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咬肌神经支配股薄肌移植术治疗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6—2017年37例接受股薄肌移植术的晚期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26例;年龄(40.3±12.7)岁。对股薄肌移植术前、术后口角移动距离(ΔT-C)、患者自评面肌功能量表(facial clinimetric evaluation,FaCE)评分,医生使用电子化临床面神经麻痹评估量表(electronic,clinician-graded facial function scale,eFACE)评分的差异。使用SPSS 11.0软件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年,手术前后患侧口角移动距离[ΔT-C术前为(-1.2±3.1)mm,ΔT-C术后为(6.1±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1);手术前后FaCE分别为(29.4±14.1)分、(57.6±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0.01);手术前后微笑总分、静态评分、动态评分、中面部评分4种状态下eFACE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8、-29.1、-41.3、-43.9,P值均<0.01)。结论咬肌神经支配股薄肌移植是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有效手段。
简介:目的探讨咬肌去神经对大鼠下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24只28日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n=9)、假手术组(n=9)、对照组(n=6),手术组切断大鼠右侧咬肌神经,假手术组仅解剖暴露出咬肌神经,不切除,对照组仅将大鼠麻醉。大鼠75日龄时行头颅CT平扫+三维重建.测量重建下颌骨相关线距:CT扫描完成后处死大鼠,切取双侧咬肌称其质量。结果手术组大鼠手术侧咬肌质量小于非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下颌骨长度Ⅰ、下颌骨长度Ⅱ、下颌骨长度Ⅲ、下颌骨高度Ⅰ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大鼠的下颌骨高度Ⅱ、下颌间距较低,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的下颌骨高度Ⅲ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肌去神经使下颌骨高度Ⅱ和下颌间距减小,对下颌骨长度发育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治疗早期完全性面瘫后的静态对称性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修复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静态口角歪斜程度(即口角静态对称性)将患者分为2组,口角轻度不对称(Ⅱ级)为A组,重度不对称(Ⅲ级)为B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时,通过Terzis微笑功能评级量表评估患者面部肌肉收缩活动情况,分为Ⅰ、Ⅱ、Ⅲ、Ⅳ、Ⅴ级,级别越高,面部肌肉收缩越好,与健侧面部肌肉动态对称性越好;通过口角静态对称性评级量表评估患者口角静态对称性,分为Ⅰ、Ⅱ、Ⅲ、Ⅳ级,级别越高对称性越差;通过Face-gram软件测量健侧和患侧口角位置垂直向差值(D1)和水平向差值(D2),客观评估术后面部静态对称性效果。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A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5±8.1)岁;B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6±9.6)岁。2组在性别、年龄、瘫痪侧构成、瘫痪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患者术前Terzis微笑功能评估均为Ⅰ级,术后1年A组中有30.%(9/30)达Ⅲ级,70.0%(21/30)达Ⅳ级,B组中35.7%(10/28)达Ⅲ级,64.3%(18/28)达Ⅳ级,2组微笑功能均比术前明显改善,且组间微笑功能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量表显示,术后1年A组中有73.3%(22/30)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达到Ⅰ级,26.7%(8/30)仍为Ⅱ级;B组中有39.3%(11/28)达Ⅰ级,42.9%(12/28)达Ⅱ级,17.8%(5/28)仍为Ⅲ级。A组达到面部静态对称效果(Ⅰ级)的比例较B组高(P<0.01)。术前和术后1年,A组D1值分别为(5.27±0.74) mm、(2.24±0.57) mm,B组D1值分别为(8.22±1.37) mm、(4.42±0.95) mm,A组D2值分别为(6.11±1.18) mm、(2.98±1.13) mm,B组D2值分别为(8.84±2.16) mm、(5.24±1.85) mm, D1值和D2值组内术前后比较、组间术前比较、组间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适用于不同程度口角不对称的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在明显改善面部动态对称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静态对称性;术前口角不对称程度可能会影响术后的面部静态对称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咬肌EMG检测在运动神经元病(MN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MND患者均进行常规EMG检测,包括上肢、下肢、胸锁乳突肌及咬肌,测定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MUP)的多相波、时限及波幅,募集相。比较患者咬肌EMG与胸锁乳突肌EMG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咬肌EMG病变程度与胸锁乳突肌EMG比较,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和波幅异常表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多相波、募集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时限增宽幅度分别为66.44%、58.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ND患者咬肌EMG检查所见异常表现与胸锁乳突肌EMG检测的异常表现具有可比性,在MND患者伴有颈椎病,尤其是患有高颈段颈椎病时,进行咬肌EMG的检查更具有鉴别诊断的积极意义。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硬度食物喂养下,大鼠在离乳后不同发育阶段咬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C(TyrosineKinaseC,TrkC)的表达变化。方法:对出生后18d刚离乳的大鼠分别喂养固体、粉状鼠粮,于大鼠3w、4w、6w、9w龄时取表层咬肌,利用RT—PCR方法检测NT-3及其受体TrkC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出生后3-9w内,粉、固体组大鼠咬肌NT-3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粉食组NT-3mRNA在6w时表达低于固体组(P〈0.05);TrkCmRNA在3-9w内持续下降,但粉、固体组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粉食喂养能够降低离乳后大鼠咬肌NT-3mRNA的表达,但对TrkCmRNA影响不大。
简介:目的:探讨偏侧咀嚼大鼠咬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开放程度与咬肌细胞凋亡情况的改变,以及二者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用电镜观察咬肌线粒体以及细胞凋亡形态;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拔牙侧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均大于实验组非拔牙侧和对照组(P〈0.05),其中4周组达到最高。除8周组,其他各实验组拔牙侧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实验组非拔牙侧(P〈0.05),且2周和6周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非拔牙侧MPTP开放程度与咬肌细胞凋亡指数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9245,P〈0.05)。结论:偏侧咀嚼过程中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的相关信号通路被激活,引起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对20例咬肌肥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其中试验组10例,术前超声测量咬肌厚度,且术中超声引导下精确注射,术后超声复查测量咬肌厚度;对照组10例,用传统的3点注射方法,术后超声复查测量咬肌厚度。结果注射后分别于4、12、24、36周进行超声检查,评估测量咬肌厚度,两组咬肌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P<0.001),注射后4~12周咬肌厚度缩小最明显,注射后4周,平均缩小26.8%,注射后12周平均缩小28.4%。24周咬肌厚度有所恢复,比治疗前缩小22%,36周比治疗前缩小20%。随访(8.0±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1例出现咬肌局部隆起,考虑可能是药物分散不均匀所致。试验组10例患者均满意,对照组7例患者满意。结论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有效治疗咬肌肥大,比传统注射方法更精确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的无创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19例,隔周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不能治愈者,间隔1周开始第2疗程治疗。记录病变转归和不良反应,追踪随访。评价疗效。结果经过3—8次局部注射,16例患儿完全治愈,腮腺咬肌区病变消退,表面皮肤色泽正常。注射期间未见局部溃疡,无过敏病例。随访1~3年,未见复发,无瘢痕形成及面神经损伤症状。3例病变范围较大的患儿,注射1疗程后因疗效不显著,分别改行手术或翻瓣激光联合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治疗.随访可见手术瘢痕,腮腺咬肌区轻度凹陷畸形.手术治疗的1例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3例均无复发。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治愈率高.不遗留瘢痕.不损伤面神绎.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侣对大范围的静脉畸形疗效较善.需配合其官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在+Gz所致的咬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重为200-250克雄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7只.A组用特制的固定装置固定5min,B组固定于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加速度曲线为梯形,G值增K率约为0.5G/s,+10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s,间隔+1Gz60s,连续5times/d,4d/wk.共3周.离心后测定咬肌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A组相I比.B组咬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未见变化.结论:增多的自由基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平衡失调在咬肌发生病理改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患者临床资料。注射方法:用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将100 U A型肉毒毒素配置成浓度为50 U/ml的溶液,标记咬肌"安全注射区",前、后边界分别为咬肌的前、后边缘,上界为嘴角至耳垂连线,下界为下颌骨的下边缘,在此区域内标记3个或4个注射点,注射点距离4个边界至少1 cm,每侧注射25~40 U。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并发症种类,总结治疗措施。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男8例,女152例,年龄(30.6±6.2)岁。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咬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下面部线条更加柔和,面部轮廓得到了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81.3%(130/160),主要有以下有4类:(1)非肌肉源性的并发症,包括淤斑5例(3.1%),一般于5~7 d可自行消退;头痛2例(1.3%),适当休息,2~3 d症状可消失。(2)与毒素效应相关的并发症,主要是咀嚼力下降,共86例(53.8%),随着药物的代谢3~12周逐渐恢复。(3)与注射剂量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面部下垂4例(2.5%),单次注射剂量双侧各30~40 U,2例未予特殊处理,约8~12周逐渐恢复,1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提升下颌缘后约2周逐渐恢复,1例于外院使用热玛吉治疗后逐渐恢复;反常性硬性咬肌膨出9例(5.6%),5例给予补充注射4 U A型肉毒毒素后1周内消退,其余4例未予特殊处理,1~2周后自行消退。(4)与注射部位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微笑异常3例(1.9%),嘱患者正确练习微笑动作,4~12周逐渐恢复;面颊凹陷21例(13.1%),1例患者通过注射透明质酸改善症状,其余患者未予特殊处理,8~12周逐渐恢复。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推荐的咬肌安全区域内进行注射,合理把握注射剂量和注射深度,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