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采用1960-2011年西南地区(102°~107°E、25°~32°N)20个测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1960-2011年这52年来旱涝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典型干旱年份、多雨年份环流特征、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在这52年里,1961、1968、1976、1999年为多雨年,1977、1982、2003、2006、2009、2010、2011年干旱年,尤其2009-2011年的3年是西南地区1960年以来年降水量分布最少的年份。西南地区典型旱、涝年的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有密切的关系,典型旱年西南地区处在高压系统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同时该地的水汽条件不够丰富,不利于降水的形成;典型涝年西南地区处在低压系统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为水汽输送提供便利的条件,因而有利于降水的形成。文中从1960-2011年西南地区区域性旱、涝个例入手,结合52年资料,对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年变化、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及其典型旱年、多雨年的大气环流变化、水汽输送变化进行客观的分析。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南通地区三个测站(如皋站、南通站、吕泗站)2007 年4 月至2018 年10 月酸雨观测资料,对南通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通地区三个测站在近12年中均出现过酸雨天气,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吕泗站,南通站次之,如皋站出现频率最低;近12年来酸雨频率均呈下降趋势,酸雨污染不断减轻;在降水酸性程度、(强)酸雨频率、电导率方面,冬季和春季均要强于夏季、秋季。从影响因子来看,南通地区三个测站降水平均 pH均日降水量小雨至大雨强度时,pH 呈降低趋势,当达到暴雨、大暴雨标准的时候,pH 则表现为上升趋势。随着日降水量的上升而电导率不断下降,这意味着降水量愈大,降水的清洁度愈高。从主导风向影响因子发现,导致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风为东北偏东风;南通站与吕泗站酸雨频率出现最多的为东南风。
简介:利用2001—2011年常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对常州地区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地区年霾日数呈波动变化特征。常州地区11月至翌年1月霾出现较多,夏季霾出现最少;11时霾出现频次最多,14时次之,05时霾出现频次最少。霾发生时高空主要存在两种天气形势,地面存在3种天气形势。有降水出现时,如降水明显,不易出现霾;如降水较弱,可能出现霾,但出现几率较小。大气垂直方向的逆温对霾的出现有重要作用。常州地区霾出现时以2级以下偏东风为主,相对湿度多为41.0%—70.0%。大部分雾日(除雨雾外)基本上均出现霾,有雾霾的转换现象发生。2001—2011年常州地区污染物中CO、PM_(10)浓度与霾关系较密切(2012年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开始PM_(2.5)的监测)。个例分析表明,秸秆焚烧在有利的风向下将污染物输送至下游地区,加上气团的下沉运动使污染物聚集是霾出现的主要原因。
简介:利用环渤海地区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环渤海地区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各季节雾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运用天气学基本原理和天气学分析方法,研究环渤海地区春夏季和秋冬季雾出现的天气形势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雾出现次数的年际变化呈小幅波动且略减少的趋势;雾出现次数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冬季和夏季为雾的高发季节;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雾出现的次数最多,河北省南部和辽宁省中部地区雾出现的次数多于其他内陆地区。环渤海地区雾发生时高空环流形势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低槽型、高压脊型、平直西风型和副热带高压边缘型;而地面天气形势类型较复杂,主要包括均压场型、高压前部型、锋面气旋型、弱高压型、东高西低型、地形槽型和西南倒槽型等7种。环渤海雾发生时近地面逆温温差(T925-T)维持在2.5℃左右,温度露点差(T-Td)全部小于3.0℃,地面风速以微风为主(1—3m·s-1),风速较大时也有雾出现,但风速不超过8m·s-1。通过对环渤海地区雾出现时高低空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结合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为环渤海地区雾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为加强伊春林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和提高伊春林业气象服务质量,开展了伊春地区林业灾害风险普查与气象服务研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等方法,共收集到123个伊春林业气象风险点相关信息。数据显示:火灾、洪涝灾害是伊春林业风险点的主要类型。调查得知:全市现有防火瞭望塔165座,主要是监测火险灾害,气象监测站点41个,其他灾害还没有布设检测点;预警设施还在不断完善;影响林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类型为强降水和大风,主要致灾因子为温度、风速及降水量;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造林抚育等对气象服务需求量比较大,并希望通过电话、手机短信、预警系统通信网络获取林业气象服务产品。项目组依据风险点调查结果,对现有森林火险预报进行完善,编制《伊春林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服务方案》。建议加强林业气象监测、技术开发和应急局联动等多方面合作,进一步做好林业气象服务,有效地减轻林业灾害损失。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