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下正常国人脑动脉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正常国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脑动脉图像,观察脑动脉的形态及其类型,统计各动脉的变异情况。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占14.73%,缺如占5.43%,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男性多于女性(X^=5.85,P〈0.05);前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66.67%;后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49.61%,且女性多于男性(X^2=6.00,P〈0.05);胚胎性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9.30%,混合供血型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6.20%。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脑动脉解剖和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脑部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上高度怀疑颅内血管病变的病人32例,经16排螺旋CT行脑部CTA扫描后,在工作站上,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积(VR)、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等后处理方法。结果32例行脑部CT血管成像(CTA)发现脑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4例,动脉狭窄3例,动脉硬化1例,正常5例。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脑部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评价预后以及临床指定治疗计划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操作简便、无创的、经济实惠的影像学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全景齿科成像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相对于X线口腔全景片的优势。方法对39例口腔颌面疾病患者行CT扫描,在工作站上利用相关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重建,对病灶进行分析,并与X线口腔全景片相比较。结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MRCT全景齿科成像展示病变的阳性率、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口腔全景片。结论MSCT全景齿科成像不仅能清晰显示口腔颌面病变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更能提供多种测量工具对病灶进行精确测量与定位,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简单阐述了GELightSpeedPlus多排螺旋CT操作控制台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故障现象,并针对故障进行分析及处理。为拥有该型设备的操作及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多排螺旋CT尿路成像(CTU)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使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扫描仪进行CTU检查。特别关注降低CTU检查的辐射损伤。结果:所有患者的泌尿系结石均通过CTU得到了确诊,CTU成像效果评分显示高分辨率CTU能够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以及周围组织结构。低剂量CTU(80 mA管电流)与常规剂量CTU(200 mA管电流)相比,辐射有效剂量从平均7.2 mSv降低至3.8 mSv,降幅达47%。CTU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8.7%,低剂量CTU在对尿路病变的诊断效能上与高剂量CTU相当,且在减少碘对比剂用量和降低辐射剂量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未观察到严重的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多排螺旋CT尿路成像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与评估中具有高准确性和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于难以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患者。低剂量CTU的应用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辐射暴露和对比剂相关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疑似或诊断患者2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进行检查,并在检查前后2周内对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采用目测直径法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并采用CAG检查结果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50%以上冠状动脉狭窄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本次研究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法对于中度及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为89.66%,诊断特异度为97.56%,其阴性预测值为98.30%,阳性预测值为85.71%,诊断符合率为96.45%。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可作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替代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有效诊断,在进行扫描前,应合理把握患者的适应症,已获得准确的扫描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无创、相对廉价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对冠心病的大范围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访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结果做为参照“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率预测值。结果64排螺旋CT在诊断管腔狭窄度≤50%、50%~70%、≥70%至完全闭塞的敏感性分别为79.2%、80.2%、92.5%,特异性分别为97.1%、98.8%、9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3%、83.1%、8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98.3%、99.4%冠状动脉。结论64排螺旋CT成像在冠脉狭窄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大范围筛查、诊断以及复查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行横断、冠面、矢状面重建。结果单发子宫肌瘤28例,多发子宫肌瘤2例,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5个,其中发生于浆膜下8个,肌壁间33个,黏膜下2个,阔韧带2个。CT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0个,囊实性肿块15个,增强扫描肌瘤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30个,不均匀性强化15个。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多排螺旋CT引导下,41例肺癌患者接受了氩氦刀治疗。共49例次。手术病灶72个。结果3个月后复查CT,肿瘤直径〈3cm者冰球冷冻有效范围100%,局部肿瘤控制率100%;肿瘤直径3-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92.3%,局部肿瘤控制率78.1%;肿瘤直径〉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69.8%,局部肿瘤控制率56.2%;总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78.9%。并发症主要有咯血18例(43.9%);气胸6例(14.6%);胸腔积液2例(4.9%);术后发热9例(22.0%)。结论多排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6年1月~2011年3月30例行CT检查诊断为肾结核临床资料齐全的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肾结核依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病理变化而出现不同的CT表现,“梅花瓣”样及钙化是肾结核的特征性表现,肾积水、肾功能丧失、自截肾是肾结核的晚期表现;增强后肾功能减退方面及肾周改变,多排螺旋CT更有优势。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是诊断肾结核良好的影像学方法,多排螺旋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可观察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不匀称性肾积水及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壁的增厚明显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可明确患肾功能、肾周围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材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56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图像重建并传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对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表面遮掩图像重建等,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除1例患者无肋骨骨折外,其余55例均发生肋骨骨折,总肋骨骨折为105根。CT扫描图像还提示3例胸椎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6例肺挫伤,6例气胸、15例胸腔积液,1例肝挫裂。结论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理想,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参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模式后的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接诊的60例腹内疝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均实施多排螺旋CT诊断技术,在CT容积数据处理过程中实施多平面重组技术,与此同时在CT容积数据中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经过此次对60例腹内疝患者通过CT诊断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发现左膀胱上疝、镰状韧带疝、子宫直肠陷窝疝、肠系膜裂口疝、术后粘连束带疝患者例数分别为5例、8例、11例、15例、7例;肠梗阻情形患者14例。结论在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模式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实现临床诊断,而且可以确保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并且该模式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肠管、肠系膜血管走向更准确的了解,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有较为可靠有效的依据。