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6月因腹部钝性损伤继发肠损伤来我院治疗的患者100例,男57例,女43例,根据是否有早期诊断延迟分为观察组(无早期诊断延迟)和对照组(早期诊断延迟)。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主要包括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肠粘连、休克)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肠粘连、休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能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并脑室出血铸型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33例丘脑出血入脑室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经积极治疗,29例存活,存活者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I级10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3例,V级2例。4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窒息。结论丘脑出血继发脑室铸型病情危重,在临床治疗全过程中,需早期明确其严重并发症,及时纠正和防止疾病加重;其预后与患者入院时意识状态及丘脑组织出血量情况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因素继发慢性肾病的影响。方法将130例高危因素继发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住院治疗过程均给予常规诊护。对照组仅在出院时给予用药、生活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长期随访进行护理干预指导,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合理用药等治疗依从性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等高危因素控制情况及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高危因素对慢性肾病的影响,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82例小儿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抗生素组40例单纯给予抗生素治疗,微生态制剂组42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抗生素组发生腹泻11例(27.50%),微生态制剂组发生腹泻4例(9.52%),微生态制剂组继发腹泻率少于抗生素组(P<0.05);微生态制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抗生素组为75.00%,微生态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抗生素组(P<0.01)。结论对小儿肺炎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能显著降低腹泻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37例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占72.9%.外伤原因中殴斗与车祸占72.9%.外伤时意思障碍程度重者.出现精神症状及后遗症等.疗效也差.精神症状出现与外伤时间相距远者后遗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采用葡萄糖酸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含纠酸补液、止咳化痰、微生态制剂肠道补充、抗感染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25例显效,显效率42.7%,31例有效,有效率52.3%,4例无效,无效率5.0%。对照组15例显效,显效率25.9%,24例有效,有效率40.6%,21例无效,无效率33.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锌水平为68.53±9.62umol/L,对照组为51.44±9.11umol/L,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葡萄糖酸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血清锌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脑损伤伴发高钠血症的原因。方法分析自2006年至2011年收治的5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合并高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记录血钠测定值,回顾性总结高钠血症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33例5~11天血钠恢复正常,6例血钠恢复正常前自动出院。16例血钠恢复正常前死亡,血钠正常后患者尿钠检测仍低,多在血钠恢复正常1周甚至更长时间尿钠才正常。结论严重颅脑损伤,甘露醇高渗利尿剂的应用、不显性失水增多、饮水受限虽然是高钠血症发生的外部条件,而中线结构损害后导致ADH分泌减少,ACTH分泌增多则是高钠血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防止医源性因素,重视水电解质平衡,做到量出为入,同时尽量减少内源性因素的产生,在颅脑损伤的早期,即应保护脑的中线结构,对中线受压移位者及时手术治疗,减轻中线结构脑组织的压力,使丘脑少受继发性损伤。早期进行多系统监护,密切观察各器官功能变化,及时给予综合、多系统兼顾治疗,尽可能降低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就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有效预防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继发性脑梗死的可能,为如何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继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划分为继发性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对比分析其在年龄、GCS评分、脑疝等11项可能相关危险因素上的区别与联系。结果年龄、GCS评分、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脑疝、低血压或休克、低钠血症和糖尿病史和与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硬膜外血肿和高血脂史与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不存在相关性。结论低龄及高龄;低GCS评分;伴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发生脑疝、低血压或休克及低钠血症;存在糖尿病史均为发生继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此结论可为今后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和预后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指导医护人员积极开展相关的预防及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