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尤其是近端胃癌根治术或全胃切除术时,通过悬吊肝脏以暴露最佳的术野,同时避免造成肝功能异常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和本中心对于腹腔镜下不同肝脏悬吊方法及具体操作,并分析其术野暴露情况、对肝功能影响、操作难易度等,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将各种悬吊方法进行总结归类,以利于腹腔镜术者选择最适方法进行肝脏悬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瘫患儿应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9月收治的脑瘫患儿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5)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n=35)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加用儿童悬吊训练系统治疗,训练时长为3个月。两组儿童分别于治疗前后,在康复训练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训练,能更有效的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闭孔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 2014年 01月至 2019年 01月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50例为研究对象,以经阴道闭孔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并实施治疗前后的全过程临床护理。结果: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措施后, 48例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2例患者有暂时性尿失禁情况。患者出院后接受随访, 3个月随访记录中, 2例患者暂时性尿失禁情况得到改善,且 48例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患者无复发情况,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经阴道闭孔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后接受临床护理措施,能够达到促进病情恢复的效果,提高患者排尿的自控能力。
简介: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地方经济活力的提升极大地带动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对经济规模要求巨大的行业,建筑企业在市场中必须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好的盈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为此,企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业务的发展,提高整体生产的数量与质量。我国最近几年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建筑机械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对企业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企业迈向更高端发展阶段的跳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悬吊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和后期步行生活能力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90例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训练基础上接受悬吊训练,行前瞻性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1次/d低频组,2次/d中频组,3次/d高频组;20 min/次,共训练3个月。1、2、3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者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runk control test,TCT)、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lassification, FAC)、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结果低、中、高频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CT 、BBS、FAC与M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与2个月低、中、高频组TCT分别为(36.21±6.31)、(42.51±4.33)、(49.52±4.90)分与(41.23±6.31)、(50.32±8.32)、(58.12±7.23)分,BBS分别为(15.11±4.31)、(19.69±5.86)、(24.56±8.74)分与(21.43±5.37)、(27.61±7.50)、(33.81±6.99)分,较治疗前[(23.46±12.80)、(24.69±9.33)、(22.84±10.11)分与(9.32±3.11)、(9.504.10)、(9.47±3.73)]均明显改善,且高频组较中频组与低频组、中频组较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训练3个月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频组患者在训练1个月时FAC与M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训练2个月与3个月FAC[(1.84±0.41)、(2.39±0.44)、(3.29±0.33)分与(2.74±0.77)、(3.63±0.56)、(4.50±0.43)分]与MBI[(27.32±9.33)、(34.45±9.21)、(44.77±10.27)分与(41.33±11.21)、(52.73±12.31)、(75.94±1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频组较中频组与低频组、中频组较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 d多次悬吊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人躯干控制平衡和步行生活能力,缩短病程。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悬吊疗法对脑瘫患儿运动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中国知网( CNKI)、万方( Wan Fang)、维普( VIP)、 PubMed、 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检索从建库至 2019年 10月 1日内发表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质量评价,采用 Review manager 5.3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项 RCT研究,共包含 695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 GMFM评分 [均数差( mean difference, MD) = 6.03, 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87-8.19, P< 0.00001]、 Berg评分 (MD = 4.46, 95%CI: 3.51-5.40, P<0.00001) , MAS评分 (MD = -0.78, 95%CI: -1.08-0.48, P< 0.00001) 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悬吊训练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简介:摘要探讨食管悬吊法在胸腔镜治疗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一期食管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们对30例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患儿进行胸腔镜矫治手术。按照手术时间将患儿分为2组:(1)常规组(A组,13例),采用常规一期食管吻合术,食管两端间断缝合进行吻合,未行食管悬吊;(2)食管的两端留置牵引线进行食管悬吊,食管一期吻合术采用后壁间断缝合,前壁连续锁边缝合组(B组,17例),对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患儿年龄、体质量、手术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165~210 min,平均(188.1±16.0)min;B组手术时间120~170 min,平均(146.5±14.5)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少,两组均无术中输血者,无手术相关的特殊并发症。A组有3例并发吻合口漏,2例采用保守治疗获愈,1例行胸腔镜吻合口漏修补术;B组有2例并发轻度吻合口漏,均经保守治疗后获愈(P>0.05)。两组各有3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需进行食管扩张(P>0.05)。食管悬吊及一期吻合术改良方法成功减少了食管吻合的技术难度,减少了胸腔镜治疗食管闭锁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吻合口漏的机会,降低患儿的手术并发症,有利于胸腔镜食管闭锁矫治技术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针联合悬吊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门诊的NLBP患者80例,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悬吊组,每组40例。悬吊组在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采用悬吊训练的治疗方法,联合组在悬吊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疗效与复发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时联合组VAS、ODI评分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2.6±0.8)分、(17.2±2.6)分和10.0%(4/40例),悬吊组分别为(3.9±0.9)分、(19.3±3.2)分和27.5%(11/40例)。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VAS、ODI评分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悬吊训练组(P均<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 0~3分的例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联合组均明显高于悬吊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未见晕针、断针、针孔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悬吊训练及腹针联合悬吊训练均能改善NLBP患者的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但腹针联合悬吊训练疗效更佳,复发率降低,疗效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对颈椎病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的影响,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SET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SE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推拿治疗训练,SET组根据表面肌电图的结果实施特异性的SET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进行颈伸肌的sEMG测试[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斜率值(MF slop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SET组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AEMG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ET组治疗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ET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1.3)分和(3.0±1.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SET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降低值与VAS的变化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SET组分别为(r=0.463,P<0.05;r=0.678,P<0.05),对照组为(r=0.550,P<0.05;r=0.486,P<0.05),即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的下降率与VAS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ET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功能,且疗效优于推拿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对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同时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修复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纳入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排除术前下肢力线异常者及合并软骨损伤者。术前和术后1年时通过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磁共振(MR)观察术后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愈合情况。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t=7.98、5.55,均为P<0.05);且MR观察未发现半月板后根部再撕裂或半月板体部外凸。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可将半月板后根部撕脱复位并稳定固定于其解剖止点区域,从而维持半月板的环状结构以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3例(16只眼)肌力几乎为零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8岁。采用重睑法切口,于上直肌与提上睑肌之间的结膜上穹窿处分离出check韧带,悬吊固定于睑板上缘使上睑缘抬高2~3 mm,眶隔后分离形成额肌瓣缝合固定于check韧带下端,动态调整提高上眼睑高度至角膜上1~2 mm处。术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共13例16只眼,均于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16只眼睁眼时上睑缘均位于角膜上1~2 mm处,闭眼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未见结膜脱垂、睑内翻等发生。随访4~12个月,矫正效果良好共12只眼,效果一般3只眼,矫正不足1只眼,矫正总有效率约93.75%(15/16), 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结论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能有效地提高上睑缘高度,具有矫正效果确切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上睑提肌肌力极弱的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悬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能力、体征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悬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疼痛程度,缓解其颈椎功能障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切口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C-NDL)与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接受C-NDL与TVT-O治疗的女性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7例患者纳入研究,C-NDL组51例,TVT-O组56例,年龄分别为(58.8±9.3)岁(范围:43~81岁)和(56.9±11.4)岁(范围:32~87岁),咳嗽漏尿点压力[M(QR)]分别为70(20)cmH2O(1 cmH2O=0.098 kPa)和80(25)cmH2O。比较两种术式患者围手术期结果、客观治愈率、主观治愈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中文问卷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NDL组和TVT-O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30(10)min和40(30)min(Z=-3.73,P<0.01)。术后两组分别随访32.0(17.4)个月和41.0(23.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客观治愈率分别为48/51和54/56(χ2=0.01,P=0.94),主观治愈率分别为43/51和50/56(χ2=0.03,P=0.86),ICIQ-SF评分分别为2.29±4.02(范围:0~13)和1.71±3.67(范围:0~18),IIQ-7评分分别为1.12±1.85(范围:0~7)和0.70±1.70(范围:0~6),两组整体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术后C-NDL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1.5)分,低于TVT-O组的1.0(1.0)分(Z=3.41,P<0.01)。两组各有排尿困难2例,C-NDL组还发生阴道切口疼痛1例,TVT-O组发生大腿内侧轻度疼痛2例、新发尿急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比7/51,P=0.325)。结论C-NDL与TVT-O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女性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长期疗效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痉挛性脑瘫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悬吊训练(训练频率为每周6次,每次30 min,持续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GMFM分级量表(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步行速度(10MWT)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GMFM-D评分、GMFM-E评分、BBS评分和10MW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GMFM-D评分、GMFM-E评分、BBS评分和10MWT分别为(33.38±6.32)分、(40.25±7.66)分、(32.35±4.43)分和(14.03±2.89)m/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悬吊训练不仅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和粗大运动功能,还可提高其步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