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前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国别化的提法,被广为使用,但因所指不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不甚清晰,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不能笼统地谈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要分别对待,以利于国际汉语教育的长期发展.汉语作为外语教师应该本土化,也就是应该大量培养母语非汉语的本土汉语教师,大力提升汉语水平,完善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渐使其成为国际汉语教师主体.汉语课程设置应国际化,其缺失表现在,多少忽视了系统语言知识的讲授.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该国际化,这之中要让外国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汉语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正确的汉语表达方式.汉语作为外语教材的语言内容,不能国际化.作为语言教育用的国别化汉语教材,应该教授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
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国际化不但早已成为跨境教育活动和国际知识迁移中的重要趋势,而且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公共政策辩论的重要内容,日益展示了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我们已看到不少发达国家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体系和质量保障制度,教育国际化业已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开展双边多边外交、扩大文化影响、促进国际劳动力就业能力、乃至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国家战略。在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已成为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显现了教育国际化的巨大标杆力量,也成为地方和学校创新实践的重要指针,尤其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中美、中欧等人文交流机制已成为服务于构建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理论研究还落后于教育决策和实践的需要,学校和大众在国际化实践中的不少困惑还急需理论的解答和政策的引导。文章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反思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若干政策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