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气池,是小儿望诊一个重要部位,通过观察其色泽变化,能发现小儿早期病变,对判断小儿病情变化、疾病转归、预后均有一定临床价值,并能为小儿体质调养治疗提供方向。笔者通过结合前人经验及自身临床观察,认为气池分太阳区、阳明区、少阳区,且不同区代表不同病位。气池色泽更是能体现患儿不同病机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佐证。

  • 标签: 气池 黑眼圈 中医 小儿望诊
  • 简介:摘要:名著导读,在初中阶段语文教材当中,一直被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对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丰富学生文学素养积累具有至关重要影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推进和发展,名著导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教学目的上更加强化文化观念导入,强化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培养。在表现形式上,强调学生多样化名著导读阅读体验,开拓学生阅读视野。总之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当中名著导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推进,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并且这些变革对于语文教学工作也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变革;意义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相关指标在肺癌患者体内变化及其与TNM分期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n=190),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100),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促进精神分裂患者用药安全,提升用药安全性,特探究几种不同抗精神疾病药物,使用后对血清催乳素,安全水平影响,而高催乳素则会导致人体产生高催乳素血症,它能给人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它可使人性生活减退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可以造成患病者乳房发生异常情况经期紊乱等等。这种病症极大威胁了人生命安全因此对此项实验研究在生活中具有积极意义。方法 对2019年1月至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相关分组。分组完后,一对每组每个人催产素水平进行相关测量,然后分别采用四种药物进行相对对等程度治疗,进行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又对四组所有的人员进行催产素水平测定。结果 测量人员将数据进行汇总,发现四种药物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疗效都比较好,又发现阿立哌唑对催乳素影响是最少。其余奥氮平,利培酮舒必利等三种药物相差并不是太大。经最后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结论 其中所采用药物对抗精神疾病有非常显著疗效,其中阿立哌唑对催乳素影响是最少,副作用较少,利于治疗精神病患者疾病,值得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血清中催乳素含量 抗精神疾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 探讨研究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妇女凝血指标变化及其对临床治疗工作意义。研究方式 本院选择从2019年1月~11月期间收治共计60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及60例处于正常晚孕期妇女,将之命名为实验组和普通组,分别对包括凝血 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在内凝血指标,以及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宽度分布(PDW)在内血小板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实验结果 在PT、APTT、TT上,实验组数据显著小于普通组,且Fbg指标数据显著超过普通组(P

  • 标签: 妊娠期妇女 高血压疾病 凝血指标 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20年3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8例肝炎患者纳入肝炎组,将同期27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同时抽取同期体检正常者4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血清SF、TRF、LN水平,并分析其诊断肝硬化价值。结果三组中,肝硬化组血清SF、LN水平最高,其次为肝炎组,对照组血清SF、LN水平最低;对照组TRF水平最高,其次为肝炎组,肝硬化组TRF水平最低,三组比较P<0.05;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F、TRF、LN诊断肝硬化AUC=0.743、0.879、0.831,诊断效能均较理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SF、LN水平呈高表达水平,TRF水平呈低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初步诊断肝硬化指标,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和治疗措施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铁蛋白 转铁蛋白 层粘连蛋白
  • 简介:摘要在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中,直立不耐受(OI)为最常见类型,因其不能耐受体位变化或长时间站立,故常在此类情况下发生头晕、头痛、黑矇,甚至突然晕倒等临床症状。OI虽无器质性损害,但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对OI患儿予积极有效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OI虽有一定认识,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相关,现着重介绍神经体液调节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儿童OI中变化意义,并探讨OI患儿相关治疗对RAAS影响。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直立不耐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将2018.06月-2020.0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冠心病患者为本研究观察组(n=60),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健康者为本研究对照组(n=60),两组研究者均接受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结果:观察组TB、DB、IB以及UA指标水平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并了解其变化情况,有利于临床掌握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有效且正确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腰椎间盘退变病人中通过进行炎症水平变化分析,比较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本次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均于2018-2021年入院,本次选取量本数量较大,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数量为220例,随后分析炎症因子等相关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因子分析,试验组患者中其中白细胞介素-6值为24.90±3.56,超敏C反应蛋白为12.45±2.01,IL-18为43.09±3.24,整体情况较优。经比较,t=8.406、9.468、11.436,P均<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退变病人其整体炎症因子水平相对较高,通过进行相关测量能够有助于进行病情诊断,效果较好。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炎症因子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9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集126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癌旁和肝癌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分析miR-59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乙型肝炎、门静脉癌栓、组织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并比较miR-597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采用单因素卡方和多因素回归分析miR-59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结果癌旁组织miR-597表达水平(1.28±0.28)明显高于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4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1,P<0.05)。中高分化患者肝癌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0.82±0.15)明显高于低分化患者肝癌组织(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7,P<0.05)。Ⅰ~Ⅱ期患者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70±0.12)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肝癌组织(0.2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P<0.05)。肝癌伴乙型肝炎患者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39±0.14)明显低于肝癌无乙型肝炎患者(0.7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门静脉癌栓患者组织miR-597水平(0.36±0.17)明显低于无门静脉癌栓患者肝癌组织(0.6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29±0.17)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8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9,P<0.05)。miR-597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29.5个月)明显高于miR-597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16.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5.905,P<0.05)。miR-597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35/68,51.47%)高于miR-597低表达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12/58,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5.046,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织分级、TNM分期、门静脉癌栓、乙型肝炎阳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癌组织miR-597表达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59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明显相关。

  • 标签: 微小RNA-597 肝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TJA)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变化趋势,探讨TJA后早期WBC增高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感染。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髋、膝TJA后1个月内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PJI)294例患者设为未感染组,2012年5月至2020年6月行初次髋、膝TJA后1个月内出现PJI31例患者设为感染组,回顾性分析这32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5 d检测并记录外周血WBC,比较各时间点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术后早期WBC增高相关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WBC对早期PJI预测价值。结果未感染组患者外周血WBC水平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在术后2 d达到高峰,术后2 d较术前增加(8.08×109/L±2.33×109/L),随后开始下降,术后5 d降至略高于术前水平。术后前2 d WBC变化范围为6.24×109/L~26.32×109/L。术后前5 d WBC增高发生率为95.6%(281/294)。与术后WBC增高相关因素包括术前WBC和双侧手术:术前WBC每增加1.00×109/L,术后WBC平均增加0.98×109/L[β=0.984,95%可信区间(95%CI):0.821~1.148,P<0.001],行双侧手术患者术后WBC较单侧平均增加1.03×109/L(β=1.026,95%CI:0.565~1.486,P<0.001)。WBC绝对差值(术后最大WBC值与基线绝对差值)预测早期PJI曲线下面积为0.655(95%CI:0.546~0.764,P<0.05),分析提供阈值为7.96×109/L,敏感性为57.5%,特异性为74.2%。结论TJA后WBC增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代表了对手术正常生理反应。术前WBC是术后WBC增高预测指标。在没有异常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下,若术后WBC未偏离其变化范围及趋势,则不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感染。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 髋,膝 白细胞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足口病患儿校正QT间期离散度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取50例手足口患儿作为观察组,同再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同步心电图和心率纠正QTcd以及cTnT定量进行检测,对比患儿QT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患儿阳性cTnTQTcd大于阴性和对照组,QTcd阴性组cTnT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足口患儿 校正QT间期离散度 临床疗效 心肌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时凝血因子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接受治疗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其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呈异常状态196例肿瘤患者为试验组,呈正常状态36例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根据TEG检测结果总体凝血指标(CI)值将试验组分为两组:高凝试验组(n=104):CI值>3;低凝试验组(n=92):CI值<-3。每个试验组再根据TEG结果R值、K值、α角、MA值分成3个亚组,即高凝一组(n=37)、高凝二组(n=34)、高凝三组(n=33);低凝一组(n=33)、低凝二组(n=30)、低凝三组(n=29)。同期测定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凝血因子(F)Ⅱ、Ⅴ、Ⅶ、Ⅷ、Ⅸ、Ⅹ、Ⅺ、Ⅻ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凝一组FⅡ、FⅤ、FⅦ、FⅧ、FⅪ和vWF活性升高,分别为(1 105±281)、(1 352±326)、(1 628±397)、(1 795±314)、(1 389±288)和(1 908±486)U/L(均P<0.01);高凝二组FⅡ、FⅤ、FⅦ、FⅧ、FX和vWF活性升高,分别为(1 068±189)、(1 194±205)、(1 529±394)、(1 562±241)、(1 150±196)和(1 722±415)U/L(均P<0.05);高凝三组FⅦ、FⅩ和vWF活性升高,分别为(1 411±196)、(1 212±327)和(1 713±457)U/L(均P<0.01)。低凝一组FⅤ、FⅧ、FⅨ、FⅫ和vWF活性降低,分别为(732±96)、(695±64)、(1 216±191)、(832±128)和(1 088±117)U/L(P<0.05);低凝二组FⅤ、FⅦ、FⅧ和FⅫ活性降低,分别为(714±102)、(1 125±108)、(783±95)和(912±111)U/L(P<0.01);低凝三组FⅪ、FⅫ和vWF活性降低,分别为(812±92)、(827±179)和(916±76)U/L(P<0.01)。结论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时仅有部分凝血因子活性发生明显改变。高凝状态时,FⅡ和FⅩ活性较高,成为抗凝治疗重要因素,FⅤ、FⅧ活性升高易引发深静脉血栓;低凝状态时,FⅤ和FⅧ活性显著下降,常引发出血或渗血。

  • 标签: 肿瘤 凝血因子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FC检测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出生后第1、7、14、21、28、35天粪便标本,以及发生NEC急性期及恢复期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FC含量。结果(1)生后1~35 d非NEC极低出生体重儿FC水平为143.5(47.8,391.2)μg/g。单因素分析显示,FC水平随日龄波动,21 d日龄时FC水平最高,随后下降;配方奶喂养、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喂养不耐受及孕母产前没有应用糖皮质激素者,F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F=10.550,P=0.001)、胎膜早破(F=13.311,P<0.001)、新生儿败血症(F=8.001,P=0.005)、喂养不耐受(F=4.751,P=0.030)、NEC(F=54.566,P<0.001)对FC水平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及喂养不耐受影响后,NEC组和非NEC组患儿FC水平边缘估计均值及其95%CI分别为3 162.3(1 412.5~7 244.4)μg/g、141.3(125.9~162.2)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1,P<0.001)。NEC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FC水平分别为3 166.9(1 745.1,6 806.4)μg/g、130.9(97.4,273.9)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4,P<0.001);而NEC组轻度与中重度FC水平分别为2 347.9(1 404.4,5 893.4)μg/g、4 114.7(2 764.5,9 208.4)μ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P=0.280)。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FC水平随日龄波动,并受众多因素影响。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FC水平检测,可协助NEC诊断及疗效评估。

  • 标签: 粪便钙卫蛋白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FC检测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出生后第1、7、14、21、28、35天粪便标本,以及发生NEC急性期及恢复期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FC含量。结果(1)生后1~35 d非NEC极低出生体重儿FC水平为143.5(47.8,391.2)μg/g。单因素分析显示,FC水平随日龄波动,21 d日龄时FC水平最高,随后下降;配方奶喂养、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喂养不耐受及孕母产前没有应用糖皮质激素者,F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F=10.550,P=0.001)、胎膜早破(F=13.311,P<0.001)、新生儿败血症(F=8.001,P=0.005)、喂养不耐受(F=4.751,P=0.030)、NEC(F=54.566,P<0.001)对FC水平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及喂养不耐受影响后,NEC组和非NEC组患儿FC水平边缘估计均值及其95%CI分别为3 162.3(1 412.5~7 244.4)μg/g、141.3(125.9~162.2)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1,P<0.001)。NEC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FC水平分别为3 166.9(1 745.1,6 806.4)μg/g、130.9(97.4,273.9)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4,P<0.001);而NEC组轻度与中重度FC水平分别为2 347.9(1 404.4,5 893.4)μg/g、4 114.7(2 764.5,9 208.4)μ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P=0.280)。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FC水平随日龄波动,并受众多因素影响。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FC水平检测,可协助NEC诊断及疗效评估。

  • 标签: 粪便钙卫蛋白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增生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9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300例,同期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患者240例,前列腺大小正常老年男性4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观察前列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时血清尿酸浓度。结果前列腺癌组CRP水平、Neu/Lym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癌组尿酸水平为(327.0±58.3)μmol/L、前列腺增生组为(375.2±68.4)μmol/L、对照组尿酸水平为(377.8±73.2)μmol/L,前列腺癌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F=55.6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是前列腺癌发生保护因素(OR=0.593,95%CI:0.542~0.718,P=0.004)。不同年龄、病理分级前列腺癌患者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F=12.73,均P<0.001),但血清尿酸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F=-2.72、t=0.77,P=0.068、0.460)。结论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男性相比,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尿酸浓度降低,而炎性标志物水平升高,表明血清尿酸可能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和发展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尿酸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变化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00例SU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无SUI等泌尿系统疾病经产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不同疗效患者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参数与SUI患者病情程度、疗效关联性。结果⑴观察组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均与SUI有关(P<0.05);⑶不同病情程度比较: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比较,轻度<中度<重度;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比较,轻度>中度>重度;⑷治疗后,疗效不佳患者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大于疗效良好患者,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小于疗效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后盆膈裂孔面积与病情程度、临床疗效呈正相关(P<0.05),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与病情程度、临床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能有效反映不同动作状态下SUI患者盆底结构改变情况,为SUI病情程度判断、疗效评估提供重要解剖学及功能学依据。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成像,三维 骨盆底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胃泌素17(G-17)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DN患者124例(DN组),按照DN分期分为Ⅰ~Ⅱ期亚组(68例)及Ⅲ~Ⅴ期亚组(56例),按病程分为DN病程≥3年亚组(83例),DN病程<3年亚组(41例)。另选取未合并DN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T2DM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G-17和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G-17正常值为1~7 pmol/L;G-17>7 pmol/L且≤15 pmol/L为临界升高;G-17>15 pmol/L为升高。结果DN组G-17临界升高率高于T2DM组[43.5%(54/124)比23.0%(23/100)],DN组G-17升高率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21.0%(26/124)比7.0%(7/100)、4.0%(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期亚组G-17临界升高率、升高率均高于Ⅰ~Ⅱ期亚组及T2DM组[58.9% (33/56)比30.9%(21/68)和23.0%(23/100)、32.1%(18/56)比11.8%(8/68)和7.0%(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年亚组G-17临界升高率、升高率高于病程<3年亚组和T2DM组[53.0%(44/83)比24.4%(10/41)和23.0%(23/100)、27.7%(23/83)比7.3%(3/41)和7.0%(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N患者G-17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 = 0.367,P<0.01),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r = -0.619,P<0.01)。结论G-17在大部分DN患者中异常升高,且与DN分期密切相关,可为筛查、评估T2DM患者肾功能状况提供辅助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2型 胃泌素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蛋白在大鼠正畸模型中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上颌磨牙间固定镍钛拉簧,建立实验性正畸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两组大鼠分别在加力12、24、48、72 h处死大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分析两组大鼠牙周组织内质网应激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牙周组织丙二醛(MDA)、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技术分析两组大鼠牙周组织细胞凋亡比例;组间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大鼠12、24、48、72 h MDA水平[(4.91±0.73)、(5.01±0.78)、(5.10±0.62)、(4.89±0.82) mmol/L]明显低于模型组12、24、48、72 h MDA水平[(6.43±0.81)、(8.41±0.89)、(14.22±1.99)、(7.45±1.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3.412、6.119、3.816,P<0.05)。对照组大鼠12、24、48、72 h SOD水平[(208.32±23.87)、(201.43±18.29)、(198.33±21.43)、(203.12±20.19) U/mg]明显高于模型组12、24、48、72 h SOD水平[(187.09±18.43)、(158.39±19.39)、(120.58±20.09)、(165.32±17.83) 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9、3.891、6.819、4.192,P<0.05)。对照组大鼠12、24、48、72 h GRP78水平(1.23±0.12、1.18±0.09、1.25±0.12、1.17±0.11)明显低于模型组12、24、48、72 h GRP78水平(1.57±0.10、1.78±0.09、2.19±0.11、1.7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2.290、2.891、2.099,P<0.05)。对照组大鼠12、24、48、72 h CHOP水平(0.89±0.09、0.80±0.11、0.85±0.10、0.87±0.10)明显低于模型组12、24、48、72 h CHOP水平(1.04±0.11、1.26±0.10、1.64±0.12、1.3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8、2.591、3.663、2.984,P<0.05)。对照组大鼠12、24、48、72 h TUNEL阳性率水平[(3.11±0.43)%、(3.49±0.32)%、(3.22±0.41)%、(3.62±0.43)%]明显低于模型组12、24、48、72 h TUNEL阳性率水平[(6.44±0.89)%、(9.39±1.95)%、(14.32±3.19)%、(10.32±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2.784、3.722、3.012,P<0.05)。结论在实验性正畸24 h,牙周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明显增加,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增加,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随着时间延长,牙周组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下降,牙周组织逐渐适应加力刺激。

  • 标签: 内质网应激蛋白 实验性正畸模型 凋亡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