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真空灭弧室的场致发射特性直接影响着真空开关的分断能力,而高频涌流是影响场致发射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真空灭弧室进行高频电流激励,并在实验上测量了不同磁场下的场致发射电流。结果表明,在高频电流激励下,真空灭弧室中的电磁场分布呈现出“中心强、边缘弱”的特征;在磁场较大时,电磁场分布呈现为双极子型分布;在高频电流激励下,真空灭弧室中的电场强度明显增大,但由于等离子体放电等离子体具有较强的局部场强,使得局部电场强度分布并不均匀。通过在真空灭弧室中施加高频涌流,并改变电磁场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有效地抑制真空灭弧室中的场致发射电流。研究结果为提高真空开关分断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Ⅱ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Ⅱ区辐射中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国外台站的2695MHz、4750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a)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1-3)×10^2cm^-3间,此外通过对G18.2-0.3复合子源IRAS资料的分析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该HⅡ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理、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500μ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2×10^4-10^5L⊙间。它表明与G18.2-0.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Ⅱ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一堆积”形成模式的合理性。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虚拟化在中短波广播发射电台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资源进行抽象化、隔离化和共享化的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广播电台信息化建设方面,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广播电台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技术人员可采用虚拟化技术,优化广播发射电台服务器运行模式,借助网络虚拟化系统以软件形式再现物理网络,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标准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间接强化硬件设备之间的独立性,以此提高不同广播发射电台在信号处理标准与解码算法等方面的兼容性。同时,虚拟化技术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确保虚拟化技术有效实施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