和归属有不同看法,有的归入名词,有的看做介词,有的认为是助词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的语法功能进行描写,指出其语法意义是表示方位,处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的"上、里、后"等,起位置化的作用;其命名以"方位"为宜,可以单列为一类。

  • 标签: 单音节方位词 性质 归属
  • 简介:《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是学习研究我国上古历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以《尚书》单音反义词义为研究对象,力求为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做出有价值的工作。

  • 标签: 尚书 单音节 反义词
  • 简介:就英语单音中几个基本的读音规则及其例外,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针对作者认为不恰当的某些定义重新进行了定义.

  • 标签: 英语 单音节词 读音规则
  • 简介:从历时角度来看,一方面,从唐代出现状语结构助词"地/底"开始,状语位置对形容的描述性要求逐渐增强,单音形容因描述性较弱,而不再发展其做状语的功能;另一方面,唐代以后动结式迅速发展,使得句法结构"表示动作结果的单音形容+动词"停止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词法现象,原有的句法组合或消失、或作为历史句法现象沉淀于现代汉语之中。从认知角度来看,依据经验主义的认知观,人们倾向于对受关注度较高、易感知的动作行为分类,还倾向于用动作行为场域中恒定出现的性状为其分类,而单音形容做状语在语义上多是给动作行为分类,该结构的组构需满足人类的这两种认知倾向,因条件过高故而不常见。

  • 标签: 单音节形容词 状语 描述性 动结式 经验主义的认知观
  • 简介:从语言实例看,两项定语,且其中一项为单音、一项为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定中结构有三种语序:居首单音定语必须后移、居首单音定语不能后移、居首单音定语后移不后移都可以。关于居首单音定语的移位,目前有三种解释:韵律制约,韵律、句法、语义优选论,语义松紧度接近原则。文章在评述相关研究得失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区分不同生成方式的居首单音定语定中结构,认为韵律与指称性、描写性语用差异的互动解释也许是条不错的路子。

  • 标签: 单音节定语 移位 指称性 述评
  • 简介:制定有代表性的发音例字表,运用COOLEDIT2.1语音处理软件,把贵州黔西方言四个声调的单字语音制成相应的语音图谱。探析贵州黔西方言单音字对于进一步分析研究方言,应用于声纹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黔西方言 语音 语图
  • 简介:借助大规模真实文本,以认知语言学理论及标记理论对"还A着呢"中单音形容的不对称现象进行描写和考察,并进一步从语义角度阐释了单音形容在"还A着呢"句式中的三种情况。

  • 标签: 反义词 不对称 标记
  • 简介:汉语动作动词自身语义中内蕴了大量体现行为"方式"的语义特征。本文通过对单音动作行为动词内部语义系统中"方式"特征的提取、考察和描写,结合范畴化认知,梳理内"方式"语义范畴的层级和类别,指出"方式"特征是动作行为的一类具有区别性意义的特征域,有的已深深内化在汉语语言表达认知之中。

  • 标签: 单音节动词 方式语义范畴 词典释义 范畴化
  • 简介:网络新词“duāng”以及一些网络单音拟声的新兴,对传统汉语单音拟声提出了挑战。它们的形成必须符合单音拟声词语音、文字、语法的普遍特点,这样才能固定下来成为语言符号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未来出现的新单音拟声提供必要的形成依据。

  • 标签: 网络新词 “duāng” 单音节拟声词 语言符号
  • 简介:汉语词汇在音节方面从古到今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单音词汇比重日趋下降,复音节(主要是双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上升,最终取得绝对优势。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语音系统简化的结果。例如:王力先生解释说:"双音的发展是对语音简化的一种平衡力量。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单化,同音逐渐增加,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双音增加了,同音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1]另一种解释是从一多义方面讲的:复音化是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日益增多的新概念和合理节制一多义现象。[2]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汉语词汇由单音向复音节转化的原因:一、语音简化说;二、表意明确说;三、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的影响。

  • 标签: 汉语词汇 复音化 动因 文化意识
  • 简介:目的绘制"男女声录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中单音和双音节词表以及短句表的言语识别率-强度函数(Performance-intensityfunction,P-I)曲线,获得正常人P-I函数曲线的言语识别阈和斜率两个参数,并加以分析比较。方法选择耳科正常人20名,采用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编写的"男女声录制普通话言语测听词表",包括单音词表6张、双音节词表8张及短句表5张,先分别获得其20%~80%的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的6个强度点,计算出各词表在各个强度下的识别率、言语识别阈、20%~80%的斜率和50%的斜率,采用Logistic回归函数进行分析,绘制其P-I曲线。结果(1)单音词表:20%~80%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强度为21、25、25、30、35、40dB(SPL),线性范围斜率为(3.5±0.1)%/dB,平均言语识别阈为28.5±0.5dBSPL;(2)双音节词表:20%~80%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强度为20、22、24、26、28、30dB(SPL),线性范围斜率为(6.3±0.5)%/dB,平均言语识别阈为24.4±0.5dBSPL;(3)句表:20%~80%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强度为22、24、26、28、30、32dB(SPL),线性范围斜率为(7.2±0.4)%/dB,平均言语识别阈26.3±0.7dBSPL。结论(1)三类词表正常人P-I曲线均呈侧向拉伸的S型,其言语识别率随着言语刺激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言语刺激信号强度上升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从而达到最大言语识别率。(2)句表的20%-80%线性范围斜率最大,其P-I函数曲线走形最陡峭。

  • 标签: 单音节词表 双音节词表 句表 P-I函数曲线
  • 简介:<正>标点古代文献,有时句中方位的属上或属下,均合于语法,但文句意义却不相同.兹择其有代表性者十余则,辨析如下.(1)《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沛公与项羽北救东阿,破秦军濮阳,东屠城阳.”(768)按:句中以“东”字属下,方位名词“东”用如动词,义为“往东”.《史记·樊

  • 标签: 标点 方位词 汉书 地理志 通鉴 《史记·夏本纪》
  • 简介:<正>汉语的特点,人们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大多是和其它语言比较后,找出汉语和别的语言的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正好是汉语的特点。由于不同点很多,哪一点才是汉语的主要特点,这就产生了许多争议。可是汉语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大家却忽略了。我们以为单音语素性是汉语最主要的特点。正因为这个特点,才决定了记载汉语的文字变不成印欧语那种形式的拼音文字,这个特点也决定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使语序在汉语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单音节语 汉语拼音方案 素性 主要特点 语序 汉字
  • 简介:摘要单音字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面对多个国家、基础各不相同的留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呢?同时面对留学生大多成年,母语的固有模式也对汉语教学的进行形成了阻碍的问题。本文将从语音、字形、字义、练习四个方面进行。

  • 标签: 语音 字形 字义 练习
  • 简介: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中的同形同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区分标准和有效的判定方法。准确认识同形同音和多义以及它们的关系十分重要。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一些常见的单音为材料,试着对它们在词目分合上的处理作出评析,并提供了改进意见。

  • 标签: 同形同音词 多义词词目 《现代汉语词典》 意义联系
  • 简介:诗歌作品"在+NP+方位"结构中的方位可以突破常规语法规则删略,NP的中心名词可以是人体部位、季节时间、空间实体、虚构空间、非居实体等非处所方位删略对常规语法规则的突破,具有渐进性特点。与此同时,与体貌范畴相排斥、NP高区别度、结构焦点化和话题化三条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作品"在+NP+方位"结构方位删略的自由度。这种非常规删略是"语言特区"平台上语言运用的"复古"现象,其使用目的是把三维空间关系降级为二维平面关系,凸显NP使之意象化,以契合诗歌作品经验呈示的特征。

  • 标签: 诗歌 方位词 删略 “语言特区”
  • 简介:在现代汉语的方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1982)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后头加上‘里’和‘上’。”(页44)《现代汉语八百》对方位“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界限以内”。在“名+里”的格式下一共列举了“...

  • 标签: “里” 方位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名词化形容词 《文苑英华》 维空间
  • 简介:摘要隆化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中部,七老图山脉西侧,东与内蒙古喀喇沁旗相邻。隆化距离北京约270公里,距赤峰约210公里,距辽宁朝阳约340公里。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隆化方言词汇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特点。笔者认为隆化方言是一个介于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之间的一种过渡方言。词缀丰富是隆化方言词汇的一大特点,本文旨在讨论隆化方言词汇中较为常用的前缀。

  • 标签: 隆化方言 词缀 前缀
  • 简介:单音语言单位的叠加运用是《白鹿原》叙述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陈忠实先生对语言创造性运用的结果。这种叠加结构对于小说叙述语言富于质感和张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进而形成《白鹿原》叙述语言的特色,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研究这种叠加结构,对于进一步研究《白鹿原》的语言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白鹿原》 叙述语言 单音节 语言单位 叠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