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基序蛋白29(TRIM29)、三基序蛋白59(TRIM59)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RNA干扰(RNAi)技术由病毒介导法构建稳定表达TRIM29以及TRIM59短发卡RNA(shRNA)的NSCLC细胞株。以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小干扰RNA(siRNA)干扰后的TRIM29以及TRIM59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iRNA干扰后NSCLC细胞株的迁移能力,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细胞中的人类直系同源物(Twist1)以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皮尔逊(Pearson)法进行评价。结果TRIM29处理组、TRIM59处理组及联合处理组穿过基质膜的迁移细胞数均低于空白组、对照组,且联合处理组穿过基质膜的迁移细胞数低于TRIM29处理组、TRIM59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29处理组、联合处理组TRIM29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而TRIM59处理组、联合处理TRIM59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29处理组、TRIM59处理组及联合处理组Twis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对照组,且联合处理组Twist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TRIM29处理组、TRIM59处理组;TRIM29处理组、TRIM59处理组及联合处理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对照组,且联合处理组Twist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TRIM29处理组、TRIM59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TRIM29、TRIM59 mRNA相对表达量和Twis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而与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M29、TRIM59对NSCLC迁移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可能和调控Twist1、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肺癌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XC基序趋化因子10(CXCL10)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生物信息学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MetaScape、TIMER等数据库分析CXCL10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意义、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富集及胶质瘤纯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收集2019年3至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胶质瘤的患者34例临床胶质瘤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化验证其相关性。结果CGGA和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CXCL10在胶质瘤中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增高表达水平升高(CGGA:F=86.69,P<0.01;TCGA:F=68.17,P<0.01)。CXCL10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下降(χ2 =148.1,P<0.05)。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Ⅳ级胶质瘤患者中,CXCL10低表达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优于高表达患者(放疗组:χ2 =6.714,P<0.05;化疗组:χ2 =5.618,P<0.05)。GO和KEGG分析表明与CXCL10共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适应性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CXCL10与胶质瘤肿瘤细胞纯度负相关[低级别胶质瘤(LGG): r=-0.129;胶质母细胞瘤(GBM): r=-0.165;P<0.05]。同时,临床样本分析也显示CXCL10在胶质瘤中表达升高并随级别升高而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CXCL10在胶质瘤中表达升高,且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升高,胶质瘤组织中CXCL10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标签: CXC基序趋化因子10 胶质瘤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肠道病毒71型(EV71)中和表位,确定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定最短氨基酸基序,为合成肽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淘选EV71中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克隆并测序,推导出中和表位的关键序列。合成含有关键序列且N端乙酰化(AC)和C端连接血蓝蛋白(KLH)的系列肽段,免疫小鼠后收集血清,经Western blot、ELISA和中和试验验证肽段的免疫原性以及免疫后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经过3轮淘选和克隆测序后,分析确定关键基序为KQEKD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修饰后的含关键基序的系列肽段免疫小鼠获得的血清与EV71和VP1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结合。ELISA结果表明仅含有最短关键基序的合成肽段(AC-KQEKDL-KLH)免疫后血清对其余3条肽段及EV71的反应最强。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肽段免疫后血清的中和效价也最高。结论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成功筛选出EV71中和表位,确定KQEKDL关键基序可能是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定最短氨基酸序列,为了解免疫应答机制、免疫原性评价及多肽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中和表位 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 基序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1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罕见等位基因C*08:84,并调查该基因的家系遗传情况,预测分析其氨基酸残基改变在编码蛋白分子三维空间结构影响。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序列分析、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及单等位基因组特异性测序确定HLA-C分型并对该基因的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应用Swiss-Model服务器,Phyre2和FATCAT在线软件对其三级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对差异氨基酸结构和所处位置及可能的影响进行推测。结果家系分析表明HLA-C*08:84来自先证者母亲,与同源性最高的HLA-C*08:01相比较存在g.512G>C(p.Trp147Ser)变异。其编码三级结构模拟分析表明氨基酸变异位置为α2链,该位置参与构成抗原多肽结合凹槽F。C*08:84与C*08:01、C*08:02、C*08:03、C*08:22肽结合区182个氨基酸主链分子间抗原结合槽均方根偏差(RMSD)分别为1.70 nm、1.79 nm、0.71 nm、1.70 nm。结论确认并分析了罕见等位基因C*08:84,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 罕见等位基因 HLA三维结构模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X-C基序趋化因子10(CXCL10)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CXCL10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RNA测序数据库分析CXCL10在配对(n=56)、非配对肝癌组织(n=370)、癌旁正常组织(n=56)的表达水平,根据CXCL10表达水平、生存时间和生存状态获得CXCL10在肝癌的临界值,根据其cutoff值我们将肝癌患者分为CXCL10高表达组和CXCL10低表达组,进一步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生存和肿瘤复发的关系。利用小干扰RNA在肝癌HepG2细胞株敲低CXCL10基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XCL10、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和Transwell检测CXCL10沉默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χ2检验分析CXCL10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CXCL10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CXCL10在配对肝癌组织(t=3.677,P<0.01)和非配对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4.692,P<0.01);χ2检验显示,其高表达与肝癌患者年龄(χ2=4.680,P<0.05)、性别(χ2=7.993,P<0.01)、肿瘤大小(χ2=7.436,P<0.05)及病理学分级(χ2=6.350,P<0.05)均明显相关,但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无相关(χ2=0.092、0.468,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XCL10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CXCL10低表达患者(χ2=4.672,P<0.05)而肿瘤复发率高于CXCL10低表达患者(χ2=4.6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实验显示,CXCL10沉默减少PCNA和MMP-2蛋白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CXCL10沉默组肝癌侵袭细胞数[(51.2±5.4)个]明显低于空载组[(136.3±11.5)个]穿过小室的细胞数(t=2.3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XCL10高表达与肝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及不良预后存在明显相关,其沉默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潜能。

  • 标签: 肝癌 预后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与Hippo-Yes相关蛋白(YAP)/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序(TAZ)信号通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之间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分析GPR30、YAP、TAZ 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三者mRNA表达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采用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及抑制剂G15处理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分析GPR30、YAP、TAZ表达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等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的检测应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细胞迁移侵袭采用Transwell实验。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数据差异。用t检验评估GPR30、YAP、TAZ表达与具体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用皮尔森(Person)相关分析评估GPR30表达量与YAP、TAZ表达量的关系。结果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PR30、YAP、TAZ的表达在转录及翻译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癌与癌旁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38±0.123比2.463±0.747,t=7.786,P<0.01;3.325±0.111比2.638±0.541,t=8.285,P<0.01;2.581±0.089比2.041±0.418,t=8.068,P<0.01;癌及癌旁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38±0.074比1.172±0.211,t=13.333,P<0.01、1.735±0.152比1.200±0.321,t=7.641,P<0.01、2.265±0.024比1.310±0.301,t=13.91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PR30的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3.519±0.094比3.328±0.096,t=3.786,P<0.01)和肿瘤大小(<2 cm为3.424±0.116,≥2 cm为3.600±0.099,t=2.553,P<0.05)明显相关,与年龄、性别、腺外侵犯、病灶数量无明显相关。YAP、TAZ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3.395±0.105比3.283±0.093,t=3.519,P<0.01;2.627±0.117比2.554±0.053,t=2.686,P<0.05)明显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腺外侵犯、病灶数量无明显相关。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处理TPC-1细胞后,GPR3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224±0.067比0.976±0.048,t=5.212,P<0.01),YAP、TAZ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59±0.096比0.995±0.004,t=6.562,P<0.01;1.311±0.024比0.985±0.066,t=8.040,P<0.01),促进细胞的增殖(0.381±0.002、0.523±0.003、0.754±0.004比0.359±0.004、0.476±0.003、0.665±0.003,t=8.521、19.190、30.830,P<0.01)、侵袭(422.33±7.23比210.00±3.61,t=45.510,P<0.01)、迁移(550.67±10.69比229.67±8.33,t=41.030,P<0.01),抑制细胞的衰老(0.052±0.001比0.094±0.001,t=51.440,P<0.01)、凋亡[(1.8±0.2)%比(5.8±0.3)%,t=19.2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PR30、YAP、TAZ的的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相关,GPR30可能通过Hippo-TAZ/YAP通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G蛋白耦联受体30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H结构域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PHLPP1)对乳腺癌恶性细胞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手术切除的59对乳腺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PHLPP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构建对照和PHLPP1过表达稳定细胞系,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凋亡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异体移植瘤实验分析细胞在体内生长和转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的 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中PHLP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54±0.23)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 (0.7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9,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1.98±0.22)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A值(1.0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P<0.05)。对照组细胞体内生长30 d后肿瘤体积[(1 209.43±289.69) mm3]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920.43±100.54)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3,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4.19±4.90)%]明显低于观察组细胞凋亡比例[(27.33±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1,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91.49±7.23)个]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迁移数量[(57.18±6.2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8,P<0.05)。对照组细胞体内生长30 d后淋巴结转移数量[(19.48±3.99)个]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7.19±1.5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3,P<0.05)。对照组细胞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86±0.18)明显低于观察组细胞(1.59±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2,P<0.05)。对照组细胞MM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32±0.20)明显高于观察组细胞(0.73±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1,P<0.05)。结论PHLPP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上调PHLPP1表达水平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

  • 标签: 乳腺癌 增殖 侵袭 凋亡
  • 简介:摘要肿瘤和慢性感染中存在着T细胞耗竭现象。耗竭T细胞是一群持续高表达抑制性受体而免疫效应功能和增殖能力降低的T细胞。阻断耗竭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可一定程度逆转其耗竭程度,恢复部分免疫功能,为肿瘤和慢性感染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domain,TIGIT)是近年新发现的抑制性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可通过多种机制对T细胞效应功能进行负性调控,与T细胞耗竭密切相关。本研究就TIGIT及其相关受体、配体的分布、功能,TIGIT介导T细胞免疫负性调控的作用机制,以及TIGIT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T淋巴细胞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 抑制性受体 T细胞耗竭 慢性感染性疾病 CD15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domain,TIGIT)在硅沉着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8月,纳入78例硅沉着病患者,均为浙江省三门县采石矿工人,分为硅沉着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APTB)组(以下简称APTB组)、硅沉着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组(以下简称LTBI组)和单纯硅沉着病无结核感染(non-tuberculosis infection,non-TB)组(以下简称non-TB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GIT、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和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APTB组8例,LTBI组24例,non-TB组46例。APTB组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PD-1和TIGIT[29.45%(16.78%)和65.40%(12.12%)]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LTBI组[17.40%(11.17%)和48.30%(28.75%),U=23.500、43.500,P=0.000 8、0.020 5]和non-TB组[15.95%(12.46%)和45.30%(19.75%),U=64.000、69.000,P=0.002 3、0.003 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硅沉着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PD-1与TIGI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4 3,P<0.01)。APTB组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PD-1+TIGIT+细胞亚群的表达[19.90%(22.67%)]高于non-TB组[11.55%(11.29%)]和LTBI组[11.55%(10.53%)],PD-1-TIGIT-细胞亚群[30.60%(12.90%)]的表达低于non-TB组[48.90%(18.98%)]和LTBI组[47.20%(24.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76.500、41.000、58.000、41.000,P=0.007 1、0.015 4、0.001 3、0.015 4)。APTB组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T-bet[29.45%(16.78%)]的表达高于non-TB组[15.95%(12.46%)]和LTBI组[17.40%(1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6.500、46.000,P=0.000 3、0.028 3)。T-bet的表达与TIGI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6 7,P<0.01)。APTB组患者外周血PD-1+TIGIT+CD8+T细胞亚群上T-bet[65.40%(12.12%)]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LTBI组[48.30%(28.75%)]和non-TB组[45.30%(19.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3.500、65.000,P=0.000 8、0.002 6)。结论硅沉着病合并APT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高表达免疫抑制受体PD-1和TIGIT,提示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存在免疫耗竭现象,但T-bet的高表达又提示此耗竭细胞亚群具有一定的可逆转潜力。

  • 标签: 矽肺 结核,肺 T细胞耗竭 TIGIT 程序性死亡蛋白-1 T-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