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汉语语法学界对“动词、形容词名用”时的词性判定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了几种代表性意见的分歧和优缺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倾向性意见。文章认为,张志公当年提出的“名物”主张还是很好地考虑了“这本书的出版”等类现象的特点,也是有利于解释这类复杂现象的,至于用“名物”名称好还是好“动名词”好,毕竟是非实质性的问题。

  • 标签: "名物化"问题 动名词 词类 汉语 语法 词性判定问题
  • 简介:类型学上,如果一种语言有领格代词,它的动词或形容词能够变换形态而成为名词,它的被动标记有形态变化,那么,这种语言的名物过程不可能涉及句法转换,如英语(参看Chomsky1970)。不过,汉语是具有跟上述特征相反的语言。很长时间以来,汉语是否需要在名物过程涉及句法转换,这一问题似乎讨论得不多。本文提出具体证据说明汉语名物过程需要涉及句法转换,并做出分析论证,在语言描写及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名物化 汉语语法 生成语法
  • 简介: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名物是实现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在一致式(congruent)中由名词而非动词或形容词体现"过程"或"特征"即为名物隐喻。在阐释名物隐喻概念、类型和分布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科技语篇的语体特征,分析在科技语篇中名物隐喻的使用方式和主要作用。

  • 标签: 概念语法隐喻 名物化 科技语篇 功能特征
  • 简介:本文以名物功能特征理论为基础,选取了2006年9月期间《纽约时报》关于国际事件的报道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名物在新闻语篇中所起的语篇功能,解读《纽约时报》中的名物隐喻对阅读理解同类型英文报纸时所起的作用。

  • 标签: 名物化 功能特征 新闻语篇
  • 简介:我们从两个方面对“名物”这一概念进行了考辨。从所指内容角度而言,名物是具体特定之物,属于某个物类系统,并有明显的区别性特征。从词义学的角度而言,专有名物不属于名物词。在名词语义场中,专有名词和名物词是上位义和下位义的关系。名物词又具有音义关系多样性、理据性、系统性等语义特征。名物在文献中,不仅仅以词的形式出现,还以短语的形式存在。

  • 标签: 名物 所指特征 语义特征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写作中的名物结构使用情况,并对其教学提出了建议。借助语法隐喻的理论和英汉对比研究的成果,我们发现认知因素和母语的干扰共同作用导致了名物使用频率偏低和误用。其中,主要原因是用英语写作时产生的思维短路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之无法进行隐喻式思维。

  • 标签: 名物化 写作 语法隐喻 迁移
  • 简介:训诂应分一般训诂与名物训诂。通过或结合训解直接或间接名物来训释词义者,为名物训诂。它可以扩大训诂面,增加训诂效用,提高训诂成功率、精准度。作名物训诂有四条章法:定物点、训名物、理古训、用多证。

  • 标签: 名物 训诂 传统训诂 名物互求 文化史证 考古文物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16
  • 简介:今文《尚书》中玉凡12见,    一、大龟    九江纳锡大龟(虞夏书·禹贡)  今文《尚书》中,《说文·玉部》曰

  • 标签: 今文尚书 名物初探 尚书珍宝
  • 简介:佛教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乙方对甲方的借鉴,或者是图式,或者是造型,又或是细节构成,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以及技术背景,决定取舍。不过图式的接受与观念的接受并不成正比,而观念被改变的可能性更大,乃至有时只有图式,而观念竟是缺席。本文举出的净瓶与授水布施,可以算作一例。由象舆之例则可见图式自印度而中亚,而新疆,而东传到了敦煌,象背所设之舆,在借鉴与演变的过程中大致形成的三种样制,即中土化的结果。

  • 标签: 净瓶 授水布施 象舆
  • 简介:侗族处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很适于植物的生长,植物种类复杂繁多。侗语对植物的命名分类极具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侗语对植物名物的命名是侗族的植物知识和认知世界方法的体现,也蕴含着侗族丰富的植物文化内涵。

  • 标签: 侗语 植物名物 命名分类
  • 简介:处在新旧中西交汇之际,郭沫若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等,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郭氏的名物新证研究体现了他运用唯物史观承继传统考据学,并参之以古文字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新兴的科学的观点",融会新旧的治学思想与方法。

  • 标签: 郭沫若 名物新证
  • 简介:金刚石义项的“钻石”这一称谓始于清朝中期而非清朝末期,“碹石”即闽南语中“璇石”,即“钻石”。“碹石”作为闽南方言词语,时至今日在东南亚华文媒体中仍有生命力,而在中国大陆钻石义的“碹”已经变成“死字”,“碹石”在《申报》(上海版)中的频次显示,在来自报纸的主体语言北方官话的竞争下,“碹石”在庞大语料数量中显得生命力很微弱。探索名物词称谓的演变,对于了解语言的传播、传播过程中的接受心理及绘制语言地图集都是很有裨益的。

  • 标签: 钻石 碹石 名物 竞争
  • 简介: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及部分学者的研究观点,从古文字学角度考释西周铜器铭文的"昜金车"、"白马(每黄、发微)"、"鐈"三种名物,以期能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西周金文 名物 考释
  • 简介:摘要世界上的各事各物都有其各自的来源,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找出事物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清楚的分析事物现象本身,进而可以一定程度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命名理据是指事物命名的缘由和依据,名物词的命名也是有其来源的,而名物词的命名理据多与名物词的某一特征有关,解析名物词的命名理据对我们深入了解某一名物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 标签: 名物词 命名理据 理据的探求
  • 简介:《说文解字·鱼部》是鱼类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鱼部字的深入探讨对辞书专名研究和鱼类学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说文解字》鱼部有关鱼名字的词义疏解及对这些鱼名古今意义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汉代人对鱼类的认识,同时为辞书专名词条的撰写和鱼类学中鱼类中文名称的命名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说文解字·鱼部》 名物词 辞书专名
  • 简介:《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之一。文中从词典学、训诂学、汉语史学等学科的角度,对其中乐舞名物一些条目在语源上溯、词义诠释、书证引用、词语收列等若干方面存在的罅漏进行了考证,共订正词目26条。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孤证 书证过迟 释义欠妥 义项残缺 词语失收
  • 简介:哥窑作为宋代五大历史名窑之一,历来关于其窑址和产品类型特征多有争议。随着对哥窑问题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其窑址和产品类型特征已经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但是由于哥窑问题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就哥窑的名与物的演变流源进行梳理考察,提出一些粗浅的判断。

  • 标签: 哥窑 传世哥窑 文献 窑址
  • 简介:摘要马克思写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他之前写的手稿,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这个时候的手稿已经具备了著作的性质,不像以前写的,只是零散的手稿笔记;二是这部手稿中具有了以前没有的思想,即物化和权力的思想,本文重点阐述这两个概念。同时,这部手稿对后来的《资本论》作了基础性的工作,因此,对于这部手稿思想的探析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马克思 物化 权力
  • 简介:水族是一个以"饭稻羹鱼"农耕文化为传统的山地民族,水语植物名物是其传统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水语植物名的考释,得知水语植物分类主要有生活类、经济类、野生类、其他类四种;水语植物命名既有"属名+种加词"的"双名"法,也与植物部位、生存环境、生长阶段和思维习惯等有关,同时命名具有一定的构词规则;体现了按植物性状取名的人类共性,又呈现了水语认识植物的个性。

  • 标签: 水语 民族植物学 植物命名与分类 民族名物学
  • 简介:域外视角下的李商隐研究或是李商隐的域外传播与接受研究是学界关注不够的角落,本文探讨了朝鲜诗家对李商隐诗中名物进行的评注式批评,分别从动物、植物、景物三类进行研究,探索朝鲜诗家对李商隐诗歌的评注,以期对域外视角下的李商隐诗歌研究做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朝鲜诗家 李商隐 名物 评注式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