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颅内动脉复发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997~2004年间行动脉夹闭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18例动脉患者(前循环动脉13例,后循环动脉5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15例患者行再次血管内介入治疗,4例宽颈动脉辅以颅内支架,3例行手术夹闭。结果1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均栓塞良好,3例手术完全夹闭。术后1例死亡,2例偏瘫,15例恢复满意。结论针对不同情况的复发动脉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进行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或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复发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支架辅助栓塞后复发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复发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患者,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术后即刻及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6例既往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复发的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患者。首次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至置入Tubridge的时间间隔为14 ~90 d。4例患者采用单纯Tubridge置入,另外2例填塞弹簧圈后再置入Tubridge。围手术期无并发症,临床随访5~36个月,无再出血。5例患者接受血管造影随访1~3个月,动脉均完全消失。结论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发血泡样动脉安全且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 支架 栓塞,治疗性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动脉介入栓塞术后复发患者再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研究的12例动脉介入栓塞术后复发患者(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10例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2例实施密网支架置入术。经治疗,治疗良好者共10例,一般者共2例,总体治疗良好率为83.33%。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40d,平均住院费用为12.62万元;密网支架置入术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d,平均住院费用为22.10万元。结论:对动脉介入栓塞术后复发患者再治疗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且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 标签: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复发 再治疗 治疗良好率 生活质量 临床指标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16岁,因“左眼眶肿瘤术后10年,左眼球进行性突出8年”于2007年2月28日入院。患者10年前因左眼球突出在当地某医院行左眼球后肿物切除术(颞侧开眶),术后病检为:(左眼球后)脑膜。术后视力无光感,眼位正,眼球转动基本正常,眼睑稍肿胀。术后2年左眼球突出复发,未治疗。眼球突出进行性加重,闭睑不能,同时伴眼球逐渐萎缩,眼眶间或疼痛,分泌物多,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活动障碍。

  • 标签: 巨大脑膜瘤 眼眶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因复发肝母细胞施行再次肝切除手术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初次手术的中位年龄为26.5个月(5~87个月),复发距初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7个月。再次肝切除时间为(5.0±1.4)h,术中出血量50~3 200 ml。获得R0切除10例,R1切除3例;R2切除3例。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患儿总生存率为62.5%。本研究结果表明,再次肝切除术治疗复发儿童肝母细胞,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但应注意其适应证,且应联合规范的系统性治疗。

  • 标签:
  • 简介:王挥戈[9]手术治疗44例喉乳头状,所有患儿有2次以上喉乳头状复发手术史,26例患儿中2例气管切开者

  • 标签: 临床治疗 乳头状瘤 儿童复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除联合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脑胶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月-2004年2月间60例开颅手术切除的复发脑胶质患者,28例术中在残内置入放疗囊,术后向囊内定期注入^131I30—60mCi,32例术后行普通化疗。随访观察肿瘤再次复发率和患者死亡率。结果再次手术联合内近距离放疗患者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均低于手术联合普通化疗组。结论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基础上,残内植入放疗囊,定期注入^131I30—60mCi,在残内进行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复发脑胶质的疗效。

  • 标签: 胶质瘤 近距离疗放疗 ^131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45岁,7天前突然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既往健康。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头颅CT平扫双侧裂池、前纵裂略高密度影。DSA(图1~4):右侧颈内动脉前床突段向后侧方囊状膨突动脉10mm×9mm,可见附壁血栓,外缘不规则。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开口远端可见向上前方囊状膨突动脉7.0mm×4.2mm,外缘光滑。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在破裂前多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早期确诊率较低。颅内动脉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但若动脉出现破裂,则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率较高。血管内介入栓塞是颅内动脉的主要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对于复发后的颅内动脉治疗属于相关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其方向涉及到复发原因、治疗方式、复发后治疗指征等。本次研究将对此方向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 标签: 介入栓塞术 复发 颅内动脉瘤
  • 简介:目的了解复发骨巨细胞的临床特点,观察复发骨巨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1980~2000年收治的42例复发骨巨细胞的一般资料、复发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分级变化及手术疗效。结果复发骨巨细胞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大多在手术后2年内复发;膝关节是复发的好发部位;大多数复发病例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影像学上有膨胀性、皂泡样改变。长期随访证实经治疗的复发骨巨细胞复发1次2例,再复发4次1例。结论骨巨细胞术后2年内应加强随访观察;骨巨细胞术后再次出现局部疼痛,影像学检查有膨胀性、皂泡样改变提示肿瘤复发;就病理而言,复发并不意味着恶变;手术应以彻底性为原则,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到复发骨巨细胞的恶性程度、复发部位、侵袭范围、肢体功能的保留和重建。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复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脑胶质的再手术护理体会。方法70例复发脑胶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参考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复发脑胶质患者再次手术治疗时,综合其情况并选择合适的再次手术治疗,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在患者康复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复发性脑胶质瘤 再手术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神经纤维病(neurofibromatosis,NF)义称多发性神经纤维,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皿性遗传病,亦是常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和皮肤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疾病。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诊断 复发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